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钢琴家郎朗的励志故事

 康乐情半生缘 2019-06-02

  导语: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果真是自己的事,有关著名钢琴家郎朗的励志故事,欢迎欣赏。


  2012年,郎朗30岁。他的世界很大,被传记作家称为“国际公民”;他的世界又很小,圆点是钢琴。他是虎妈狼爸合作的天才,是商业与艺术合谋的奇迹。

  朋友是什么

  据说郎朗两岁多的时候,看完动画片《猫与老鼠》,很喜欢里面的一段钢琴曲,便无师自通地在自己家的旧钢琴上弹出了这段曲子。天才的确不能用科学解释,但也不排除当他们通过勤奋出人头地后,需要一个始出于天才的故事。

  可以肯定的是,郎朗的身上寄托了父母全部的梦想。从他三岁学琴开始,父亲郎国任便全程监护。当时他们所住的院子里,大家像打仗一样拼着培养自己的孩子。郎国任与周秀兰夫妇全身心地投入了这场拼爹拼妈战,倘若不是冯导捷足先登,他们完全可以写出一部更为催人泪下的《我将青春献给了你》。在郎朗沈阳的旧居里,只有一张不大的木床,一家三口曾经挤在上面。宽敞的客厅里却放着一架钢琴,钢琴周边的环境收拾得井井有条,郎朗每天放学回家就与父亲一起坐在钢琴边,没有寒暑。一次,四岁的他去亲戚家玩,一群小朋友正玩得高兴,老爸忽然抬腕看表,说你该弹琴了。郎爸总还算留了点情面,没把小孩直接拎回家,却要求他将手放在地板上,模拟键盘练指法。其他小孩用同情的目光刺伤了郎朗。当然,多年后,当他的高端钢琴俱乐部开张,一个会员一年的会费就够抵童年伙伴一年的工资的时候,也算是报了这一箭之仇。

  郎朗的童年是孤独的,尽管成年后,他直着脖子喊“这就是我的人生,我愿意”。但每个人都知道,这不是他的人生,这是他父母的人生。世界里只有钢琴的小孩,唯一交朋友的机会是一起学琴的孩子。但对于郎朗,这是不现实的。比他弹得差的,他瞧不上;比他弹得好的,他会像记住仇人一样牢牢记住他的名字,直到自己超越他。

  10岁之前,郎朗在沈阳风光无限。得过少儿钢琴比赛一等奖,上过报纸。当老爸骑着警用摩托车与他一起奔驰在通往钢琴课老师家的路上时,两个男人心中都充满着豪情。有人将人生看做一种享受,有人视为一场修行,而他们,将其当做一场战斗。

  孤独的自行车

  郎朗9岁,郎爸辞去工作,专职陪读。父子俩登上去北京的列车。老妈一个人坚守沈阳,为他们提供配给。她每月给自己留下100块生活费,其他的全部寄给在北京的郎爸,即使这样,全家有时候还是要举债度日。

  培养一个天才的代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好在郎朗争气,顺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回忆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郎朗印象最深的是“孤独”。没有了警用摩托车,没有了熟悉的街道,郎朗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顶着北京七月的烈日寻找钢琴老师的家。因为不熟悉,时常走错路。他的沈阳话受到同学的嘲讽,在“天才”泛滥的北京城,他的过去的成就已经无法打动老师。有位女老师甚至很讨厌郎国任把儿子称为“天才”,不客气地对他说:“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