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军健将--毛有铭

 风云二书馆 2019-06-04

    毛有铭(1817-1884),原湘乡县人(现涟源市荷塘镇山塘村人),字三新,号竹丹,咸丰三年投湘军李续宾部。据同治《湘乡县志》记载:“毛有铭以援剿湖北、江西、安徽等处,克复各城,同解永州、宝庆围并攻破颖西各捻圩积功。记名以道员用,加按察使衔,赏换花翎,赏给果勇巴图鲁。又以在籍扑灭会匪出力,赏加二品顶戴。”                      

初入湘军 由民而军

毛有铭与李续宾同乡(湘乡县四十四都),仅相隔五六里地,毛有铭长李续宾七个月。咸丰二年(1852)四月,太平军进占湖南重镇道州,各地纷纷备战防范。时湘乡知县朱孙贻来茯苓桥(现富田桥)办公,把李续宾召去,想看看团练队伍,李续宾却回禀,团练只订下了团规和章程,并无常备队伍。朱孙贻即令从速组建乡团,搜捕本地会党。李续宾召募了一支二百人的队伍,这第一次召募的队伍中就有多人成了声名卓著的湘军将帅,如胡中和、周宽世、蒋益澧、肖庆衍、李登辟、李续焘,也有周达武、朱品隆、胡裕发、刘神山、李存汉等湘军知名人物。

七月,太平军围攻长沙,李续宾率部第一次出县布防,驻扎宁乡。后太平军又转向下游推进,未成战。长沙解除警报以后,乡团勇既没有军费拨款,也没有配发武器服装,更没有了任务。于是李续宾也解散了团勇,令大家回去务农。

咸丰三年三月,代理湖南巡抚潘铎命令湘乡团练捕诛会党,知县朱孙贻下令全县团练增加到六百人,罗泽南任总指挥。于是,李续宾又重募了三百人,毛有铭、毛有银兄弟俩均在此次招募中正式加入乡勇团练,驻扎在云门寺。后来湘乡县要维持一支九百人的乡团,所需开支由李续宾之父李登胜和和王鑫之父王宗麓资助,有了稳定的开支来源,李续宾才有了固定的队伍。

是年五月,太平军围攻江西南昌,城防总指挥江忠源向湖南求援,湖南巡抚骆秉章征召湘乡勇和新宁勇去增援。这时湘乡勇正式列入国家财政序列,由湖南巡抚骆秉章供饷和调遣,开始了出省征程。

此后,毛有铭兄弟一直跟随李续宾转战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初露头角 鏖战九江

咸丰六年,毛有铭从李续宾克复武昌,从武汉、黄州乘胜东进。咸丰七年分援北岸,肃清了沿岸太平军,攻占湖口。咸丰八年,会商杨载福、彭玉麟主攻九江城。从二月二十六日开始,不分昼夜,水陆环攻九江,太平军炮火防守过严,没有效果。二十八日,李续宾令人分三处开挖地道备攻。为掩护挖掘地道,每天仍日夜列队出击,帮运木梯佯攻。三月二十五日,第一地道爆破东门城墙数丈,爆破城东与东南城墙百余丈,二十九日第二南门地道轰塌城墙十余丈,两次攻入都被太平军以大桶火药抛掷所阻,毁坏城墙被迅速抢修磊塞。四月初六,第三地道抢挖成功,装填火药一万五千斤,初七寅时点火,九江城东面及东南城垣轰塌一百余丈,城墙砧石飞起数十丈高,守城士兵炸飞数百人。李、杨、彭四面环攻,李续宾饬王揆一、刘运会、毛有铭、李景均、李续焘、朱希广、黄泽远、余云龙、萧积仰、李运络等诸将领率营抢城,腾越而上,冲入城中,掩杀而入。战斗持续两时之久,毙敌一万六七千名,克复九江。(1)

此役后咸丰谕旨:侯选从九品毛有铭、李景均、文童刘运会,均着以府经历县丞,不论双单月选用,并赏戴蓝翎。

泪洒三河,浴血突围

克复九江后,毛有铭继续随李续宾入皖,命总粮台运输军实。李军一月之内连克四城,声威甚振。收复舒城以后,毛有铭军至三河布防,备剿庐州。

三河为水陆冲途,实扼庐州之要,也是金陵的西大门。

李续宾克复武昌时,军队已达一万三千人,但一路克城后要分兵留守。一分于九江、湖口、彭泽,再分于蕲州、黄州,又分于桐城、舒城,所剩不足五千人(2

九月二十八日抵扎三河后,派丁锐义、张嵩龄、张养吾、彭友胜、李存汉、彭祥瑞、攻河南大街及老鼠夹一带,黄胜日、杨得武、周宽世攻迎水庵及水晶庵,李续焘、李运铭攻储家越,亲督金国琛、刘运会、毛有铭、刘人和为各路策应。共毙敌七千余人,取得首战大捷,但李军也自损千余人。

十月初八晚,太平军陈玉成已率大股自江浦、六合、庐江来援,李世贤、张乐行率捻军十万抵金牛镇、白石山一带合围,垒卡三十重,连营数十里,包抄湘军后路。形势十分危急。李续宾飞召赵克彰从桐城来援,未果。庐江和舒城外围到处都是太平军和捻军,而舒城以东的守将袁怀忠怯战而走!李续宾只好当夜自亲兵营中抽三(四)哨二百人(3交金国琛、毛有铭督带,另立两垒,增强后路战守。为争取主动权,初九夜半,派杨得武、彭友胜等六将各出六成主力、前往金牛镇击剿。在樊家渡王家祠堂处遭遇陈玉成大股太平军阻击。闻讯后金国琛、毛有铭、刘人和等马步分进,协援攻击,双方苦战,攻破一大垒二小垒,将太平军赶出了金牛。此时已是凌晨,忽起大雾,部队在追击的过程中又被太平军包围在烟墩岗的荒草山岗上。左路后仁营先溃,义中、义左、义右营随后,中、右两路遭袭,彭友胜等阵亡。

