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要这样理解(18)

 我是那个小谁 2019-06-01
                                  中医基础要这样理解(18)----祛邪途径与处方思路

     阳密乃固说:中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其实也简单,中医治病无非是扶正与祛邪而已,就看你怎么去扶正,怎么去祛邪,这就代表一个医家的临床能力。
     什么是邪?邪有几种?概括起来,应该有五种,风寒、瘀滞、痰阻、湿滞、水饮,至于到了积聚,无非是这五种邪,以之化之变也。五种邪之中,瘀滞属于血分,痰湿水饮属于气分。
     那么,祛邪有几条途径呢?中医分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么八个治病的法则,其中前三法汗、吐、下,就是我们的祛邪法,当然,这里的下法应该包括两种,一是便,一是尿,而吐法用得不算太多,特殊时候才用,所以,排邪法其实基本上就可以简化为发汗、利尿和通便了。这个其实很好理解,邪就是本来不属于我们身体的物质现在寄居于我们身体里面了,年深日久它们就会为非作歹,排邪就是将这些物质给排出体外,既然要排出体外,就要给邪以出路,门都不打开,邪怎么出得去?那最常见的人体与外界的通道就这么三条,一是从汗里面排,一是从胃肠道里排,还有就是从小便排,所以排邪的第一步就是先将门打开。
     我们来看看经方的用药规律,例如从汗排,常见的麻黄汤、葛根汤,就是麻黄+桂枝的组合,再看从尿排,典型的如五苓散,猪苓汤就是茯苓+桂枝的组合,噢,猪苓汤中没有桂枝,不过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面,用到猪苓汤的时候也是主张加入桂枝的,再例如从肠道排,那就用硝黄对不对?这里为什么不加桂枝?因为大黄是川军,力量很大,足够排邪了,当然,按照黄元御的理论,加入桂枝也是可以的,桂枝起什么作用呢?好比排邪是打仗,将犯境之敌赶走,那么在打仗之前,是不是要给士兵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啊?桂枝就干这个活,加强生气,补充能量的,所以使用的范围很广。
     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时候从什么途径排邪才合理呢?邪在哪间房间就要开哪张门对不对?你不能邪在东宫,却把西厢的门打开啊,因为处方用药,病在就病受之,无病就身体受之,所以,排邪开错了门也是会伤人的,汗法伤阳,下法伤阴的告诫不是没听过吧?相对而言,清利小便可能是伤人最轻的,所以也用得最多,四圣心源的方子多数都是桂枝+茯苓的组合。风寒在表所以从汗排,这个没有问题;痰湿水饮这三种,属于水液代谢的滞留物,所以最好从尿排,水液代谢所涉及的脏腑包括肺脾肾,其中肺为水之上源,上中下三焦各占其一,血瘀属于血分滞留物,主要涉及肝脏与心脏还有脾脏,也是上中下三焦各占其一,因为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其中脾主中州,所以既与水液代谢有关,也与血液代谢有关,很重要,所以血瘀可以从尿排,例如桂枝茯苓丸,也可以从便排,例如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还有的时候尿与便一起排,例如大黄茯苓丸,具体怎么用,就看医生的临床水平了。
     写了这么多,其实都不是文章的重点,重点是如果你处一个方子,而思路上没有出现这三种处方组合之一,就等于没有给邪以出路,邪被燥动又出去不了,难受死你对不对?那你处的方子就有点扯。当然,单纯扶正的方子也是有的,例如人之将死,就开四逆汤回阳救逆对不对?不过一般情况下,处方用药都是扶正祛邪并用的,所以黄元御的方子桂枝+茯苓组合是最常见的,有时也加泽泻、猪苓,当然桂枝+麻黄的组合,你不用麻黄,用生姜、苏叶、藿香,当然也是可以的,我强调的是必须要有这种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