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拨开历史的疑云,一个千古悬案也许可以下结论了

 思明居士 2019-06-04

子婴何许人也?

应该是司马迁给我们设置的一桩千古悬案吧

——在《秦始皇本纪》中,他告诉我们,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在《李斯列传》中,他又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哪一个是真的呢?历代的史学家不可谓不多,钻故纸堆的学究也在所多有。有正确的结论了吗?没有!

列位看官,如果我说我找到了破解这桩疑案的钥匙,你们会不会说我异想天开呢?要探讨史学,难免引用文言文资料,可能乏味些。有兴趣的朋友,何妨跟着我探寻下去,也可能和我一样获得破解疑案后的乐趣呢!没兴趣的朋友就不要浪费你的宝贵时间了。

拨开历史的疑云,一个千古悬案也许可以下结论了

《史记》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自己说他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我国封建正史——二十四史之首,对我国史学有重大影响。班固亦赞美他“有良史之才”“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和以后的史学家对司马迁无不推崇备至。可见《史记》的历史地位之高。

在《秦始皇本纪》中是这样写的:

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这里说子婴是“二世之兄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

在《李斯列传》中又是这样写的:

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即因劫令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这里,子婴是始皇弟。同样是子婴,前后相差了两个辈份。

我不相信司马迁是因为疏忽而使这部史学巨著出现纰漏。毕竟《史记》只有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多字,篇幅不是很大。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总字数是一千零七十九万五千字。《史记》的字数不到它的零头。(当然,我不是要以字数来判别他们的高下)

我想说明的是,金庸先生一千多万字的小说中,人物的关系是不会搞错的,他不会在《射雕英雄传》中写柯镇恶是江南七怪之首,而在《神雕侠侣》中又说他是全真七子;段智兴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是“段王爷”,后来他出家当了一灯和尚,身份转变的来龙去脉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拨开历史的疑云,一个千古悬案也许可以下结论了

当然,司马迁情况不同。他作为太史令,主要职责是撰写历史。他的祖辈“世典周史”,都是周代的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曾做太史令,他临死前交代司马迁“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当时司马迁也感动得流下泪来,对父亲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

可见司马迁写《史记》需要大量的前人的历史资料,可能还要搜集不少的“口述历史”。请注意上面的粗体字,他处理历史资料还必须尊重“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所以,他在遇到的资料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时,在自己没有条件判断其中谬误的时候,他情愿兼包并蓄,也不愿意“枪毙”其中的一种观点。这也是史学家的一种良知。

诗云: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写的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并没有保证秦帝国万世一统。推翻秦帝国的刘邦、项羽都不是读书人。但秦始皇对知识分子的残酷迫害及对文化的摧残,让躲过一劫的知识分子记忆深刻。

拨开历史的疑云,一个千古悬案也许可以下结论了

从公元前206年秦帝国灭亡,到司马迁在公元前104年开始起草《史记》,不过102年时间。汉帝国从刘邦草创,经文景之治的与民休息、积累国力,到汉武帝时,汉帝国达到了空前的强盛。《汉书·艺文志》及刘歆《七略》中都提到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

所以,司马迁写《史记》并不是凭空乱写的,他必须在前人撰写的资料上重新组织。可能他在写《秦始皇本纪》时阅读到的资料“子婴是‘二世之兄子’”;而在写《李斯列传》时,手头的资料是“子婴是始皇弟”,当时司马迁自己可能也没有弄清楚真伪吧。

当然,《史记》中不合情理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秦始皇是在娘肚子里待了12个月的说法,在现代科学中是无法解释的。根据妇产科学:妊娠达到或者超过42周,称为过期妊娠;超过43周时,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3倍。43周是301天,十个月左右。秦始皇他娘如果是怀胎12个月的话,嬴政可能会胎死腹中,就没有以后的秦始皇了。

拨开历史的疑云,一个千古悬案也许可以下结论了

其实,我们大家也没必要这么纠结于史料和科学之间有没有矛盾。我想,是不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太大,知识分子也不会国骂,就编出这样的故事,无非是说秦始皇是杂种;再编出秦始皇的娘对吕不韦总是“要、要、要”,吕不韦怕惹祸上身,就把嫪毐推荐给了秦始皇的娘(嫪毐是因为流氓罪被判过刑的,后来被吕不韦收为食客),无非是要骂秦始皇的娘是“老婊子”。

