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记硬背”是法宝

 修身庭 2019-06-03

从儿童心理特点来看,13岁之前的儿童对声音极为敏感,对视觉图案的记忆也特别灵敏,一个字只要多看几次,多听几遍,就能牢牢记住。又如儿童的直觉极强,各种词语、各种句式,只要常听常看,自能融会贯通,进而运用自如。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蒙童时期的语言(口语)学习是一种“习得”学习,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反复“尝试错误”的、没有什么固定顺序的“习得”学习。婴幼儿学习口语,先是无意识地模仿大人说话,记在脑中,然后,在他认为合适的语境中予以“尝试”使用。一次不对,两次不对……不断地练习,不断出现错误,但又不断地得到纠正,才掌握了正确的用法,这就是“尝试错误学习”,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习得”,以与学校里有意识学习的“学得”区别开来。


儿童学习语言,婴幼期是“习得”口语,而进入学龄期学习“书面语”,就改为“学得”了。但它在某些方面仍然保留、延续了口语“习得”的许多特点。书面语的学习,还是先要模仿、记忆,也是要通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才可能正确掌握。不能指望当时“学一”就能“得一”,不能搞能力迁移。语文学习的功效是远期性的,不能以近期的得失作为评价标准。如果蒙童时期能背诵下大量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之后,提笔为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辞意畅达、文从字顺。这就是语言学习的远期效应。当时的投入与短期的效果并不相平衡,但远期的结果却是异常丰硕的,完全可以大大地超过当时的投入。对于语文背诵的这个远期的、整体的效应,有学者称之为“发面原理”或“发面定律”,背诵就是“面肥”(活酵母)。语文教师不能太“近视眼”,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不能再干揠苗助长的事了。为什么我们近百年的语文教育效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按这条基本规律办事。小学、初中学段,语文课文上背诵的内容太少。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上讲读课,语文的大部分课时都用在无效的分析课上了。这怎么能行呢?所以,我这个准教师,已经树立起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多诵读文言经典,背诵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义、铁律、法宝、“千古真经”。理解也很重要,但它不是第一义。

 

附:背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分析更大。背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已心,如出于已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了。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可以说,背诵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对少年儿童的母语基础训练有重要的心理学价值。


其一,背诵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苏轼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的“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即是强调在反复吟咏中加深理解。背是熟读的结果,学生对课文每读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中既有诵读者感情的投入,又有诵读者的思维参与,因此,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直至成诵,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对文章的精义、脉络、文采也会融会贯通。


其二,背诵能够帮助规范学生的语言。当然前提必须是要背诵经典的书面语或文言文,还能锻炼普通话。


其三,背诵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继而产生持久稳固的记忆,从而锻炼了记忆能力。通过背诵积累的大量材料,不仅有储存的作用,而且还有供检索的作用,长期利用这些积累起来的材料,可以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其四,背诵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大量的经典语料,作文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意到笔随,正所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总而言之,背诵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忽视对语言材料的背诵积累,语言训练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