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性的如皋三县令

 杏林前浪4868 2019-06-01

 □安铁生

宋代词人叶梦得(1077~1148年)是苏州吴县人,在《避暑录话》里记述了一位聪明又风趣的如皋县令钱勰。那年恰逢当地爆发旱灾加蝗虫灾害,作为县令正当东奔西跑、视察处理灾情忙得不可开交,而西边邻近的泰兴县令却幸灾乐祸地向长官报告说:“本县没有蝗灾(以示本官好施仁政,蝗虫都不来)。”不久,泰兴也蝗虫成灾,郡长官责问,泰兴的县官无法回答,于是推卸责任说县里本来是没有蝗虫的,都是从如皋飞来的。于是发一公文给如皋的县令,要求从严从快捕捉蝗虫,不能让它危害邻近的地区。如皋县令钱勰拿到公文一看啼笑皆非,挥毫就在公文的末了写了四句打油诗回复对方:“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不久回信到达泰兴后,大家看了无不为机智的如皋县令钱勰之诗绝倒,也纷纷嘲笑泰兴县令的无理无能。

后来的清朝道光年间,如皋县的一位知县路过泰兴黄桥,尝了一回那里的黄桥烧饼后念念不忘,吃了还想再吃。如皋县城离黄桥镇60余里,这位县太爷竟不怕人说他搞特权,隔三岔五地派快马到黄桥购买烧饼(据2014.11.07《新华日报》),既饱口福又过其瘾,颇得唐代杨贵妃快马运送鲜荔枝的“好吃宝儿”精神,可谓史上黄桥烧饼的忠实吃货。

尿壶是过去男人夜间小便不出门的方便之物,我们儿时也用过,父辈以上的人就不用说了,那时是家家必备的东西。曾经在清朝时江苏一位如皋县令身上,又发生了一件极有趣的与尿壶有关的事情。著名文学家、美食家袁枚《续子不语》卷九《尿壶失节》里记载:“西人(陕西或山西人)张某作如皋令,幕友王贡南,杭州人。一日同舟出门,贡南夜间借用其尿壶,张大怒曰:‘我西人俗例以尿壶当妻妾,此口含何物?而可许他人乱用耶?先生无礼极矣!’即命役取杖责尿壶三十板,投之于水,而掷贡南行李于岸上,扬帆而去。” 这位张姓如皋县令太任性,朋友乘舟同行半夜尿急,临时借用了一下县官大人的尿壶,都是男人嘛,为这点小事一桩,竟然杖责尿壶三十板、投之于水,尿壶知痛知罪吗?还掷朋友王贡南的行李在岸上,扬帆而去,真是太骄横了;这位幕友王贡南也有问题,不懂这种大男人私用溺器的特殊性,坏了规矩,幕僚的职务丢了,只得灰溜溜地背着丢在岸上的行李回老家去了。小尿壶引出了大事体,与如皋县令个性太强有关,我行我素借题发挥任意处罚下人,幕僚不跟随这种人做事也罢。最有趣的是作为大文学家的袁枚,竟取此文的名为《尿壶失节》,明眼人看得出,哪里是尿壶失节的问题?这是两个男人的问题,而且主要是如皋县令的问题嘛!

三位任性的如皋县令的故事说完了,有人莞尔一笑,有人陷入深思,想不到古代的官员可以这么当这么做,事情还载入名人笔记之中,实在有一点点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