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

 彼案 2019-06-01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本方是甘草麻黄汤加附子而成,附子温阳强壮祛寒,加入甘草麻黄汤中,故治甘草麻黄汤证而陷于阴证者。方中麻黄只取原量之半,是因少阴病宜微发汗之故。本方温阳益气发微汗,能改变神疲无力状态,故为温阳强壮解表,是单纯少阴病的治剂。

【歌诀】麻黄附子甘草汤,是治少阴表证方。麻黄量小附子温,微汗解表神能强。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解读〗少阴病,这里当指病人具有“脉微细,但欲寐”症状。本条又强调:初得二三日的时期内,在没有传里并发太阴病的里证时,则呈现典型的少阴病,即在表的虚寒阴证,治疗宜用麻黄附子甘草微发汗以解表。应当指出,本方证是单纯的少阴病证。

此所谓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可见此二三日时纯属表证甚明。二三日后传里,而始有里证,但不是说少阴病根本属里。这里首先弄清少阴病提纲。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者。体弱或老年人若患伤寒或感冒,往往表现为少阴病。但也见于青壮年(禀性阴寒之体也)

如治验:许某,男性,47岁,病历号3752,1978年5月4日初诊。右侧头痛2天,自感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此属虚寒表证,治以温阳解表,予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麻黄10克,炮附子10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2天,精神如常。

解读张仲景医学

经方六经类方证

第2版

主编:冯世纶,张长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