李续宾闻讯后自领亲兵,飞调部队接应,由于驻扎在白石山的李秀成也已经率部层层包围了李续宾的大营。李续宾反复冲荡数十次,没有成功。

初十凌晨的大雾迷漫了整个战区,咫尺莫辨,敌友不分。时到中午,大雾仍未散开。而李续宾精锐力量在击剿金牛镇中损失大部,仅有外围策应的金国琛、毛有铭的少部分湘军突围回营。兵单势薄,加上雾特大,通讯指挥失灵,双方力量过于悬殊,战至十一日三更,李续宾知道败局已定,写下了遗疏稿和家书,将其交给部将周宽世,嘱咐他突围后,带给在湖北的弟弟李续宜。随后“仗剑怒马出,僚佐以下从者六百余人,赴贼深处,最终命殒三河(4

续宾战殁后,金国琛、毛有铭周宽世丁锐义孙守信、收拢湘军残部,在残垒中又跟太平军战斗了两天,弹尽粮绝,十四日四更,诸将突围后回到湖北。得脱免者仅十之二三。

随着三河溃败,太平军捻军约七八万人于十九日攻打桐城,自午至酉,鏖战四个时辰,李存汉、赵有材、谢嗣湘、李景均等力竭战殁,其弟毛有银亦阵亡。是夜李长林、彭祥瑞等率众冲出重围,桐城亦即失守。

当时李续宜在黄州,收辑李续宾残部:“思乡者遣归,原留者归伍,差汰罪将,简用其良,申儆训练,经岁军气始复振”

此后一段时间,毛有铭等转由李续宜整编统辖。

驰援故里,勇救宝庆

咸丰九年正月开始,石达开由江西南安攻入湖南桂阳,先后攻下宜章、兴宁、郴州,改道新田、宁远,进围永州,加上天地会及矿工游勇加入,部队迅速扩大。湖南紧急求援!官文、胡林翼奏请朝廷全线回防,曾部萧启江、骆部刘长佑停休募勇,刘坤一立即赴湘、三月解永州之围。六月,石达开十五万太平军,号称三十万围攻宝庆府。骆秉章调集各路湘军严阵以待:田兴恕驻扎城南,赵焕联、周宽世驻军东南,刘岳昭、陈湜援城东,陈士杰、萧启江驻防郴州,刘长佑屯城西。同时湘军水师及炮船百余艘也已就绪,另有各路援军还在赴湘的路上。李续宜被授荆宜施道,领军五千驰救,统领宝庆军务。二十四日抵蓝田(现涟源市蓝办所在地),二十五日抵高家冲官营,与刘长佑商义破敌细节。二十六日石达开主力攻城,刘长佑坚守,双方鏖战一整天。薄暮时分,湘军以抄袭取胜。二十七日上午,石达开又亲自督战攻城,伤亡过大乃退。下午攻击岭上,又被击退。二十八日,李续宜跨浮桥向西,分三路迸进,午后,“李续宜令郭鹏程带毅右营、于高胜带贞左营、黄连升带后前营二哨、毛有铭带右营二哨、李光燎带中营二哨,各以六成队,卷旗息鼓从山背蛇形进剿,令营务处金国琛等带亲兵马队策应。”首破太平军城垒七座,城卡三十六处,夺马八十五匹,旗械无数,太平军溺水死者近二千人,石军主将赖裕新退走。

二十九日,石达开率众数万,布疑阵、抄后路、乘隙袭营。李续宜又令罗重世率福字营妨田家渡,刘山清率喜字营驻酿溪防后路,于高胜设伏于后路山林,沈俊德等营横截太平军,派府经县丞毛有铭率湘右营并马队斜出,拦腰攻击,副将肖庆衍防守,金国琛则随同李续宜前路进攻。随后双方血战,太平军不敌,纷纷溃退,资江两岸二百余垒均被击破。七月初九,李续宜、刘长佑、萧启江、全阵列垒,择日决战。十五日,石达开率主力分十路冲击,李续宜率马步反击,太平军纷纷溃退。十六日晚,太平军东路营被袭毁,南路营垒亦被攻破。十七日,太平军只能南撤,湘军乘势分两路追击,水陆迸进,宝庆之围立解。

克城拔寨,喜获莺迁

咸丰十年正月,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众十万会合各路捻军支援太湖,胡林翼调集湘军于潜山、太湖山内外对峙。

正月十二,湘军多隆阿部、鲍超霆军、唐训方、蒋凝学、朱品隆诸已会齐,至二十五、六日在太湖、潜山外大破太湖援军。毁垒一百多处,歼敌七八千人,夺枪炮军械无数。

山外大获全胜之时,潜山山内亦已战备就绪:二十六日,萧庆衍、胡紫云、沈俊德等诸军循甑皮尖而上;朱品文、彭星占等部循红长山而进;金国琛、毛有铭等由广福寨直下,余际昌、丁华先等部由高横岭进至银珠塔、王家牌;所有湘军均沿山兜击。山外诸湘军得手后,太平军沿山内溃,山内诸军奋力夹攻,歼敌三千余名,是夜,金国琛、丁华先、叶兆兰、毛有铭等分率各营乘胜追至潜山河边,因归桥已断,太平军溺毙无数。是夜二鼓,太湖守军李榕见援军败退,起营撤走,遭诸路湘军伏击,半数以上被歼。湘军收复太湖城池。

