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在黄鹤楼正要写诗,突然看到别人的诗,叹道一拳捶碎黄鹤楼

 江山携手 2019-06-01
此人在黄鹤楼写了一首诗,李白看后:一拳捶碎黄鹤楼
“诗仙”李白的称号无需多言,相信喜欢唐诗的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李白”情节,虽然不生于一世,但只通过文字诗句就能感受到对方浓厚的个人魅力,其诗飘然洒脱,不知博得了多少后人的喜爱。
李白生于武则天统治晚期,武则天去世时李白五岁,到十五岁时便有诸多诗作,得到许多名士的推崇,可见其天赋之高,尚在青年时便已出名,十八岁隐居大匡山读书,期间往来江油、剑阁等地又增加了不少见识,不过说到见识,当属他在724到729年间的远游,这段时间的积累对他的人生乃至诗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李白笃信道家,所以读他的诗总会有一种飘逸的感觉,被称为“诗仙”也是实至名归。
而正是由于李白这些前期的“积累”,名气也越来越大,受到众多人的追捧和崇拜,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唐玄宗对李白的喜爱程度估计除了杨贵妃就没有其他了,召李白进宫那天,身为皇帝的唐玄宗亲自相迎,并且十下车步行,以“七宝床”赐食,亲自为李白调羹,后来领略到李白的真材实料之后,更是对其大加赞赏,或有宴请游玩,比召李白相伴,可惜李白一生放荡不羁,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后来又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加上不断有人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二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除了唐玄宗之外,与李白同名的杜甫也是对其崇拜至极,二人也在同游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之诗似乎无人不喜无人不爱,在作诗方面更没人敢妄称超越他,但就李白自己而言,确实有甘拜下风的时候。
当时的黄鹤楼备受天下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关黄鹤楼的文学作品和诗作数不胜数,这个地方似乎已经成为了文人的“圣地”,李白也不例外,事实上李白对黄鹤楼的喜爱程度已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身为“诗仙”,又岂能不来此一游?
这一天李白总算如愿以偿登上了黄鹤楼,站在亭中放眼天下,整个胸襟都开阔了,李白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之时,突然见到了别人写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诗为崔颢所写,李白看后自愧不如,叹道:“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说完竟是搁笔不写了,这就是令人称赞的“李白搁笔”的典故。
李白认为自己写的诗必然无法超越崔颢原有的诗,索性就没写,他没有装模作样,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不如崔颢,可见其胸襟开阔,而黄鹤楼的名字也因此更加显赫。
李白虽然没有在黄鹤楼写诗,但他搁笔的时候已经为后人写成了一首诗,而且美名流传千古,这首诗的名字叫“李白搁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