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篇推荐】连队纪念册·跨过青春我们一起到老

 阿福根 2019-06-01

《岁月如歌,青春永驻——上海市芦潮港(东海·五七)农场五连农友纪念册》,扉页上赫然写着:“我爱你们并不是你们怎么样,而在乎的是跟你们在一起的感觉。”

农场知青,是能拧成一股绳又充满正能量的特殊群体,尽管那个同吃同睡同出工的年代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然而时间并不曾断了我们之间的联系,跨过青春我们一起相互陪伴到老。

这是一本时间跨度近半世纪的知青纪念册,一本芦潮港(东海·五七)农场五连的知青大家谱。纪念册上,当年一张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纪录着我们青涩的青春记忆,一张张残破褪色的通知书/工作证,承载着我们成为历史上特殊一代的证明,一张张布满钢笔/圆珠笔印的手写稿,保留着我们工作时的认真;如今一张张再聚首、重返乡、同旅游的合照,再现了我们之间的情谊……将成为我们永远的纪念!

《岁月如歌,青春永驻——上海市芦潮港(东海·五七)农场五连农友纪念册》序:

让我们铭记这段珍贵的历史

宜昌中学 72届庄国蔚

197212月进农场

遥想当年知青们在那儿点燃的第一缕灯火,荒野从此有了生机。思绪如电石火花,穿梭于今昔,不由得心潮澎湃,心情难抑激动。

之所以激动,是因为我们一起见证和经历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年代。这又令我想起了那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岁月难忘,至今记忆犹存。看到纪念册中农友们当年的照片,而今却皆已白发鬓鬓,又想起那些已经离去的农友,不由得感慨万分。

之所以感慨,是因为我们这些人,一批又一批地来到这儿,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地,融入了磅礴之势的中国知青潮洪流之中。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有老领导袁健雄,唐沛毅等,他们对连队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使我在工作上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了宝贵的经验。纪念册中那字里行间,那珍贵的老照片,真实地描述和记录了当年的场景。无论你是来自于东海十一队还是五七农场五连,如今经常欢聚一起,平起平坐。“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此景此情我感到十分欣慰。

之所以感到欣慰,是因为我们在种下棉花、麦子、稻谷……的时候,没曾想,友情的种子同时也悄然埋下。如今浓浓的情谊正是繁衍、收获的时候,也正在得到更多农友们的呵护。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仍有这么多的热情农友不辞辛劳,精心竭力编辑了这本纪念册,想通过回忆,让我们铭记这段珍贵的历史,同时也希望能为将来留下一些东西。

在此,感谢为编辑此纪念册而辛勤劳动的农友们,感谢关心和支持纪念册出版的农友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