同年四月,毛有铭随胡林翼、李续宜湘军分驻皖北、围攻安庆、桐城,参与了著名的挂车河之战。胡林翼在《奏陈逆纠合捻众上犯楚军会剿大胜情形疏》中云:“又以侯选同知毛有铭、侯补副将杨启益、侯补参将王桐柏率中营、右营策应各路”,这时毛有铭以五品官衔参与参与桐城挂车河战役。

咸丰十一年六月,太平军英王李秀成攻占江西瑞州、义宁、武宁,分三路进攻湖南。兴国、崇阳、通城、大冶、通山、武昌、咸宁、蒲圻等地告急。胡林翼由太湖拨城回湘,和李续宜会派成大吉率贞右、发中、武前、武中、武后、凯前、凯后、礼左、礼右、桂字等十营,道员蒋凝学率湘左、新左、利左、亨左四营、知府毛有铭率湘右、义从二营都司孟麟率马队,由省南之保安、金牛一路,进剿兴国、大冶等处。这时,毛有铭已升迁为知府,为从四品文职外官。

十二月,河南捻军王怀义率兵围攻枣阳县城。官文派候选知府毛有铭督率所部,并咨副都统舒保拨兵驰赴枣阳随州剿办。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九日,毛有铭免补知府,着以记名道员加三级,上封曾祖父、祖父、父亲为资政大夫,上封曾祖母、祖父母、母亲为夫人。

湖北枣阳解围后又重返安徽,驻扎于三河尖。

六月十六,安徽巡抚李续宜母亲病故奔丧。所辖湘军分为五支:其一蒋凝学驻寿州;其二萧庆衍驻军霍州;其三成大吉、其四毛有铭皆驻三河尖望冈集;其五副将王载驷留守六安州均划归曾国藩节制调度”(5

颖州、寿州、六安、霍邱、固始、三河尖、舒城、桐城在太平天国时期是一些兵家必争之地,于湘军而言,扼守了这些城市可以切断太平军、捻军和其他各地义军的联络,大大压缩了太平天国的空间。一旦失守,太平军水师可以直上九江、武汉,陆军可直接骚扰湖北、河南、江西。

独挡捻军,锋刃破竹

安徽巡抚李续宜未离任时,颖州官绅多次请兵剿捻。记名提督成大吉、记名道毛有铭两军奉命驻固始望冈集,初步确定派成大吉守营,毛有铭主攻捻军。因为大庄湖者是阜阳门户。闰八月初十日,以潘立勋所带之勋中右营为向导,毛有铭率湘中、湘右等马步六营前往攻打,以蒋疑学所派之亨左,毅左二营为策应。十五日, 北渡淮河, 驻百步冈。十九日, 涉洪河,过方家集,逼近大庄湖安营下寨。该支捻军派出千余人挑战毛军营寨:“杂以骑队,纵横驰骤,锐不可当。毛有铭以立营甫成,暂不出击,密令艾亭汛守备陈定邦,练总陈凤仪等,多收秫秆 以备诘朝之战”。二十日 ,毛有铭派王玉藻溥左营、李致和溥右营,径取马秉正一圩;又派以湘中、湘右两营亲兵继之,再分右、后两哨, 由西路进;又分前、左、中三哨,由南路进;彭星占信中营由北路进;四面合围,猛攻数次。当时马秉正自恃土垣陡峻, 濠涧水深,穴墙施炮,坚守阵地。李致和遣死士凫水过河,奋凿圩埂,并以火药助爆,圩垣塌陷。军土各负秫杆板片,填平濠沟,毛军众将士跃入内濠,攻入捻圩,捻军迅即败溃。毛有铭移全胜之师过马圩。见圩内捻军皇遽欲遁,以轻兵追袭,大败马秉正捻军!

二十二日, 毛有铭先令溥左、溥右二营,及王临样亨右营、雷震云毅左营扬旗出队,以伏击来援马秉正的胡麻三、杨秃子各军。自己带亲兵等营进攻周有功捻圩,每人自带掷火器具,挨近墙濠,朝着圩内横空掷入,圩内四处着火,捻军不战自乱,纷纷躲避。湘军乘势猛进,袭杀无数,墙濠尽毁。

援军霍成玉、杨秃子较为谲悍,于二十九日突分三大支,杨秃子出中路,霍成玉出左路,胡麻三出右路,马步七千余众,扑近湘军营。毛有铭部当时仅有六营兵力,满算战斗人员也仅二千七百余人,还包括伤亡减员的人员。面对强敌分军迎战,毛有铭经仔细考量,决定攻打战力最强的杨秃子营。强者既败,余者皆溃。毛即集中精锐,令勋中营等劲取中路,奋力击破捻军中路以后,霍成玉左路,胡麻三右路亦尽返溃。毛有铭军指挥陆军各营哨大兵压下,马步轻驰逐敌数里之遥,歼毙千余人,缴获物资军械其多,俘虏捻军无数。

九月初二,毛有铭又率湘中、湘右、亨左三营,继续追击,围攻霍成玉圩;派信中、溥左、溥右、毅左四营围攻杨秃子圩,以亲兵马队往来掠阵。霍成玉自知不敌,率队伍西奔。蔡大成部及杨秃子部见霍成玉被攻破亦无心恋战,迅即撤离。毛有铭率湘军信中等四营,各抽刃腾踔而入,圩中捻军来不及逃走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毛有铭喜获大胜。

