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谷鸟

 扫页山房 2019-06-02

  布谷鸟

  金海民

  布谷鸟(又名杜鹃、小杜鹃、杜宇、子规)是鸟类中知名度很高的一种鸟。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知晓了布谷鸟的大名——毫不夸张地说,布谷鸟确已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就拿我这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来说,也早已熟知布谷鸟的大名。我在上世纪50年代读初中时,那时有音乐课,曾学唱一首波兰民歌《小杜鹃》,歌云“小杜鹃叫咕咕,少年把新娘挑,看他鼻孔朝天,永远也挑不着……”记得结尾处还有很拗口的语助词“噢的里的杜呐呜恰”。这一世界名曲的《杜鹃圆舞曲》,大概由于出生在森林之国挪威的作曲者约纳森听多了布谷鸟的啼叫,在曲中把这种鸟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

  而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也留下了布谷鸟太多的踪迹。诸如:“春心莫共花争发,花开不管连环缺。梦断小楼空,杜鹃啼晓红。”“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在20世纪50年代,有个引起轰动的话剧《布谷鸟又叫了》,把剧中女主人公、活泼开朗爱唱歌的姑娘童亚男比喻为布谷鸟。

  在英语、德语中还用布谷鸟的叫声来直接称呼这种鸟(cuckoo,Kuckuck),如果再直译回来的话,就成了“咕咕鸟”。

  在德国巴符州的旅游热点黑森林,有一种畅销的旅游产品——布谷鸟钟(或称咕咕钟)。这种挂钟每到半点和正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打开,出现一只发出悦耳的“咕咕”声、职司报时的布谷鸟。德国自18世纪生产咕咕钟,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了。首创咕咕钟的是科特勒家族。这个住在美丽森林的家族,经年累月听着布谷鸟的鸣叫,成为造钟最初的灵感。

  然而,不同于从挂钟小门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大自然中,布谷鸟却有另一种面貌、另一种手段:自己不筑巢,习惯把自己的蛋下在其他鸟类(雀形目鸟类)的巢中。巢主鸟以为巢中的蛋全是自己的子嗣,傻乎乎地辛苦孵卵育雏,却不料为异类辛苦。尤其是布谷鸟的雏出壳后,因其较强壮反将巢主的雏推出巢外而独受哺育。

  基于这样的事实,莎士比亚在写《李尔王》时,借一个弄臣之口斥骂恶待李尔王的两个大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他将李尔王比喻为篱雀,把两个女儿当作布谷鸟:篱雀将布谷鸟养大,作为对养育之恩的报答,布谷鸟却啄掉篱雀的脑袋!

  与布谷鸟上述行径有关,在德语中出现、流行一个词“布谷鸟孩子”(Kuckuck skinder),是指家庭中妻子与其他男子所生的子女,其丈夫虽非生父却被安上了“父亲”的名义。应当说,布谷鸟孩子这种现象一向有之,故英语中就有“母亲的孩子,父亲的疑惑”(“Mother's baby,fathes's maybe.”)这样的谚语。西方一些机构对布谷鸟孩子问题进行了研究。英国利物浦大学一个研究项目得出的结论是:1950年至2004年这50多年时间里,整个欧洲出生的孩子中,约有3.7%是布谷鸟孩子。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研究则认为,目前在德国出生的孩子中约有5%为布谷鸟孩子。德国主流媒体一般认为,在德国每年诞生的约70万婴儿中约有3.5万至7万是布谷鸟孩子,其比例为5%至10%。这显然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和法律问题。

  布谷鸟因唱歌而出名,人们对其歌声的解读却是如此之不同:是热情纯朴欢快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是因饱受欺负、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声;是发出“不如归去”深沉的思乡之声;抑或是在谋财害命之后恶人先告状发出的恶言毒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