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思明居士 2019-06-02

公元424年,徐羡之等人弑杀宋少帝刘义符;公元426年,宋文帝刘义隆下诏将徐羡之等人治罪。

刘义隆之所以能够波澜不惊地剪除徐羡之等人,是因为有强大的利益集团在背后支持他。除了刘义隆自己的荆州集团之外,对刘义隆支持力度最大的,是彭城王刘义康。

彭城王刘义康的权力是哪来的?显然不是宋文帝刘义隆给予的,他们的权力来源完全一样,都是源于他们的父亲刘裕。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在杀死傅亮并逼迫徐羡之自杀后,宋文帝刘义隆亲率大军征讨谢晦。王弘和檀道济由于及时与叛臣集团划清界限,所以不但没受牵连,反而立有功劳。

当一切风平浪静之后,王弘受到重用,但王弘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同时又有黑历史,于是上书给宋文帝刘义隆,希望彭城王刘义康入朝辅政。

六年,司徒王弘表义康宜还入辅,征侍中、都督扬、南徐、兖三州诸军事、司徒、录尚书事,领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持节如故。——《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二十八·武二王

刘义康入朝辅政之后,先是排挤打压王弘,认为他身体不好应该让贤。王弘惹不起刘义康,只好减少了自己手下一半的府兵交给刘义康。随后,王弘去世,刘义康几乎是大权独揽。

义康谓人曰:’王公久病不起,神州讵宜卧治!”昙首劝弘减府中文武之半以授义康,上听割二千人,义康乃悦。——《资治通鉴》·宋纪三

从刘义隆的内心深处来讲,他肯定不希望刘义康的权力继续扩张。但由于刘义康的权力并不源于刘义隆,所以刘义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义康不断发展壮大。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刘湛试图与殷景仁争当宰相,但刘义隆一直重用殷景仁,所以刘湛的此次行动以失败告终。但刘湛并不甘心,于是他投靠了刘义康,希望在刘义康的帮助下打败殷景文。

湛既入,以景仁位遇本不逾己,而一旦居前,意甚愤愤。知太祖信仗景仁,不可移夺,乃深结司徒彭城王义康,欲倚宰相之重以倾之。——《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三·王华等

在这种背景下,殷景仁虽然受到皇帝的重用,同时拥有宰相的职务,却没有人敢找殷景文办事,因为找殷景文办事,就是不给刘义康面子。

刘敬文的老父亲不明白其中的奥妙,竟然去求殷景仁办事。刘敬文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吓得两股战战,马上到刘湛那里赔罪:我父亲老糊涂,我平时也没有好好约束他,才会让他干出这种目无法纪的事情,我实在对不起组织的信任与栽培。

敬文遽往谢湛曰:“老父悖耄,遂就殷铁干禄。由敬文暗浅,上负生成,阖门惭惧,无地自处。”——《资治通鉴》·宋纪四

殷景仁当时是皇帝的首席谋臣和亲信,竟然被刘义康弄得如此狼狈不堪。皇帝亲自任命殷景文当宰相,刘湛竟然试图通过投靠刘义康的方式,取代殷景文的权力与地位。这叫什么事呢?

不要说在皇权时代,就是在所谓的民权时代,国家二把手也很少敢用这样的方式与一把手相争。

刘义康与刘湛对殷景仁的打击绝不仅限于此,他们甚至在谋划暗杀殷景仁。刘义隆得知这个这个消息后,也不敢彻查此事,只是让殷景仁把办公地点搬到皇宫附近。

湛议遣人若劫盗者於外杀之,以为太祖虽知,当有以,终不能伤至亲之爱。上微闻之,迁景仁於西掖门外晋鄱阳主第,以为护军府,密迩宫禁,故其计不行。——《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三·王华等

从刘湛与殷景仁相争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刘义康与宋文帝刘义隆之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君臣关系。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宋文帝刘义隆几乎没怎么出镜。原因很简单:刘义隆身体不好,经常卧病在床。

在这种背景下,刘义康的手下开始有意无意地给刘义康造势,希望刘义康能够成为皇太弟。刘义康本人是什么想法?我估计他也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刘义康总喜欢以一个统治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刘义康设局杀死了檀道济。

檀道济虽然和宋少帝刘义符之死脱不了干系,但他最后站在了刘义隆一边,算是逃过一劫,后又长期领兵在外,为保卫刘宋江山立有功劳。

可恰恰因为檀道济威望太高,所以刘义康总不放心让他活着,于是在公元436年(元嘉十三年),宋文帝刘义隆又一次病重,刘义康把檀道济诓骗回都城,直接交付廷尉定罪诛杀。

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中尊等八人并诛。——《南史》·卷十五·列传第五·刘穆之徐羡之傅亮檀道济