周有功圩既破,援军已打散,毛有铭又起兵攻打刘家寨坚圩。

初五日,毛有铭引军前进。直抵该圩前,谕令归诚。知晓胡麻三正在驰援后,该圩守定垛口,摇旗抗命。毛有铭先分两营胡麻三横截伏击援军,然后令六营舁炮环轰。圩墙既塌,各营将士抢过濠沟,四面抄入,圩破兵败。毛有铭喜告诸将,是殆可制胡麻三之死命矣!(6

毛有铭虽然取得了主攻捻军作战的数场胜利,然而左则有胡二老天,李万林之圩,右则有余立中、苏性三之圩,后则有胡俊之圩,鼎足雄峙,不可小觑。毛有铭却早有破敌之策。

初八日,毛军列队诱敌,好几个圩果出大股捻军来扑。毛有铭令信中、溥左、溥右、三营从后包抄,亨左、毅左、勋中三营则斜横击。出战捻军回头一看,回圩归路已被截断,只得往外突围而走。中、右等营驰攻众捻圩,由于主力都已外出溃走,守圩捻军既无信心,亦无战力。毛军连拨数圩,斩俘二千余人。

这时仅剩下胡麻三圩尚全,胡绕圩植棘,前后各置二巨炮,坚守不出。各营湘军轮番进攻,由于火炮太猛,根本无法前进,湘军伤亡很大。毛有铭见状停止了进攻,只是调集部队四面紧紧合围,防止圩外援敌和圩内突袭。毛有铭拜访当地居民,获悉西北隅有浅水一线可渡,攻城计谋乃成。于是令中右营、勋中营张两翼急攻前圩,胡部捻军都集调于圩前防守,谨防圩破。而毛有铭密令信中等营则从西北乘虚涉浅,径渡内濠。圩前集聚的捻军正待回防,而中右营又从圩前逾濠攻入,中左、毅左、勋中等营从东圩越墙纵火,圩城攻破,湘军全涌而入,四面皆战,捻军首尾不能相顾,左右环受攻击,顿时慌乱,胡麻三仅带数十亲兵乘乱突围而走。

毛有铭一路凯歌,正拟催令各营乘胜进剿,一鼓扫荡。彼时湖北省大股太平军入皖援捻,曾国藩立即调成大吉、由英、霍一路防守堵截。成大吉等留下的防务空缺又不得不守,毛有铭只能回军固始布防,主剿捻军任务暂时缓下来了。当时颖州绅民伏地泣求留兵捍卫,毛有铭洒涕慰劳,留亨左、毅左、勋中等营暂驻阜阳之西。

动如蛟龙,游击之师

十一月初,萧庆衍八营、毛有铭七营均南调舒城,支持庐州防御。

十二月又赴无为州。萧庆衍军专顾铜城闸,毛有铭军专顾巢县。

十二月初九,湘军准备攻打运漕镇。萧庆衍陆师没有桥梁过河筑寨,彭玉麟令右营湘军营师船在运漕上游二里远的地方,接渡萧庆衍陆师。运漕镇守军发现以后,纠集大队人马突袭,将接渡官兵重重围困,攻打正在接渡的水师和萧部陆军。湘军水师在河中燃炮对着敌人轰击,数个接渡舢板继续有条不紊地接渡,已经渡河的士兵将领就地组织攻击,保护正在渡河的水师和官兵,等待渡河的兵士也集中掩护,环起纵击。当时毛有铭正带马队渡洛河履勘形势,一闻运漕炮声,飞骑助战,太平军本来就处于劣势,一看援军已至,恐防城失,立即撤回运漕。至初十官军攻克运漕镇。

此后,毛有铭率亲兵马队回驻石涧埠,十三日随各营出哨东关,见太平军对河列阵,正与水师曾泗美炮船对战。急派湘右营渡河夹击以解曾泗美围,斩杀二三十人,太平军退缩入卡内,连日增党修濠,坚伏不出。毛有铭眼看东关一时难以攻下,不如径取巢县,以为攻心之计。

二十日毛有铭在各营中抽拨六成队伍准备攻打巢县,越芙蓉岭迤逦前进。突然发现前面山冈上有五千余太平军,张两边包抄而来。毛有铭临铖不乱,随即命令信中、溥左、溥右三营御左路,湘中、湘右营御右路,两锋相交,太平军并无半点退意。毛有铭即以马队横掠敌阵,太平军才开始有点松动退却。湘军奋力搏杀,追逐一里多路。正准备撤队回营,山林中鼓声忽起,巢县守卫的太平军听闻毛有铭出军攻巢县,正赶来蜂拥而来伏击抵御。径直包抄毛军信中、溥右两营,顷刻合围。总兵彭星占与诸军士左右驰突,裹入垓心,都司衔蓝翎守备胡得胜、蓝翎守备陈东祥、蓝翎千总谢齐偁、蓝翎把总吕鸿榜、蓝翎外委李春生等力战死之。彭星占负伤决战,并殁入阵。毛有铭飞饬湘中、湘右、溥左等营,合军并击,敌始解退,且却且前。这时毛有铭令各军以抬炮猛击,歼毙前锋数百人,太平军队开始散乱,争相骇奔。

由于湘军主力已回防湖北,萧庆衍、毛有铭军不足八千人。由于兵力单薄,而安徽境内太平军,捻军据点甚多,人员队伍庞大,经常面对数倍于已的太平军作战,孤军无援,险象环生。