知识分子还真的不好得罪,他们骂人不带脏字,就这样把秦始皇骂了两千多年,大家还信以为真。

不过,秦始皇的娘确实性欲强烈(因与此文无关,不再赘述)。

金庸在《鹿鼎记》中写了天地会和云南沐王府为了“拥唐”还是“拥桂”大打出手。

我们不妨把支持子婴是“二世兄子”的一派称之“拥子”派;支持子婴是“始皇弟”的一派称之为“拥弟”派。那么,历史上“拥子”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至少我在中华书局版的《史记》《李斯列传》中(汉 司马迁撰 宋 裴骃集解 唐 司马贞索隐 唐 张守节正义)中看到了“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一)的注解中看到[集解]徐广曰: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秦本纪云“子婴者,二世之兄子也”。[索隐]刘氏云:“‘弟’字误,当为‘孙’。子婴,二世兄子。”

[集解][索隐]应该在古代是比较权威的吧。

持这个观点的还有郭沫若,在他主编的《中国史稿》中是这样说的:“……赵高与他的女婿闫乐密谋,派兵进入宫中,强迫秦二世自杀。……于是立秦二世的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中国史稿》第二册151页)

拨开历史的疑云,一个千古悬案也许可以下结论了

看来,“拥子派”都是重量级人物啊!

也可能我们现在的大学教授,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各抒己见吧?

我,一介网络闲人,才疏识浅,要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论据,我还真的没有这个水平,我只是从人之常情中来阐述我的观点。

我不同意说子婴“是二世之兄子公子婴”,当然我就认为子婴是“始皇弟”了。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只要从逻辑上推翻了子婴是“二世兄子”就行了。

我们先从年龄上寻找证据。

秦始皇诞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即公元前259年),崩于公元前210年。也就是说秦始皇死的时候只有49岁。到秦二世胡亥被赵高谋杀,子婴继位又经过了三年。

中国古代男人20岁为弱冠,表示他已经成年了。这个年龄结婚可能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我们将秦始皇家族的结婚年龄提前到15岁(也算是皇室的优待吧):如果秦始皇15岁结婚,16岁生二世兄;二世兄15岁结婚,16岁生子婴,这时候秦始皇已经32岁;子婴也15岁结婚,16岁生子,这时候秦始皇已经48岁了,也意味着子婴的儿子一岁时,秦始皇已经死了。再经过赵高杀秦二世到子婴被立为秦王,还不到三年。这时候,子婴的大儿子也不过三到四岁。

拨开历史的疑云,一个千古悬案也许可以下结论了

我们再看看《秦始皇本纪》中是怎么说的:

闫乐归报赵高……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来,来则杀之。”

请大家注意上面“子婴与其子二人谋”,前面已经说了,如果按子婴是“二世兄子”的假设来推理,子婴的儿子最多不到五岁,三、四岁的孩子,现在只能在幼儿园跟老师学唱儿歌什么的,就算子婴的儿子早慧,也不可能给他父亲(子婴)提供什么高明的计策吧?子婴和他“谋”什么?

各位看官,是不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拿《鹿鼎记》中的天地会和云南沐王府的“拥唐”还是“拥桂”来比喻我们现在的“拥子”还是“拥弟”的观点,还真的是脑洞大开。

云南沐王府世代公卿,虽然到了清朝已日薄西山,但贵族气派犹存,拿来比喻“拥子”派——郭沫若及[集解][索隐]的主人翁都是历代学院派的大佬——真的是太合适了;天地会就是“下里巴人”了,和我们这些网络闲人也非常相似。

如果大家觉得我上面的理由确实能够否定“子婴是‘二世兄子’”,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下里巴人”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胜利呢?为了这个胜利是不是应该“浮一大白”?

当然,可能很多大学的文学院教授、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经在教学中肯定了“子婴是始皇弟”;也可能有的教授仍然讲授“子婴是‘二世兄子’”。也不知讲授“子婴是始皇弟”的教授,有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子婴是‘二世兄子’”啊!

我希望有学院派教授能够有更充分的论据来否定我的观点。如果没有,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我已经找到了破解司马迁密码的钥匙——这个悬疑了两千多年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作结论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