这里的史书记载有冲突,《宋书》说宋文帝下诏处死檀道济,《南史》说刘义康矫诏处死檀道济。我认为《南史》的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南史》是在唐朝编写的,没有利益冲突。而《宋书》是在刘宋时期编写的,刘义隆又是非正常死亡,史书可能会受到影响。

面对刘义康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刘义隆怎么可能没想法呢?但他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身体不好,如果自己早逝,自己的儿子们恐怕不会有继承皇位的机会。面对一个如虎如狼的皇叔刘义康,自己的儿子们如果不赶紧让道,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刘义隆此时所能做的就是安心养病,寄希望于自己能多活几年,等待自己的皇子们成长,届时再想办法除掉刘义康。这样一来,既可以剪除心腹之患,又不担心皇族会因内讧而衰弱。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想削弱刘义康的权力,大概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不让他担任重要的军政职务;

二、让他担任重要的军政职务,却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在重要岗位,用以制衡刘义康。

事情总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刘义康的权力不是刘义隆给予的,就算刘义隆性命无忧,就算刘义隆的皇子们健康成长,他们想剥夺刘义康的权力也是难而又难的。

如果刘义康想担任某个职务,有哪个不长眼的人敢和他竞争呢?如果和刘义康共事(当他们的同事、下属),哪个不长眼的人敢和他争权呢?就算宋文帝刘义隆暗示他去这样做,恐怕也没有人敢这样做的,因为亲王的权力并不是源于皇帝的。如果某人真与刘义康发生了冲突,刘义隆肯定救不了他。

这是王弘主动向刘义康退让的主要原因,也是殷景仁虽然受到宋文帝刘义隆的重用,却没人敢找他办事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当时的刘宋帝国,还真没有人敢和这位如虎如狼的皇族相争。

既然刘义隆无法削弱皇弟刘义康的力量,就只能扩张皇子的力量了。否则,面对强大的刘义康,等刘义隆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恐怕就与皇位无缘了,更可能因此被集体屠杀。

而皇弟、皇子两系力量越来越大,宋文帝刘义隆渐渐就会丧失驾驭他们的能力,就算刘义隆想在这种力量之上玩平衡,肯定也会感觉到越来越费力,越来越难以实行。

这是刘义隆后期,围绕刘义康进行的叛乱活动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刘义隆执政期间,太子刘劭一系竟然敢公然抢班夺权的主要原因。

我们总感觉,刘宋的后来历史,是因为刘义隆杀皇弟刘义康奠定了基础。

我们总感觉,刘宋后来的历史,是刘义隆废太子犹豫不决,而被太子杀死所造成的。但实际上,历史哪有这样简单呢?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刘宋帝国的命运,在刘义隆当皇帝时就已经决定了,那就是刘义隆几个兄弟联手控制帝国。而这种格局的形成,让刘宋帝国的命运难以改变。

刘义隆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由自己拉开皇族内讧的序幕,从而让皇族进入皇权可控的范围之内。但这个工程太大了,也缺乏可操作性。二是扩张皇子的势力,从而小心翼翼的维持皇弟与皇子两系的平衡。

但刘义隆终于越来越无力驾驭这个危险的政治格局了,于是他杀了一个弟弟,又被自己的儿子杀死。

刘义隆在废太子时,一直犹豫不决,于是被太子杀掉了。如果刘义隆成功的废了太子刘劭,又能怎样呢?恐怕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刘义隆再换一个太子,对后来的历史而言,恐怕也是大同小异的。因为在换了一个太子后,刘义隆该怎样对待新太子呢?如果给新太子的权力太弱了,那新太子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继位(就算继位也是死路一条),这与刘劭继位后被杀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给新太子的权力太强大了,那新太子恐怕与刘劭也不会有本质区别。石虎立了两个太子,但这两个太子在羽翼初成之后,立刻选择了武力夺权,在权力面前,亲情不过是摆设而已。

太子刘劭,表面是因为继承皇位的方式不合法,所以才会失败。但从废帝、后废帝合法继承皇位,依然不免死于非命的结局来看,太子刘劭就算合法继位,恐怕也难以长久。

面对强大的皇叔或皇弟,就算刘劭合法继位,他继位后的首要任务也是削藩,而削藩一旦开始,面对强大的皇叔或皇弟,刘劭未来的命运也是凶多吉少的。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徐羡之弑君乱政,刘义隆进京称帝

王弘檀道济反水,刘义隆坐稳皇位

北魏南征中原,刘宋北伐无功

详解刘宋皇族内讧:刘义隆韬光养晦,刘义康一手遮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