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元养老辅助器械日租10元,老人愿意尝试吗?

 健康慢走 2019-06-03

目前上海的养老是居家、社区、机构9073模式,绝大部分老人还是留在熟悉的家里、社区里养老,因此,除了要有专业的照护人员以外,专业的养老辅具也能让居家养老更专业化、精准化。目前沪上一些机构、企业已经在着手尝试提供辅具租赁,这项服务受欢迎吗?老人们的接受程度怎么样?

春节前,一家辅具租售企业的流动体验车开进浦东南码头社区,吸引了不少老人前来体验,电动的轮椅车、制氧机,这些新式武器让老人们都很感兴趣。

对于辅具,很多老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拐杖和轮椅的阶段,要使用辅具,也往往只有'购买'的概念,从未考虑过租赁。很多老人坦言,如果不来社区做这样的活动,很难知道有这些辅具,而深入社区,就是更进一步地让老年人知道,这些辅具的方便以及政府对其的补贴政策。

比如一辆原价6000元的电动轮椅车,政府补贴后就只需要3300,有些前来体验的老人表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突然需要用,所以借就显得不是很方便,还是更倾向于自己买一辆。实际上,这家辅具租售企业在南码头社区为老服务中心设置体验点已有一个多月,不过主动上门来体验并租赁的人少之又少。

南码头社区为老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中心主任王莹说,对租赁有需求的其实是一些术后康复、刚出院的老年人,未来他们也会在宣传方面进行针对性宣传,和社区医院结合等等。

据了解,在高度老龄化的日本,用于租赁的辅具高达上万种,租售比为7:3,租赁占了大头。这样不仅对老人来说更实惠,对于提供租赁服务的企业来说,也能通过对老人情况的跟踪,随时调整提供的辅具,实现更精准的服务。

而在上海,辅具租赁工作从去年9月才刚刚开始试点,对于老人们来说,确实还比较陌生。宝钢发展有限公司长者辅具及用品租售业务部总经理告诉我们,好多老人不知道自己需要用什么样的辅具,以及辅具对自己健康支撑有什么作用。'最后一公里'的解决真的需要全社会包括街道、政府、企业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那么,已经先行一步体验了辅具租赁的家庭,体验下来有什么感受呢?

刘先生的老伴长期卧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有专业的护理床可以租赁,就试着打了电话,第二天,就有人送货上门并进行了安装,点击遥控器就能升降床铺,这让刘先生照顾时轻松了许多。

刘先生说,之前自己为老伴买一千多块手摇床,但年纪大了吃不消,老伴看起来也觉得恐惧,总觉得自己睡在病床上,而现在这张升降床,就像睡在床上一样。刘先生给这张床打了99分,还有一分差在哪里呢?

就是租借费用贵了点,10块钱一天,一年要3600呢。如果能放在医保里,那借的人更多。

对此,租赁机构的负责人也很无奈,他们在峨山路开了个展示点,日常来看的问的人不少,但实际租用的却寥寥无几,不少老人对租赁价格望而却步。而对企业来说,像这样一张护理床,每天十元的租赁价,已经不能再低了。瑞福养老负责人说:“这张床如果要购买零售的话,价格在九千到一万块左右,单从床的成本来说要三年时间才能收回。”

租费再低,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就成问题,而老年人对价格又太敏感。从全球经验来看,不少地方是把辅具租赁纳入到一些保险项目中,那么上海有没有可能探索类似的路径,来让更多老人愿意选择辅具租赁这条路呢?

对此,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梳理一份老年人最常用、最能帮助改善生活品质的辅具目录,下一步,目录中的产品,会考虑纳入相关的保险。

一方面是用于居家养老等的经费,老年人觉得我不请钟点工,是不是可以用这个钱租赁一个辅具,这是第一步比较容易打通的。另外从长远看,我们也在想可以和长护险或者上海老年人的老年津贴,一部分通过综合保险的方式,自付的部分通过老年津贴,请商家再打个折,这样老年人支付的金额就能大大下降了。

而未来通过这样政府贴一点、企业降一点,也是希望能看到老年人对辅具的接受度一点点提高,生活质量也一点点地改善。而同时,包括产品销售、社区服务点设置、回收清洁在内的服务产业链也要完善起来,让更多老年人能放心用上辅具。

(来源:上海热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