定如磐石,固守要城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七,曾国藩考虑到毛有铭专顾巢县一路,实形单薄,又在六安州酌抽元中、瑞左两营助之,月底到防。

随后又调刘连捷三营北渡无为州,与毛有铭共扎十一营共守石涧埠。石涧埠地势宽旷,尚嫌兵单。

二月十七日,同治帝谕旨两江总督曾国藩及浙江巡抚左宗棠:督率劲旅,相机进剿,杭城虽复,不必固守,仍分兵徽州,以清皖南之敌,俾朱品隆等酌檄,渡江会合毛有铭等军,迅克、含等处,水陆两路并力攻取九洑洲,肃清江面,剿皖北可期稳固,然后可合鲍超宁国等军,攻取金陵。

三月初七又谕旨:其刘连捷、毛有铭等营分扎地面甚宽,务与西梁山、运漕镇及无为、庐州竭力固守,俟李续宜、江忠义到皖,兵力较厚,再行相机进取。

而此时,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大部队北上,除分枝牵制庐江、无为州外,三月初二以全力猛扑石涧埠毛有铭、刘连捷营盘。毛有铭、刘连捷密饬士卒稳守营寨,以观其变。“初三、初四等日,贼众数万,围攻南后营、及瑞左、溥左、溥右、元中、信中等营,束草如山,呼声动地,各负片板扑近溥右营壕边。毛有铭以中右营两哨前往助守,排炮环击,殪其前锋。贼犹昼夜猛攻,相持不下,如是者数日” (7)。初七日晚,毛有铭挑精锐勇士偷偷潜出壕外,引火焚烧积草;刘连捷复在初九日派队奋击,把太平军攻城器械毁坏殆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攻城的进度。但是太平军又在营前营后增加垒卡过百座,层层包围。毛军一连数天文报不通,粮运、汲道全部断绝,石涧埠危在旦夕!

由于毛有铭估计形势正确,提前于初四夜合围前派亲兵火速前往曾国藩处求援。曾即飞檄鲍超改旆渡江救援,曾国荃亦自金陵分拨五营由彭毓橘率马步八营以解毛有铭之围,彭玉麟亦调周万倬、刘祥胜等渡江来援。

十六日,彭玉麟亲督水师进次海子口,遣死士溷入石涧埠营中,密约诘期会战。当天晚上,解围大战开始。四更,萧庆衍、彭毓橘会合彭玉麟水师由黄洛河进兵,彭毓橘率师攻钉子坝、皇图寺各敌垒,萧庆衍、周万倬率各师攻黄龙岗、迎珠塔各敌垒,号炮齐发。石涧埠城内守军无后顾之忧,精神抖擞,战力倍增。毛有铭即于重围中冲出,攻草鞋岭之垒,刘连捷出攻石涧埠之卡,王载驷等亦出战于羊虎山。由于援兵众多,且系精锐之师,湘军内外夹攻,太平军腹背受敌,内外无援,湘军纵横荡洗,俘斩无算。石涧埠之围立解。

二十三日,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围攻石涧埠失败以后,直往六安州之十里铺,该城留守者仅有蒋凝学部下王临祥、袁秀林两营及粮台道员曾广翼,知州何家聪。二十四日太平军以大部队赶到,自东南迤北而西,植旗若林,面面结垒,围攻六安州。二十五日,城圮轰塌六七丈,太平军大批涌入。王临祥抽刀攒剌,曾广翼、袁秀林飞骑杀敌,方抢筑木城二道。二十七日,全体出动攻城,湘军以巨炮、火球方保无虞。曾国藩闻讯后飞檄鲍超由庐州、刘连捷、彭毓橘、毛有铭由无为州速往救援。四月初二,六安州之围始解。

接着,鲍军由庐州进攻巢县,萧为则(庆衍)与彭毓橘初九日攻破铜城闸,毛竹丹(有铭)、刘连捷初七日攻破东关,回驻石涧埠。

此时苗沛霖又举反旗,围攻寿州,皇上震怒。命僧邸由山东返回会剿,曾国藩部与希庵(李续宜)配合,毛军又奉曾国藩之命和蒋凝学、成大吉堵截剿苗。

五月初十,朝廷明谕:道员毛有铭着赏加按察使衔,并赏加果勇巴图鲁名号。

十六日,毛有铭抵舒城,二十一日会同蒋凝学由六安州进援寿州。寿州也是安徽交通战略重镇,曾国藩曾在给澄弟的书信中写道:“只要寿州无恙,则自去秋至今无数之险,皆得安稳度过矣!”

毛有铭自攻克东关后援寿州,因缺饷,军行迟滞,加之进援寿州过程中,途中马头集有捻军梗阻,须打开才能过去,推进缓慢;成大吉自麻城援寿,亦因缺饷难行。

毛有铭、蒋凝学两军抵达寿州时,寿州城外苗垒甚多且坚,二十八日破垒二处,但阵亡哨长及有官阶者二十四人,伤亡五百余。余垒又多,苗军又截其粮道,战斗异常艰难,解围一时难以奏效。

