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诗词者皆知,唐诗宋词秦赋,各个朝代盛行的文化都不一样,唐宋的八大文学家非常出名,有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列入八大文学家之一,一生的佳作无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的长子,是个名副其实的才子,他的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都有很高的成就,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苏轼一生坎坷,在逆境中往往会创作出一些佳作,如名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其词全文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沿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我们来简析一下这一首词,这是什么季节呢?从"山下蓝芽短浸溪"就知道这是春季,山脚下兰草的嫩芽入了小溪,松林间的小路非常的干净,没有泥土的污染,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早春图。其中的意境非常得多,有"山"、有"兰花的嫩芽"、有"流淌着的溪水"、有"松树林"、有"干净的小路"、有"雨"、有"鸟的鸣叫"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赏析这首词的上片,在缓缓流淌的溪水中我们看到了兰花的嫩芽,一片松树林在潇潇的春雨中耸立,我们漫步在被春雨冲洗得一尘不染的松林间干净的小路上,这究竟是享受自然界的美景还是漫无目的地怀有忧愁呢?"潇潇暮雨子规啼"本来就是黄昏时候的春雨中就有几分萧瑟之感,又传来了布谷鸟的叫声,好像是在催促着回家的时间到了,不要再迷茫徘徊了。这一句就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下片第一句"谁道人生无再少?"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这一个反问句很明显地看出了诗人不服老的一种心态,诗人一生坎坷,这一句也是为自己壮胆打气之说,"门前流水沿能西!"即使是流水还能执着奔向西,更不要说人了,岁月虽然不可再来,但是我们一定要有重整旗鼓不服输的精神,不要被暂时残酷的现实所打倒。不必烦恼叹自己年老,感慨时光的流逝而意志消沉。 那这首词究竟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所写的呢?原来这首词是作者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面临重大的打击之时所创作,仍然保持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我们如何来赏析一首词呢,对于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我觉得赏析一首词先看它的平仄、韵律,不同的声调造就的如同音乐般的韵律美,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其中,这首词押平韵"I",上片的韵为"溪"、"泥"、"啼",下片为"西"、"鸡"。其次是意境,这里的意境之美就不用重提了,动静结合、美中含忧。 其中的修辞手法有"典故"、"借代""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就是代指年老之人。这一首的典故就非常得多,其中出自白居易的诗就有好几处,"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白居易的《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潇潇暮雨"出自白居易《寄殷协律诗》"江南吴二娘曲词云,""潇潇暮雨郎不归"。下片的"门前流水沿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也都是有出处的。 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十二个字,但是从布局、韵律、词藻、修辞都是极其的精微的,每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研究爱好文学的人仔细琢磨、细细品味、、、、、、 这就是我对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的苏轼的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如果你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言评论!(作者:乐自指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