分享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唐吉哥德 2019-06-01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这两天最让人惊讶的新闻,莫过于“珠峰大堵车”了。今年5月21-23日的珠峰登顶窗口期里,有上百人挤在8000米以上的最后的通道,要等三个多小时才能登顶,最终因为缺氧和体力透支等情况,14人丧命,酿成了惨剧。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二哥不禁想起之前看完恐高症大瓜的纪录片《徒手攀岩》,又找来金国威和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夫妇的《攀登梅鲁峰》。

两套纪录片的组合模式和间奏编排都差不多,最后三分之一,开始步入好戏,奋力登顶,然后都有在山体上画路线图的演示等等。看的过程中,想起了《珠峰史诗》,看过最早的山岳电影。不知为何,看到最后登顶,我的感觉是十分平静的(主人公亦然)。听听 Luc 老师怎么说《绝命海拔》。

正文共: 2819字

预计阅读时间: 6分钟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登山是极其危险的运动,很多人或许还没有概念,而如此扎堆的攀登珠穆朗玛峰,其实并不利于这项运动的推广,也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说到珠峰惨剧,就不得不体1996年那次大事故,曾拍成电影《绝命海拔》,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就会对登山这项挑战极限的运动,其魅力和风险,多一份了解和理解。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挑战自我的极限,这才是登山的意义所在,毕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最大限度的不犯错误,保住随时流失的生命。当世界最高峰发脾气时,没有英雄,只有幸存者。

《绝命海拔》根据1996年珠穆朗玛峰大事故的真实历史改编,正如片尾的照片所示,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曾经历那场灾难,有的人奇迹般活了下来,有的人永远留在了山峰上。在那场2014年之前的最严重的珠峰登山灾难中,因为自然气候的突变和一系列的人为失误,南北坡共造成了包括两个领队在内的8个人没有回来,同时也见证了一个“死而复生”的生命奇迹。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场事故的来龙去脉因随队记者乔恩·克拉考尔的著作《Into Thin Air》而举世皆知,也因为他对另一个领队布克里夫的指责,陷入了前期组织和后期救援不力的争执之中。参加救援者甚至著书来反驳,布克里夫却又在其他事故中遇难,真相也就此埋没了。导演巴塔萨·科马库显然不愿陷入双方各自的立场之中,所以尽量采用了纪实的心态来重述事件,中立客观的记录了当事人的对话和行动过程。除了领队罗布和幸存的贝克,其他登山者虽都有描写,仅限于自我介绍的了解程度,导演没有过多深入内心剖析,团队配合也仅限于行动本身,而这,也正是临时组建的商业登山队的普遍情况。

对于缺乏登山知识的观众而言,登顶前那些细碎、重复,漫长的工作描述,难免有流水账的平淡和冗长;登顶后的遇险固然揪心,但一味使用困在珠峰与家人期盼的平行剪辑,手法上也有些中规中矩的老套。

但需要明确的是,贝克一家的劫后余生,罗布一家的临终遗言,都是当时发生的真实,导演并没有像《逃离德黑兰》那样去篡改历史,加入“战友式的鼓舞和互救”,渲染“英雄主义的牺牲”,那些在风雪中早已冻僵,分不清神情和角色的面孔,又如何让几位大明星去发挥演技呢?平行而论,作为一个技术流的导演,科马库并不善于在群戏中分配情感重心,大部分角色塑造一笔带过,就连费舍这样颇具个性的“登山明星”,吉伦哈尔的出彩也仅限于出场时的“晒肚皮”。可就是这样在人物刻画上做减法,才有助于聚焦事故本身的过程,用实拍+CG的搭配,事无巨细的重现这个商业登山队所犯下的错误,以及不幸中的万幸。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即便是在珠峰大本营的实拍,对于非专业登山的剧组人员也是个巨大的考验,海拔六千米以上连保险公司都不负责了,导演的坚持,主演的勇气,值得敬佩。拍摄这部影片在技术上的难度,可从电影中的关键场景找到答案:因为贝克妻子通过美国大使馆向尼泊尔政府强烈要求,最后派出了军方直升机去营地接回贝克。而贝克自己爬回的第四营地根本不可能有直升机上去,生命力顽强的他在别人的帮助下返回了第二营地,即便如此,也从未有直升机飞到如此高度。

