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婚礼时差”小考

 扫页山房 2019-06-02

  天津“婚礼时差”小考

  刘植才

  但凡细心一些的天津人都会发现,在津沽大地上存在着一种“婚礼时差”现象——市内六区与其他区县相比,在举行婚礼仪式的时间安排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天津市内的六个区通常是在下午举行婚礼,而在其他区县,举行婚礼的时间则安排在上午。

  常言道,“十里不同俗”。对这种“婚礼时差”现象人们可能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奇怪。但是,笔者认为,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是值得对这种“婚礼时差”现象进行研究的。因为,纵览同属燕赵文化圈的京、津、冀三省市,乃至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婚俗,除天津的市内六区之外,其他各地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午前举行婚礼(再婚者除外)。这样,与周边地区相比,下午举行婚礼的天津市内六区就成为一个十分奇特的“婚俗孤岛”。所谓“风俗”不外乎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一种风俗习惯总会有它自身的历史渊源。

  几年前,偶然读到一篇有关天津方言的短文,谈到天津的“方言岛”现象及其与安徽方言之间的渊源。得知在明代燕王扫北之时,有一大批江淮地区的官兵驻守天津,这些操安徽方言的军人与天津的居民沟通融合,逐渐形成一个以天津旧城厢为中心,呈倒三角形的“方言岛”。“方言岛”内的居民讲着类似安徽话的天津方言,而在“方言岛”四周,则分别分布着类似北京话、唐山话和静海话的其他各种方言。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大胆的联想:天津这个“婚俗孤岛”的根是否也在安徽呢?

  胡适先生说过,做学问须“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我首先进一步查阅了有关天津“方言岛”的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核实、比对“方言岛”和“婚俗孤岛”分布的地域范围。研究结果发现,“方言岛”与“婚俗孤岛”在地域范围上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重合的,讲天津方言的地区基本上也是在下午举行婚礼的地区,只有个别地方存在例外。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证实的问题是,在安徽是否也存在着下午举行婚礼的风俗?为此,我多次利用外出开会、讲学等机会了解安徽的婚俗,并且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证实了安徽省的居民确有在下午举行婚礼的风俗。这表明,天津的“婚礼时差”现象应当与早期的安徽移民有关,“婚俗孤岛”的根也应当是在安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