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蚕为天下虫"'鸿为江边鸟'

 xianfengdui111 2019-06-03

古代中国,能让人一眼辨识出你的文人气质的不是笔墨纸砚,而且脱口而出的对联了。对联,又称对子,这个最早出现在五代,风靡于明清时期。对联除了出现在文人雅士的集体聚会上外,就连在勤勤恳恳的农民耕田犁地时是也能被听见。 心情好了,来句对联表达快乐。心情坏了,说句对联抒发悲伤。这对联,可谓情感垃圾桶了。对联除了能表情达意之外,对人的前途发展也是大有裨益,你要是不相信,就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吧。

以前有个姓冯的书生,家徒四壁,他的父母却不惜变卖所有家产供他在学院读书。他不仅天赋秉异,而且刻苦学习,只在学院学习了一年就考上了秀才。街坊左右都称赞他的父母养了一个好儿子。他的父母听了这话,感到十分欣慰。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位冯秀才备考科举考试期间,他的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母亲也一下子病倒了,家庭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科学考试,回家照顾母亲。很多羡慕他才华的同学都劝他说:"这是多么难得的出人头地的好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呢?"而他却摇摇头,坚定的说:"百善孝为先。"话没说完,他就收起了书籍回家了。

看到儿子回来,母亲不仅不高兴,还责怪他说:"之前的努力全都功亏一篑,你对得起我和你父亲的付出吗?"冯秀才拉着母亲的手说:"父母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功名利禄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又能怎么样呢?您放心。我还是会继续学习的。"

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冯秀才一边亲身亲历的照顾母亲,一边借钱开起了私塾。在教学中,他耐心亲切,并将毫不吝惜地自己的所得全部教给了学生,学生的家长们对他印象非常好。一来二去,人们都知道了,这所私塾也越来越有名气。当地的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很欣赏这位冯秀才,甚至不惜登门拜访,只想会会这个人才。看到县令前来拜访,冯秀才难免显得有些拘束。县令看出了他的不安,安抚他道:"今天这里没有县令,只有知识者间的交流。"冯秀才听县令这样说,便慢慢放下了防备心。

"我平时就喜欢对对联,最近得了个上联,却始终对不出下联。你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这句对联就是:蚕为天下虫"县令说。冯秀才思索了一会儿,胸有成竹的说:"依我看,对一个'鸿为江边鸟'应景。"县令拍手叫绝。就这样,冯秀才被县令提拔成了衙门的师爷,俸禄比教书高了十倍。之后,他请来了最好的医生,治好了母亲的重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