这需要飞行员具有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以及人道主义和牺牲的勇气。影片中卸掉所有人员和负重的直升机,艰难的在营地前的空地上降落,全凭老飞行员的沉着冷静,稳住飞机接上贝克,几乎是贴着山体飞行,稍有不慎机毁人亡,这才完成了影片中唯一一个好莱坞式的温情结局。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由此可见,第二营地之上的景致,完全不可能航拍,也很难找到机位拍出全景,只有靠摄影棚内搭景,类似的低海拔雪山借景,以及CG建模来完成。摄像机绕着珠穆朗玛峰顶盘旋的一幕,即便是靠特效模拟的,视觉上也具有开放性,俯视着罗布带着登山队艰难的爬向最高点,这无疑点燃了所有登山者的激情,人物的近景和特写则可以靠肩扛摄影机捕捉。

毕竟现在有大量的测绘数据,实拍照片作为素材,特效人员足以近乎完美的构建出整个珠峰八千米以上的数模,渲染出来的效果如此逼真,能够获得任何角度的取景,甚至比真正的航拍还要震撼。当然,这种数码特效也是双刃剑,一味依靠CG构建的镜头,即便再险峻也是纸上谈兵,绿幕前的表演即便再逼真,也不符合登山者的探险精神,更无法传达出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上山容易下山难”,整个登山的过程遭遇了一系列的险境,导演科马库采用了多种镜头的组合,来展现外部环境的难测,而登山队员自身的错误判断,也加重了危险系数。美国人贝克和“邮差”道格的身体条件不佳,精神状态也并不合适,不仅让自己遭遇险情,还一度拖累了他人。在登山队踩过冰爆的小高潮时,导演不仅使用了俯拍和环绕镜头,还给了一个从沟底向上的仰拍,这种其实降低了危险感的视角,衬托的是贝克内心的“恐惧”(如他妻子所言)。

讽刺的是,正是这种藏在心底的害怕,对身体机能的心知肚明,让身为病理学家的贝克没有继续逞强,保存了最后死里逃生的体力;反而是不愿再次放弃的邮差,不仅耗尽了体力,还连累领队错过了下山的最佳时机。《绝命海报》对于5月10日发生的情况都一一点到:四只队伍的拥挤,呼叫系统的不畅,夏尔巴人的稀缺,希拉里台阶的缆绳,下午四点才的返程耽误,费舍去而复返浪费的体力,氧气瓶状态的错判...这一系列错误都让队员们离死神更近了一步。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由于问题太多了,导演没来得及逐一解释背景,在更猛烈的暴风雪前甚至有意回避了责任和理性,这多少是个遗憾,只有对事件背景有所了解,才能读出其中的反思和总结,否则就只剩下感伤了。

事实是在1996年灾难后,尼泊尔政府和国际登山组织加强了安全保护,提高了夏尔巴人的配备数量,在危险路段增设了梯子。譬如影片中的重头戏,8839米的希拉里台阶就是个真正的“死亡关口”,这个险峻且不宽敞的通道,的确可以在低海拔或棚内完成拍摄,但危险感和紧迫感并未削弱,且多了份悲壮。尤其是当道格因体力透支而放弃时,爬过台阶的罗布只是默然的回望了一眼,没有情绪的宣泄,哪怕最常见的俯视深渊的“跌落镜头”,导演都没给一个,只剩下被风雪盖住的幸存者背影。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这才是真实的登山运动,领队和夏尔巴人并不是游泳池的救生员,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和潜能来拯救。

《绝命海报》其实还回避了许多残酷的现实,例如那个途中被背下山的夏尔巴人,第二天就衰竭死了;救援队发现贝克、恭子等人时,他们都还有意识,却被认为无法救活而留在了原地;即便是贝克自己爬回了营地,也没有人认为他能撑到下山,他几乎是靠惊人的求生本能和对家人的思念意志,创造了奇迹(也失去了双手和鼻子)。导演借贝克的眼神,重新审视了这个劫后余生的世界,从白茫茫一片的珠峰,到绿意盎然的河谷,纯净、壮丽,充满了危险,也留下希望。

作者|Luc

写影评的影评人

在珠峰面前,生命一文不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