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地有水有人有政策的金村新区为什么被看好?

 anzhuor3598 2019-06-02

城市从来都是喜好向新区发展的,从80年代的筒子楼到90年代的单元楼到本世纪初的公寓楼再到现在的高层住宅,建筑更迭基本保持着匀速进化的状态;反映到具体的配套设施也是,从仅能勉强通行一辆车的羊肠小道,到专门的停车位再到标配的地下停车场;从无绿化到有绿地再到有品质绿地,现代化的城市越发展越以人为本。

晋城现在最主要的新区就是金村新区,金村新区为何能被广泛看好呢?

首先就是山川地势,无论再怎么说,山地城市发展绝对比平原城市发展难度要更大一些,如同重庆的轨道交通线路就远长于成都,其实运输能力相差无几,主要是重庆地形影响导致出现绕路情况。晋城作为太行山上的城市也是如此,目前晋城西部北部均为采空区,且有吴王山和白马寺山阻隔,所以晋城只能向南和向东迈出前进步伐,2011年确立的东南新区其实也是这个逻辑。

有地有水有人有政策的金村新区为什么被看好?

晋城采空区

人又是逐水而居的生物,城市沿水发展至今都是真理,相对于晋城南部来说,金村的丹河就更有优势,风景秀美的丹河湿地公园奠定了来此发展新区的基础。这也不难解释雄安新区为何选址白洋淀畔,老城改造必须要把河治理好。

在山川地势水流纵横的基础上,城市的发展下一步就取决于政治了;如果考察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就会发现,联邦制政体城市发展就较为均匀,比如德国;中央制政体城市发展就会出现集约,比如日本、法国、韩国等;考察金村新区,就要从与金村新区有关的政治话语考察。与金村新区相关的政治话语包括“晋城的雄安新区、泽州的特区、是泽州发展的新增长极、城镇化龙头、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晋城的百年大计、晋城大事、市区周边最后一块优质地块、晋城市副中心”;以上话语不是个人安上去的,而是摘自官媒公开报道的政府定位词汇,将如此密集的高规格词汇汇聚一块地方,其背后必然附带着政策、财政、人员等支持,也将成为考核基层政府的核心政绩,发展的动力可想而知。(可以看看考察和推动的报道频率)

有地有水有人有政策的金村新区为什么被看好?

总规划图

金村新区还有一重特殊身份:泽州县县城(未来改区后的区政府驻地)。这是分析其他城市新区时不会遭遇的特殊情况,其他城市新区最多会出现政府驻地搬迁的情况,但泽州县有县无城的特殊局面要在金村实现破解,从老城区搬到金村不是单纯挪地方,而是新生,待基建完善之后,泽州县相关单位将集体搬入金村新区是必然结果。在晋城市规划馆中金村新区的定位也非常明确是“区政府驻地”,意味着金村新区还承担着晋城行政区划调整的历史重任。

当然,在当下这个背景下讨论新区建设,必然要受到质疑是否会出现所谓的鬼城?首先,城市是需要一定鬼城的,你去超市买东西是不用担心什么东西会卖完的,那超市的商品是否也是“鬼商品”呢?而且在晋城当前人口数据下,晋城市区的人口保持着高流入状态,还同时保持着高生育率,意味着大量年轻人在不断涌入;晋城部分县的总人口出现下降,也主要是县下面的乡镇和偏僻村人口出现下降,向县城或市区集聚的结果,看人口绝不是看整座城市的总人口,主要是看市区人口;晋城至今为止还是人口流入市,晋城市区生育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在如此人口流入的背景之下,是无需担心所谓鬼城效应的。

其实分析至此,其他什么交通配套之类的已经无需再论,有地有水有人,再加上政治加持,其他都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的了。不过说风险的话也有,主要是一个最大不确定点:晋城何时能完成区划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