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人,是让世界为你展开

 gs老张 2019-06-01

文 / 卷毛维安

记得去年迎接新生的时候,朋友边翻着学生手册边开玩笑:“对大一新生最有用的忠告就是告诉他们大学里的黑暗面,虽然有点残忍,但是实用啊。”

我笑:“告诉他们没用的,要自己掉进去然后爬出来,才能真的懂了。”

他笑我:“你好残忍。”

大学不是象牙塔,虽然有美好的一面,依然有让你三观破碎、感到绝望和恐惧的一面,不被“虐”几次,不栽几个跟头,不委屈地大哭几次,不配成为大人。

在外地上大一的表妹给我发了长长的微信,这个耿直的小姑娘向来笑嘻嘻的,忽然发来两个大哭的表情,可想而知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她所在的学校有个重点班,小班教学,资源丰富,不过门槛也高,需要高考英语成绩高于125分,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标准,达到要求之后先交表申请,再面试。想成为尖子班学生,可不容易。

表妹有资格申请,平时也积极上进,当然不会放过进重点班的机会。有另一个女生,成绩没达标,英语成绩才一百分出头,却也获得了资格。

标准不是摆在那里了吗?为什么那本来第一关就跨不过的姑娘竟然也得意扬扬地报了名呢?原来她有“贵人相助”——她认识学校里的一个教授,一个电话打过去,不久教授传回消息:“事情已办好。”

最后,那个姑娘如愿以偿,而表妹没有进入重点班。

表妹越想越难过,于是来找我:“我觉得特别不公平,我很嫉妒她,嫉妒她可以轻轻松松得到好资源。我特别不舒服,特别想举报。”要是个性子软的,说不定就忍气吞声了,偏偏表妹是个耿直姑娘,我真怕她像炸开的油锅,烫了人,也伤了自己。

“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明明我比她更努力啊!我从不翘课,认真完成作业,有时间就去自习。可她呢?经常翘课,上课玩手机,回宿舍打游戏。为什么我不能去更好的地方学习?”表妹满腹委屈。

作为大三的“老油条”,我对这类事情也算见怪不怪。一朋友感慨,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可是对于一个大一的学生来说,真的打击挺大的。

想想很悲哀,类似的事情在哪里都有可能发生。

我告诉表妹,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这件事情打乱了自己的步调,放弃努力。没进重点班确实很遗憾,不过上不了小班课,给自己上一堂人生大课,也值了。对于那些自以为尝着甜头的人,其实“惯着”也是一种报复,讨巧得来的东西总有一天要还回去。

后来我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表妹更新动态,每天背英语单词,分享自己的阅读,偶尔还会写点自己的小感悟。作为姐姐我会很欣慰,因为她已经比很多大一的学生清醒得多了,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很多,就坚持一天一天去弥补;知道时间可贵,就抓紧一切机会。

你的努力,这个世界都看在眼里。最开始吃点亏不要紧,你付出的失去的,最后都会加倍地获得回来。

想想自己大一的时候,比表妹更加玻璃心呢。和奖学金擦肩而过,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一直纠结于凭什么!明明是我应该得到的东西,偏偏因为一些事情错失了。

这时我妈会告诉我:“人生目标放远一些。”后来慢慢发现,在这些事情上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胜败乃兵家常事,该认就认,大不了重来。谁不是那样走过来的呢。

抱怨,只是嘴上一时痛快,如果不付诸行动去改变,不公平的事情,不论过多久,还是不公平。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很难用我们一直以来所学的高尚道德为标尺衡量当下所遇到的一切。

我不是让你忍着、认命,只是凭你现在的能力尚改变不了生命现状。兼济不了天下的时候,能做的就是独善其身。

与其让你逞一时之快,我宁愿你受一时的委屈。等你变得更加厉害,就是最好的报复。

进入社会才会发现,其他人很难给你想要的那种包容和温暖,有时候他们还会显得冷漠、功利、不近人情。从小被宠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来是如此微不足道的个体,那些我们以为如此亲密的“情感”,常常与名利藕断丝连,难得见真心。

黑暗肮脏的东西永远都存在,并且难以调和。与其过多地抱怨世界、抱怨社会,不如留着力气让自己变得更好。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公平,其实是在埋怨自己没能获得那份“公平”。凡事没有绝对的公平,想要别人公平地对待你,自己先要有与他人“公平”的资本。当你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世界反而变得越来越公平,甚至有时候自己像是被偏爱的那一个。

所以,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保持冷静,仔细衡量一下自己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要被眼下暂时的不如意蒙蔽了本该望向远方的眼睛。

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你要输得起。

那些输得起的,是能够直面困境,顺应却又不屈服的人,他们能赢。

“迷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我这个人不会吝啬对他人的赞美,可是在夸女孩子的时候或许用词会有些差别。个人觉得“好看”不如“漂亮”,“漂亮”不如“美”;而“迷人”是我评价女人的最高级词汇。

然而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正如满大街都是“男神”“女神”一样,有些词用得多了就开始有了廉价而随意的意味。每次看到一些夺人眼球的文章标题,比如“怎样才能让男人迷上你”“男人着迷的女人都有哪些特质”,都颇感无奈。靠手段和心机所产生的吸引只是一种低级的形态;真正的吸引是无意识的,是自然而然的,甚至是无法解释的,就带着神圣的意味。

一个人的魅力可不是简单地获得了异性的爱慕,还包含同性的好感、陌生人的善意乃至世间万物的恩泽。

所以我认为,“迷人”的高级形态或许不是指对个体的征服,而是一种“让世界为你展开”的状态,有点像游戏里“开挂”的状态。

如今似乎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就连外婆都告诉我未来老公要找一个长得帅的。但这并不表示这是一个肤浅的时代。“好看的脸”可以是一个人“丰富”的一部分,但一个光有美丽包装的人注定是无趣的,如同一张精致的书皮,除了摆放,一无是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美是会磨损的,并且有被替换的可能性。

“丰富”更多是指内在。而内在的东西就含义甚广了,比如学识、涵养、审美情趣、处事能力,等等。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人生这本书才会厚实,有阅读的价值。

同时丰富自己的外在和内在,把自己活成一本可供阅读的书,从外在的装帧到内在的文字,思路清晰,有血有肉。感性和理性并存,让人有翻开的冲动,并且愿意长久地阅读下去,这比单纯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更具有成就感。

“某某”意味着不做一个被固定为具体状态的人。

有次回宿舍,在楼梯间忽然被一个女孩子叫住,是个陌生的学妹,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个问句。

“你是‘维安记’里的维安吗?”

“……我……是的。”被人认出来,我有些惊讶。

原来她偶然关注了我的公众号,看到了介绍中的照片,因此认出了我。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毕竟“维安”只是我的某一个身份,并不是我的全部,我不该让“她”完全代替我的生活。

越是长大越耻于活成某种“典型”。这个时代需要人为地给自己贴上标签,以求不会被轻易淹没在大众视野里,也有了可供消遣的噱头。但人应该是有很多面的,就像钻石被切割成58个面而光芒璀璨,人的可能性远远多过某个具体数字。

这世界上有一种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找到更多隐藏在为人熟知的形象和状态背后的不为人知的自我。支撑我们入世,享受社会生活的,是那为人熟知的一部分;而剩下的那部分寂静的美好,则是我们存在的理由。

「你遇到的不公平的事?」

留言告诉时代君

老夫会根据幸运女神指示

不定期赠书

幸运者就是你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