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钢琴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枣庄手风琴老师 2019-06-02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导读:学习钢琴既要用脑又要用手,既要学艺术又要学技术,对儿童、老师乃至家长都是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和考验。作为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本人也遇到了一些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下面把它们拿出来加以分析,希望能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家长的培养督促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一、针对初学的孩子手腕僵硬、抬指不主动的问题,应加强掌关节能力的训练。

 在初学的儿童中,最常见的技术问题就是手腕僵硬、抬指不主动。手腕的僵硬,不仅使手腕本身失去灵活性,还会殃及手指和前臂,手指将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前臂的肌肉也会紧张起来,从而造成从手指到肘部好象失去了所有可以活动的关节,造成有的学生每弹一个音手腕都要颠簸一下。就这种情况,其具体的解决方法有:

 1、强调初学者掌关节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包括两点: 一是强调初学者积极主动的抬手指;二是抬指时要注意掌关节的放松。在强调掌关节灵活性的同时,也要同时注意强调掌关节的放松,告诉学生抬指是很自然的抬起、落下,不要过分故意勾握,避免在未弹奏前手指已先失去自然放松的状态。

 2、不要求学生弹出太响亮的声音,用较小和均匀的力度做基本练习。初学的小孩如果手腕僵硬,大都是因为抬指不主动却又想弹出很大的声音造成的。所以,对他们不要过分地强调音量和力度,只要求用均匀的力度弹奏,多做五指基本练习,像“儿童哈农”就是很好的练习教材。

 二、针对儿童练琴中图快、不仔细的问题,应坚持平常慢练的方法。

 在儿童练琴易出现的问题中,图快、弹曲子往往越来越快是大多数孩子共同的毛病。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最根本的还是要使学生养成平常慢练的好习惯,宁可少练几遍也要弹出曲子的质量,切忌规定数量的练琴方法。

 在慢速练习中,要随时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确定指法。要在识谱时就记下正确的指法,千万不要任意更改指法,要在最初阶段就按最佳指法练琴,并且在慢练中将它固定下来,因为正确的指法是儿童弹好曲子的关键。

 2、确定分句。分句是音乐的语气、 语调和呼吸。从识谱阶段开始,慢练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就是要正确地划分乐句。在不少情况下,儿童一开始如果不注意乐句的划分,就会养成习惯而影响整个弹奏的质量。

 3、确定困难片段。在一首被练习的乐曲中,总有一些难点,对于这些困难片段,慢练就更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克服困难的目的。

 另外,就是教师在给新曲子做示范的时候,要尽量用要求学生的速度弹奏,因为这是一首新曲子在儿童脑海里的最初印象,单纯的模仿是他的本能。

 三、针对儿童练琴时粗心大意、马虎的问题,应养成严格准确读谱的习惯。

 儿童练琴中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粗心大意的读谱。马虎几乎是所有孩子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毛病,在学习钢琴中就体现在读谱上。在读谱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是儿童疏于注意的地方:

 1、指法。初学钢琴,尽管弹的乐曲很浅,也必须养成严格按谱上指法去练的习惯。这些指法是前人科学地、有根据地制定的,好的指法符合自然的生理条件,能弹出优美连贯的句子。

 2、休止符。儿童在练琴时容易把休止符“吃”掉。要知道音乐语言是由音符和休止符这两大部分组成的,但儿童眼里的音乐往往只有音符而忽略了休止符,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3、调号。这似乎是所有琴童在学琴初期最难克服的粗心的毛病。 初学琴的孩子往往不善于听辨音的对错,记不住升、降号是常有的事,有的孩子还得在谱子上把需要升、降的音都圈上才能准确地弹下来。这种习惯是非常不好的,所以从一开始就培养儿童对调号的分辨和记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4、节奏和节拍。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拍是指有重音和无重音的同样时值按一定次序的重复。读谱时,要对谱表上所标记的各种拍号有认真的了解,如它们的强弱特点等,对各种节奏型也要熟练地掌握,避免出现这方面的错误。

解惑宝宝学钢琴

Q1.孩子几岁学钢琴才合适? 