七月奉上谕扼防老庙集一带,以保六北之米粮。七月十七日攻破陶家三圩,旋又分扎板桥集,凡寿南、六北之良圩,赖该军以自保。

八月奉旨进扎溜子口,等待会剿。

十月初,蒋凝学收复颖州,毛有铭会合程文炳攻占正阳关。

十一月移驻皖南。

智勇双全 力保徽州

同治三年正月由安庆过江南渡驰休宁驻防。

正月二十四谕旨:曾国藩当檄饬毛有铭之军,联络浙江、江西派出各军分路截剿,迅速扫荡,毋令一贼窜入江西。

二月十一日又旨:毛有铭一军是否启行?着曾国藩严催促该道员迅速渡江,或由徽北扼贼入湖口之路,或前赴休宁与王开琳会师截剿,均着该大臣相机妥为调遣,毋落后者。

三月,左宗棠军攻克浙江余杭,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听王陈炳文、汪海洋等各部均由浙江开至皖南,俱集中于徽州府东南境内,备攻微州。

三月十二日,湘军毛有铭率所部八营,自休宁抵徽州,与守将唐义训商议出城破击太平军,拉开了第二次徽州战役的序幕。

十三日,唐军出郡南,毛军出郡东。毛有铭甫抵新管,队伍尚未扎营,太平军骤到,仓促应战,前军既挫,后军旋乱。毛有铭抽刃督众,仍压不住阵脚,只得退入郡城。唐义训南路在方村获胜,冒雨追击。傍晚,探报毛有铭军失利,亦即撤退回城,太平军跟踪追击,由吴山铺、兰田直扑郡城。十四日凌晨,东北两门遭围攻,被多次奋力击退。唐义训出城北,分两路攻击江村与沙村,毛有铭出城西,分三路攻击严市街、郑村和碣田、古虹桥。远见太平军援军富堨之郊陆续赶来,摇旗拥至,密不见尾。毛有铭督兵前行,决战两个多时辰,毛军以排枪环击,猛扑猛进,部将金茂荣、杨德荣云、曾遇文阵亡。唐义训军在江村沙村取胜后,由富堨渡河而来,两军合力夹击,横扫偏搜、碣田、槐塘、棠越、唐模等村,歼敌甚多。太平军乃退入屯溪,包围该镇留守的湘军铨字两营营垒。守军竭力防守一昼夜,毛有铭夜半率军驰援屯溪,三汊口有三营来援,战至天亮,太平军向龙湾、上溪口方向败溃。毛有铭即于屯溪筑营驻守。

十六日唐义训率队至齐武,太平军由山下麦垄中两路抄出,唐军分两路迎敌,舁炮猛轰,将太平军驱走。时侍王李世贤分部绕严市以西,亲督渡河而来。唐闻李部既多且悍,除留王品高、王华云、李祖祥三营驻守朱村,自带亲兵及带葛清荣、葛清泰一营驰扎篁墩,与毛有铭会师御战。十七日,朱村各营拂晓出发,行至杨村,被太平军大队包围。唐义训由篁墩督军救援,初尚得手,屡进屡中亦陷入重围。毛有铭闻警后即饬各营分三路飞援,毛唐两军湘内外夹攻,太平军始撤退,湘军急追十余里,被太平军伏兵包围,溃退的太站军亦反戈转斗,湘军战久力疲,撤退急走。天晚路窄,太平军三面掩杀,湘军步伍散乱,损失惨重,弃械争渡,溃不成军。二更后,毛有铭回营,次晨,唐义训回郡。太平军乘胜西上,直逼休宁,歙县、休宁境内,全为太平军占有,且布长围困绕徽州,而自浙江来徽者尚络绎不绝。

“伏查此次窜徽之贼,号称十余万众,论徽军众寡悬殊,诚不足以资抵御,然唐义训、毛有铭两部合计将及万人,除守徽休两城、屯溪港口外尚可得六千余人。”

十八、九两日,唐义训又击退袭城之太平军,休宁守将刘长春等亦多次截击太平军于溪边村、下汶溪等处。太平军知徽州、休宁两城守御甚固,乃由山龙湾分袭婺源,并进至江西徳兴、玉山等处。四月初,江阴杨舍及常州两处太平军烈王、麟王部,撇至徽州境内大阜、方村等处。四月初十日,唐义训率所部六营出城南迎击、太平军猝不及防,向东撤走至临溪、孔灵一带,估计会冲蓝田钟塘岭、富堨,绕城而向西撤。唐义训知晓后迅告金国琛、毛有铭两部来会。三更,唐义训设伏钟塘岭。十一日早晨,唐率五营进攻,太平军后撤,伏军又并起截杀,太平军前锋受挫。金、毛两军除留两营守休宁外,马、步十二营进至富堨,隔河而屯。传餐未毕,太平军大队突至,山冈上下,旗幡密集,金、毛联军分三路应战,俟太平军过河半渡,一声号炮,发起猛攻。太平军人多势大,抢上堤埂。两军酣战,死伤枕藉。唐义训刚好从钟塘岭尾追太平军赶至,两面夹击,迅奠胜局,太平军纷往黄山小路撤走。各营奋力追击,俘斩太平军千余人。十三日,湘军向渔亭开进,唐义训为前锋,毛有铭继之,金国琛殿后,先头部队又于五弓桥与太平军遭遇,唐义训正面攻击,毛有铭、金国琛左右包抄,三路围剿。太平军顽强拒战。唐义训率队上山包抄后路、毛有铭挥令各营从溪河上流冲杀而下,一时血流遍野,骈尸塞流。正待入山追击,看日暮士饥,于是令少憩于齐云山麓。是时,右侧山冲忽冲出一支太平军队伍,毛有铭迅即反击,太平军败退到兰田山溪一带。当天晚上,月明星稀,唐义训派队沿河直上,分四支埋伏于西馆山麓、西馆对岸、渭桥山后及岩脚树林。天晓后,毛有铭、金国琛率各营衔枚疾进截敌。太平军分两支过河:一从西馆渡过,二从南渡过桥。湘军鼓角齐鸣,一拥而上。太平军溃不成伍,未渡者蹙逼入水,已渡者又为伏兵截杀,牺牲两万人以上,余生者约二三千人向上溪口溃退南撤。

