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感染痨虫 早在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认识到本病属于慢性、传染性、消耗性疾病。古人根据本病具有传染的情况,创立了“痨虫”“瘵虫”之说,明确指出瘵虫传染是形成本病不可缺少的因素,因直接接触本病患者,如问病吊丧,看护,骨肉亲属与患者朝夕相处,“痨虫”侵人人体而成病。 2.正气虚弱 肺痨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体质的人。一般说来,往往在正气虚弱时患肺疹,凡先天享赋不强,小儿喂养不当;或病后失养,如麻疹、哮喘等病后或外感咳嗽经久不愈,以及产后失于调养等,皆易致痨虫入侵。
1.肺阴亏虚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咳少量黏痰,或痰中带血丝或血点,血色鲜红,胸部隐痛,午后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轻微盗汗,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或细数。 2.阴虚火旺 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赫,或吐稠黄痰,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而干,苔薄黄或剥,脉细数。 3.气阴耗伤 症状: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偶或痰中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并见,面色晄白,颧红,纳少神疲,便塘,舌质嫩红,或舌淡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4.阴阳两虚 症状:咳逆喘息少气,咳痰色白,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屡,女子经少、经闭,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一、未病先防 结核菌在肺部感染是引起肺结核的直接原因。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的痰液。肺结核的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侵结核菌的数量、毒力和个人的抵抗力两个方面。结核菌进人人体后,人体自身会调动一切防御功能进行斗争,如果人体抵抗力强,结核菌被杀灭,则人体并不发病,即使发病亦比较轻,且易治愈;反之.如果人体抵抗力处于劣势,结核病常易于发展。因此,肺结核的预防,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减少受感染机会;保护易感人群。 (1)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力,虽然不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但可以建立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减轻发病后结核杆菌所造成的损害,提高自愈的可能,同时显著减少肺外结核的发病。 (2)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患者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一12%的来苏溶液浸泡2一12小时消毒。患者应养成分食制习惯,因为与患者共餐或食人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3)痰菌阳性患者应隔离。若家庭隔离,患者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一3。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4)加强营养。多食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每日可进行数次深呼吸或练习吹气球.以锻炼肺活量.也可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6)儿童.老年人.糖尿病、矽肺、艾滋病或HIV感染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而普遍易感,故应尽量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同时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积极预防感冒,以免抵抗力低下而染病。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 |
|
来自: chengjiankag > 《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