A.对于儿童某些特殊才能的发展,智力的早期开发意义更大,尤其是学习钢琴,因为它是一种固定音高的和声乐器。它对训练儿童早期的听觉、视谱、节奏感、艺术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于几岁开始学琴,没有统一规定,一般在四五岁较为合适,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其身体发育情况(如手部小肌肉发育、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大都能适应学琴的要求。如果孩子的天赋好,家里又有条件,年龄也可提前,关键是看孩子是否能“坐得住”。手的大小对于初学者影响不大,只要不畸形一般都可以。 

Q2.学琴是否找老师? 

A.有的家长常常以“我也不准备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来作为拒绝请老师的理由。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孩子学琴都要有老师教才行,其好处有:一是有了正规教育,可少走许多弯路;二是如今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请老师教,无疑会对那种“任性”的孩子有个约束;再者,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要远远超过父母,这对培养孩子那种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也是大有益处的。 

Q3.学琴前是否先识谱? 

A.儿童的记忆力非常好,一经看过音符在五线谱上的形状、位置,然后再“照猫画虎”地去弹琴,便可在不知道音符名称和唱名的情况下将曲子弹出来。所以说,孩子在学弹琴前,可不必先学枯燥无味的五线谱。学识谱可在学琴的同时进行,当孩子弹过一段琴,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这时老师或家长再进行必要的指点,孩子自然就学会了识谱。 

Q4.家长不会弹琴怎样辅导孩子? 

A.这个问题看起来挺矛盾的,其实并不难。既然孩子请了老师教,那么家长的辅导作用就不该理解成手把手地教孩子,而应当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即帮助和督促孩子及时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及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因为孩子去上课,家长都要陪着,这样即使不会弹琴的家长也起码能听懂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这里需要提出一点,为了真正起到“桥梁”作用,家长也可放下架子,跟孩子一同学琴,这样做对孩子既有帮助又有触动。总之,家长为了孩子学琴要肯于花些时间和精力,关键是头两年,孩子一旦入了门,家长也自然会被“解放”出来的。 

Q5.孩子学琴“坐不住”怎么办? 

A.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家长对孩子学琴坐不住也不必过分担忧。这里有几个方法,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①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练琴环境。孩子坐不住有时是因为外界干扰引起的,所以孩子在练琴时,家长不要放电视、听广播,练琴时间也不要安排在吃饭前。这一点作为家长应当有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才能做得到。 

②养成按时练琴的习惯。练琴时间要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科学地进行安排,一旦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更改,遇有特殊情况时还要坚持“补课”,这样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目中便形成制度,并懂得应当遵守。 

③可将练琴时间分几段进行。孩子的年岁小,若让他练习40分钟肯定会坐不住,遇到这种情况,应当灵活掌握,可把时间分成两三段。一般情况下3~4岁一次不超过20分钟;5~6岁一次不超过4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练琴的时间可相应延长,弹过一两年后,孩子自然会稳稳当当地弹上一个小时。 

④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孩子的学琴兴趣。比如,用钢琴模仿汽车、火车、流水等孩子熟悉的声音,这样会唤起孩子的联想,产生好奇,这时你再引导他亲自模仿,他一定会感兴趣;平时让孩子多看或多听有关钢琴演奏的乐曲,特别是儿童表演的节目,这样不仅开阔了孩子的视野,还会引起他的弹琴兴趣;多创造些锻炼的机会,如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去“表演”,幼儿园的文艺汇演也要支持孩子报名参加;要善于发现孩子在学琴中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 

Q6.学琴会不会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A.有些想让孩子学琴的家长,往往思想上还有一层顾虑,担心孩子学琴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担心。我们知道,学习弹琴需要手脑并用,这无疑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学琴固然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占用却是有计划的智力开发。再者,学琴不仅仅对培养熟练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有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这一点更是宝贵,能给孩子学习其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那种“单打一”的做法,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幼芽阶段,他们需要的是各种养料。这里面关键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为主为辅”的关系。一句话,学琴只能是孩子求知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一天不听古典音乐,人生倍感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