四月十二曾国藩奏称:三月十三日小挫,十四五六日小胜,十六七唐、毛两军在朱村大败。时下徽州、休宁四面皆贼。四月十九日奉上谕:“将总兵唐义训着革职仍留署任,毛有铭着革去勇号,拨去花翎,以知府降补”

唐义训、毛有铭面临强敌不退缩,虽前阵有败,但他们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在三月十八、十九、迅速扭转了局面,直到四月十三日,歼灭太平军两万余人。最终获得了第二次徽州战役大捷。

徽州战役以后,毛有铭、唐义训两将因此役初期败挫获咎。后期获胜却没有奏保奖赏、恢复职务或提拔重用。其所统部队九营,反而被曾国藩派金国琛接统,分驻休宁和祈门两城。

同治三年六月,皖北阻击部队金国琛、唐义训、朱品隆等40营两万人参加了围攻江宁大战,主要任务是围堵截击外围援军和可能突围败走的江宁守军,没有直接参与攻城。

八月又截敌歙县。此后一段时间由于部队已归属金国琛统帅,毛有铭逐渐淡出了湘军史料。

退隐江湖,亦民亦军

曾国藩在金陵战役胜利,剿灭了太平天国以后。面对朝廷对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的下落、太平天国库银的去向的诘问,李秀成未经清政府审讯而处死,李秀成狱中自述在上报朝廷时作了删减,并没有结尾,七十四页以后内容全无。据史学家罗尔纲考证,曾国藩为了邀功曾夸大和扭曲了很多史实。朝廷对湘军攻陷天京后的屠城行动也彼有微辞。由于居功至伟和拥兵太重,朝廷皇族和各大臣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推测,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处在了风口浪尖。七月初七日,给朝廷上了一本《粗筹善后事宜折》请求裁减湘军。很快,朝廷同意了曾国藩的意见。于同治三年七月二十日、二十九接连数次上书朝廷,拟裁撤湘勇。

同治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唐义训、金国琛所部徽州防军索饷鼓噪。

十一月曾国藩讯明徽州闹饷一案,分别拟结,唐义训、金国琛两军十七营全行遣撤回籍。毛有铭也随同遣散大军回到了故里湘乡县。

回到地方以后,毛有铭一方面继续参与兴办地方团练,严防当地土匪、入境会党、义军对当地的冲击,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

据同治《湘乡县志》记载:毛有铭从湘军撤遣回原籍以后,又积极组织和协办地方团练,维护当地社会治安,“以扑灭会匪出力,赏加二品顶戴”。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地方县、乡、都的一些公益活动。同治十三年,以二品顶戴、按察使衔、补用道员的身份和曾国荃、刘蓉、蒋益澧等参与同治《湘乡县志》的协修工作。同时组织编修了上湘(8)毛氏三修族谱(未完竟卒)。同时筹措组织人力财力,修建本地的道路交通、祠堂。当地的道路交通、学校教育、祠堂等公益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光绪十年(1884)十一月,毛公有铭因病故世,葬湘乡县了园冲(现涟源市杨市镇),墓碑采用上等汉白玉打造,保存完好,上刻“皇清 诰授资政大夫二品顶戴按察使衔 记名道果通巴图鲁 毛竹丹 诰封夫人毛母李太夫人之墓”文字秀丽遒劲秀美。墓庐保存较为完好,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

注释:

(1)此处史料王盾《湘军史》和胡林翼奏折中关于战斗情形有较大出入,并不合情理,本文史实以胡林翼奏折为准。

(2)此处有五千、六千人两种说法,本人以胡林翼十二月十一日奏疏为准。

(3)、有史料说是1200人,说法不准确。胡林翼在《查明巡抚衔浙江布政使李续宾三河镇阵亡实绩恳请恩加等优恤疏》上说:派中右营四哨交同知金国琛、府经毛有铭督带。按当时的营哨编制,每哨约80人,应该是不满哨, 200余人。

(4)曾国藩同治三年四月十二日《徽州防军挫失折》

(5)此时,李续宜为战区主帅,毛有铭为统领。见曾国藩同治元年年闰八月十二日《唐训方驻扎临淮折》

6)见曾国藩《官军迭破颖西捻巢仍回驻皖豫边境折》

(7)见曾国藩《李秀成大股迭扑皖北各城官军苦战解围折》

(8)三湘的一种说法,上湘指原湘乡县包括现在的湘乡、双峰和涟源市南部,中湘即为湘江和涟水河中游流域  湘潭县全境为中湘, 下湘指湘阴,但下湘之词很少见。

曾国藩日记选

同治二年

 正月二十一日

早饭后见客多次,旋自裕溪口起行,入内河行十五里至雍家寨镇,登岸一看地势。又行二十五里至三汊河,登岸一看。毛竹丹自石涧埠来迎接,因令毛坐余船同至运漕。申刻登岸。行十里(至)黄墩萧为则军门庆衍营内,望对岸铜城闸贼垒,相隔五里许。萧军门留陪酒席。酉刻回至运漕,已灯初矣。毛竹丹又来久谈。是日在舟中略清文件。夜与杏南一谈,雪琴久谈。二更三点睡,不甚成寐。

