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当做何种解释?

 耕溪 2019-06-0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朝李商隐《无题锦瑟》

初衣解诗:李商隐的锦瑟,每一回读都有不同的感想,像一幅意象派的油画。能确定的就是晚年的作品。其实初衣非常的感慨。因为这种比例里,还有年轻时候的绮丽和密集,却多了中年的沉稳和悲怀。令人目眩神迷又回肠荡气。有时候初衣简直认为这是一种回光返照的作品。

因为李商隐46岁辞世,多年的颠沛流离,妻子离世,造成他身体有很大的毛病。妻子离开的那一年秋天,他就因为妻子的离世和难忍的腹痛,谢绝了亲眷好意的聚会,而不久,他即刻启程去四川。在四川山高路远,风雪阻塞,幸好他的上司节度使,非常的爱惜体恤他,让他任一些轻松的职务。但是多病的身体,远方有儿女尚未成人的忧患,是这个从小志气冲天的男人,最终妥协消沉。

在四川幕府,他花大量的时间游历山水,和僧人在一起,年轻时他嘲笑这世上并没有长生不老术,但是晚年的他开始笃信佛教。

在诗文的上面,也表现得淡远,和年轻时候的绮丽沉郁紧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但是我觉得其中有一脉相承的就是,他的苦苦追求,包括对佛教,都是带着一种刻意的,执着的苦苦。或者只是为了忘记这一生尘世沉痛的遭际。

比如在送臻师二首里,他写“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楞严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过去听佛音时,因为根器尚浅,并非有意怠慢,今天特地来拜望你,如同在沧海里,去采明珠。在这庄严的佛教的圣殿上,你还记得我吗?”

而杜甫有诗“僧宝人人沧海珠”,说的是一心求道的僧人,每个人都是沧海的明珠。

结合李商隐晚年的精神改变,我们再来看这样一首无题锦瑟,其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就有另外的一层意思了。这是指,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求道之人,看见月亮光华的悲欣感动。

因为《锦瑟》被许多学者专家,包括初衣都认定为是李商隐晚年的作品。这个作品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是从心灵和追求的角度,来诠释了一生的感情变化。其中字句绮丽,意象繁复,人们能够触摸里面的混合的与众不同的声音,却不能够明确的解析。

有人说是悼亡的作品,有人说是讲的爱情。林林总总的说法中间,其实都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是对整个人生的观照,忽远忽近,清晰而又迷离。

而我佩服李商隐在晚年的时候有此力作,因为这是需要积蓄一生的力量的。所以初衣认为这是一首禅诗。作者将整个生命的历程和感悟,都融汇在这首禅诗里,所以让它有着非常璀璨的光华,真的是如同沧海的明珠,和蓝田美玉一样,泛着永恒的光华。

那么从禅诗的层面就很好解释了,这种混响着时空的美丽的诗句,是解释了人从执着,到解开执着的过程。但这就是人的一生呀。

投入有投入的美丽,那是一种主观的意向,抽离有抽离的旷达,那是一种俯瞰的高岸。而最后一句,点出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和无限。局限在,只是当时已惘然,无限在,此情可待成追忆。

上苍的锦瑟有50根弦,每一个细微的弦柱,都刻画着无穷无尽的华年。

庄周在梦里忘了自己变作了蝴蝶,谁的年轻不是如此?

不灭的忧思之心,如同望帝不死的春心。谁的生命不是如此?

看到了沧海的月明,悲欣交集,那海底的珍珠如同泪水。

俯瞰着蓝田,那极致的太阳,让美玉升华成青烟。

所有人生的历程都只能回味,只是在每个过程中的人,都是惘惘前行!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李商隐诗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言置评。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