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臣归隐山林,朱元璋问他有何要求,他说:将来给我儿子留个全尸

 昵称413468 2019-06-02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一夜白头,因为这一年,年富力强的太子朱标病逝了。朱标从10岁是被立为吴王(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世子,12岁时被立为太子,被朱元璋培养了27年,满朝大臣无不称赞朱标仁厚,是古往今来最优秀的太子。可惜,慧极必伤,朱标的陨落,不仅让朱元璋心性大变,还直接导致了一个大案的爆发,那就是“蓝玉案”。本文要说的这个人,名叫朱同,和蓝玉案有关。

蓝玉,明初将领中的后起之秀,朱元璋称帝的时候,蓝玉连个爵位都没有,仅仅是个千户。但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开始重点培养蓝玉,原因很简单: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丈人(妻子的舅舅),朱元璋你培养蓝玉,以后太子登基,蓝玉可以为朱标保驾护航。

不得不说,历来的皇帝和太子之间,关系都十分诡异,汉武帝和刘据、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是又爱又防,但朱元璋和朱标之间,只有爱,没有防。朱元璋即使拔剑要教训太子,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太子。所以,朱标看重的人,朱元璋一定会重用。不仅重用蓝玉,还重用了一个人物,名叫朱同。

朱同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名气不大,但他的父亲的名气很大,连朱元璋见了他父亲都得叫一声“先生”。朱同的父亲名叫朱升,当年朱元璋带兵南下,手下仅有李善长、陶安等文人,直到得到朱升,朱元璋才知道什么叫“智囊”,朱升不仅为朱元璋连续贡献多条妙计,还给朱元璋提出了九字纲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这9个字,才为大明朝做足了铺垫。(郑重说明一下,这九个字是朱升提出的,不是李善长。我之前发文,很多人对此表示过质疑。)

明朝建立后,朱升已经70岁,两次请求归隐山林,朱元璋终于答应。朱元璋送别朱升时,问朱升有什么要求,朱升说:“我儿子轻狂,不适合做官,若将来犯下死罪,希望你能给他留个全尸!”朱元璋大惊,当场就对朱升许诺:“先生过谦了,我早已为令郎准备好免死铁券,可保他一世平安!”

《明史》记载:

朱升之子朱同,资敏,尽传其家学,通群经,诸艺毕给。

朱同确实如《明史》所说,不仅“资敏”,而且把父亲的学问全部学完了,年纪轻轻,就被朱元璋安排到东宫,做太子的老师。所以说,朱升和蓝玉一样,都是太子朱标的心腹。当然,朱升和蓝玉一文一武,两者私下的关系也不错。

蓝玉这位将领,在洪武中期功劳很大,特别是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15万大军北征,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基本上全歼元军,这一战被称为蒙古人的“靖康之耻”,俘虏蒙古王公大臣和后妃达3000多人,功高盖世,可以和汉朝卫青比肩。但蓝玉嚣张跋扈,不仅私占财宝,还玷污元妃,炮轰自家城门。朱标在世时,朱元璋一再忍让,朱标一死,朱元璋怕皇太孙朱允炆无法驾驭蓝玉这样的猛人,便大开杀戒。

当然,蓝玉之死,并不冤枉,他确实犯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罪状,甚至意图谋反。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诛杀15000多人,包括朱同。朱同和蓝玉关系深厚,有锦衣卫告密,说蓝玉曾秘密联系朱同一起谋反,朱同虽然没答应,但知情不报,因此犯了死罪。

蓝玉的结局是“剥皮囊草”,也就是说,把人皮扒下来,在里面塞满稻草到处游行。朱同被抓后,众人以为他要面临同样的结局。没想到朱元璋却赐朱同3尺白绫,让他回去自尽。朱同哭诉,朱元璋说:“当年你父亲朱升辞官时,我答应过他,给你留全尸,如今看来,朱先生果然料事如神。”公元1385年,朱同自缢而死,年仅46岁。

朱升功高盖世,早已看准朱元璋的性情,所以辞官归隐,可惜朱同却连累全家,十分可惜。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