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金莲向西门庆提条件总是三个,很多人也不自觉地用!

 春来天地 2019-06-03

所谓“三事话语”,是“指接连作三个或者三个方面的叙事模式”,或者说是指一句话列举“三事”,作三个、三面或三层意义表达的语言形式。

这种叙事模式在先秦经典中大量存在。如《论语·子罕》:“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韩非子·诡使》:“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以及《史记·高祖本纪》之“约法三章”等等皆是。

这种叙事模式反映到小说中,就是大量的“依我三件事”等诸种模式。而最著名的恐怕要数《三国演义》中关云长与曹操“约三事”而降的情节。

在《金瓶梅》中,也有大量“三事话语”的描写,比如:三个条件。

这种情况一般是指在矛盾斗争中占主动的一方要求或者胁迫对方做三件事,也就是一般小说中最常出现的“依我三件事”的模式。

如小说第十三回,潘金莲发现了西门庆与隔壁花家娘子李瓶儿的奸情,西门庆千哄万哄,要潘金莲替他两个周旋,

妇人道:“我不信那蜜嘴糖舌,既要老娘替你二人周旋,要依我三件事。”西门庆道:“不构几件,我都依。”

妇人道:“头一件,不许你往院里去;第二件,要依我说话;第三件,你过去和他睡了,来家就要告我说,一字不许你瞒我。”

潘金莲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不许往院里去”,显然,潘金莲对西门庆梳笼李桂姐之事仍然耿耿于怀;第二个“依我说话”,这也让我们想到潘金莲激怒西门庆殴打孙雪娥以及私仆受辱之事。

总之,前两个条件总是承接上文,照应前回情节,而第三个条件“一字不许瞒我”,却是开启后文,西门庆对潘金莲一字不瞒,却让潘金莲有机会离间西门庆与吴月娘。

所以,这个“三事话语”在情节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三个条件,实则一件事分三面说,总是金莲为了巩固自己的独宠地位,正如张竹坡夹批所云:“三件事,只依我说,一事皆是矣。写金莲之固宠时,全因瓶儿;而后文几乎失宠,亦在瓶儿。天下事有利必有害,信然”、“早为三章约一引”。

所谓“三章约”是指的第六十四回“玉箫跪受三章约”,玉箫与书童偷情被潘金莲逮个正着,玉箫立即慌了神,玉箫道:“娘饶了我,随问几件事我也依娘。”

金莲道:“第一件,你娘房里,但凡大小事儿,就来告我说。你不说,我打听出来,定不饶你。第二件,我但问你要甚么,你就梢出来与我。第三件,你娘向来没有身孕,如今他怎生便有了?”

此“三章约”,三个条件全是为了开启后文,促进情节的发展。玉箫乃正妻吴月娘房里的大丫头,所以潘金莲一要她“但凡大小事儿,就来告我说”,二要她“我但问你要甚么,你就捎出来与我”,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而第三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潘金莲问起吴月娘怀孕之由,这一点直接引发了后文月娘耽误金莲壬子口受孕的情节,导致第七十五回金莲“撒泼”一事,将西门大院中的妻妾斗争推向了最高潮,这也注定了西门庆死后,潘金莲被赶出家门的命运。

绣像眉批云:“三件事,究竟不出听篱察壁、爱小便宜心肠,所以为妙。”“听篱察壁、爱小便宜”是金莲本性使然,也是金莲面对已怀有身孕的正妻吴月娘、巩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的必然之举。

以上的“三事话语”皆与潘金莲有关,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如第九十三回,晏公庙的大徒弟金宗明想要勾搭陈经济,

敬济道:“你既要匀搭我,我不言语,须依我三件事。”宗明道:“好兄弟,休说三件,就是十件事,我也依你。”敬济道:“第一件,你既要我,不许你再和那两个徒弟睡;第二件,大小房门钥匙,我要执掌;第三件,随我往那里去,你休填我。你都依了我,我方依你此事。”

此处是陈经济的三个条件,张竹坡夹批云:“三章约后,又见三件事,孽海洪波何时可息?为之一叹。”在经历一番人事变幻、世事无常之后,在陈经济口中重温“三件事”,确有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而细看此“三件事”,皆似曾相识。

第一件,“不许你再和那两个徒弟睡”,这让我们想到潘金莲对西门庆说“不许往院里去”,总是固宠之意。而第二件、第三件,也让我们想到潘金莲的“要依我说话”,总是西门家事,难怪乎绣像夹批云:“金莲传授。”

总之,陈经济所谓的“三件事”不但照应前文,而且开启后文,在金宗明的庇护下,陈经济本性不改,拿着庙里的银钱为所欲为,包占妓女冯金宝,却因此得罪了恶人,被拿到官府,气死了师傅任道士,却因此与春梅巧遇,开始了陈经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

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古人相约多以“三件事”作为条件,几乎成为了一种标准模式。这种约定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一般由主动的一方提出条件,而以另一方答应与否作为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所以,在古典文学中的“三件事”大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三国演义》中关公与曹操约“三事”而降,这三件事“在后文多次提起,成为他降曹又归汉之人格的依据。也就因此,关羽‘义’的品格在古人心目中得到了保障甚至提升。”

此外,古人相约之“三件事”并非同等重要,一般来说,第三件事往往是核心条件,最为重要。如“玉箫跪受三章约”中,潘金莲第三件问及吴月娘怀孕之由,这件事在后文中引起轩然大波,是核心事件。

其实,以上列举的众多三个条件、三件事,大多可以归结为一件事,作者偏要分为三个、三面描述,显然是对前代文学作品的有意模仿,或者是“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等思想观念在文学中的反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