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国古代的物质观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 五行概念的产生 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洪范把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归属于五行,并且对五行的性质分别做了界定:“水曰润下”是说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说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是说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金曰从革”是说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土爰稼穑”是说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五行学说归纳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最基本“元”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和变化都是这5种“元”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和原因。这个观念是朴素而又唯物的,与近代科学“元素周期表”和“物质不灭”规律极其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行相生 金生水:金气温润流泽,靠水生,销煅金可以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水滋润而促进木的生长,所以水生木。 木生火: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可以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火可以焚烧树木,木1燃烧后化为灰热,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金隐藏土中,聚土成山,山中有石,石中藏金,所以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金属制成的刀具可以用来砍削树木,所以金克木。 木克土:树木的根扎在泥土中,可以疏松泥土,所以木克土。 土克水:水多可以用土来掩埋,所以土克水。 水克火:水可以把火扑灭,所以水克火。 火克金:火可以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 五行的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五行的性质 ![]()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