二十二日

早与彭杏南别。自运漕开船,行二十五里至黄落河。由右而上,至蠏子口东关以达巢县,由左而入,则至无为州。因令长龙船进无为州,而余改坐舢板,由黄落河之上半里许入一小河,将至石涧埠毛竹丹营内一看。雪琴与毛竹丹同坐一舟入小河。行八里许,即芙蓉岭等处,发源下入黄落河,以归并于裕溪口者也。旋登陆行十里许,至毛竹丹营盘,周历阅视。王载驷元中营孤悬稍远,因令缩入近处。在毛观察处中饭后,与雪琴作别。陆行四十里至无为州。是日共行八十余里。灯后清理公事,接正月廿四、二月初三等日家信。二更后与薛炳炜围棋二局,写沅弟信一件,三更睡。初更,风雨交作,入三更,雨成大。

   三月十三日

……接九弟初九日信,知毛道初九日尚未失事。又接萧为则初八日信,乔毛营火药极缺,殊为悬悬。

三月十四日

……竟日不闻石涧埠消息,心为悬悬。

同治三年

正月初二

早饭后清理文件,见客三次,杨仲乾谈最久。出门拜客,在毛竹丹、忠义局两处久坐,归已正午矣。

正月初六

……早饭后清理文件,见客。坐见者五次。围棋一局,写黄山密信一件。午刻见客二次,核科房批札稿甚多。写刘印渠信三叶,未毕。至万篪轩家赴宴,主要两司两道,客为余与朱学使暨黄南坡、毛竹丹、王孝凤也,申刻归。

正月初九日

早饭后见客一件(次),清理文件。围棋未终局而雪琴来,与之久谈。巳刻去。又见客三次。写郭意臣信一封。请黄南坡、毛竹丹、及司道小宴,申初散。说话太多,甚倦。

正月十一日

早饭后清理文件,见客一次。旋出城拜客,雪琴晤谈片刻,厚庵、南坡俱未会。归与鲁秋杭围棋一局。写李少荃信一封。风雪不止,酷寒难耐。核科(房)批稿。中饭后,南坡、竹丹来久坐,阅本日文件,改盐务一件,至一更五点毕。

正月十四

早饭后清理文件,围棋一局。旋即写澄弟信一件。巳刻接见张富年、潘鸿焘、毛有铭,三次坐谈颇久。

正月十六日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见客。立见者二次,坐见者一次。围棋一局,又见客,坐见者三次,立见者一次。批湖北寄来之手折。又见客三次。应酬太多。不能复治事矣。中饭后,张炼渠、毛竹丹来久坐。阅本日文件,核批札各稿。

曾藩书信节选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四至沅弟

沅弟左右:

二十二日得弟十八日缄,具悉一切。北岸可虑者,在毛竹丹一军,吾已添调元中、瑞左两营益之。闻其柴米子药足支月余,应不怕围营截粮。只要处处守定,待三月间希庵及江、席同来,北岸当可得手。左帅新复一府三县,军威大振。……

三月初八

沅弟左右:

初八夜接初四来信,得悉吾弟肝气平各,身体日好,至以为慰。

石涧埠初四、五日危机之至,文报不通。毛竹丹初四夜派一亲兵来省,余问来人,云初四日贼爱伤者以七八百计,我军仅伤十余人,阵亡二人,但与运漕并州城皆初贼隔断耳。兹将萧、毛二信抄寄弟阅。

三月十二

沅弟左右:

十一日接弟初七夜信,知已派杏南带五营援救毛、刘。弟处兵力不厚,何可再分五营之多?伪忠王于十年春间攻陷杭州,即系分和、张兵力以解金陵之围。此等诡计,今亦不可不防。望弟即日起调回三营、四营固金陵之老营,酌留一二营于上游。若石涧埠幸而解围,即令杏南与刘南云、张光明等从西梁山、五显集进兵铜城闸之背,克霆从东关进兵攻铜城闸之上。即石涧埠果有不测,但留杏略助守运漕,鲍在北岸必能保全无为、庐两城也。

三月十四谕纪泽

字谕纪泽儿:

顷接尔稟及澄叔信,知余二月初四在芜湖下所发二信同日到家……

    此间近日军事最急者,惟石涧埠毛竹丹、刘南云营盘被围。自初三至初十,昼夜环攻,水泄不通。次则黄文金大股由建德窜犯景德镇,余本檄鲍军救援景德镇,因石涧埠危急,又令鲍改援北岸。沅叔亦拨七(五)营援救石涧埠,只要守住十日,两路援兵皆到,必可解围。……

三月十四日

沅弟左右:

……

石涧埠营盘尽可不扎,余以前疏于考核。迨二月二十二亲阅以后,明知其散漫难守,又不能立刻展开,致掣动各处劲兵往救,尚不知救得上?若于二十二日调南云三营赴州城,调毛拨二营守三汊河、雍家镇,而毛率六营守桐城县,则八面皆妥矣。余之不善用兵,此特其一端也。……

三月十六日

沅弟左右:

……

竹丹一军亦不必再扎石涧埠,尽可与杏南、南云三人合为一路,均作游击之师……

鲍以无为、运漕为后路,杏、竹、云以西梁、裕溪口为后路。两支活兵纵横驰击,则无、巢、和、含境内当可次第肃清。

其他附件:

 诰封

毛氏族谱记载毛有铭故居犀牛善庆堂,现保存有月台,头门、堂屋和中门及两侧部分房屋。

毛氏族谱记载毛有铭故居犀牛善庆堂地理位置图,现涟源市荷塘镇山塘村西()牛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