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blackhappy 2019-06-04

文 |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 李东红 周业静

李东红:企业应如何推进智慧工厂建设与运行

与其他社会功能组织相比,制造业企业最大的特点,莫过于直接从事有形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因此,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具中枢性质的无疑是产品生产环节的数字化,也就是要着力打造智慧工厂。

制造业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总是与有形产品直接或间接相关,有形产品是制造业企业向客户提供价值的基础性载体。纵然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服务,甚至不少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收入已经超过了有形产品收入,但有形产品仍然是多数制造业企业的立企之本,卓越的制造业企业总是会把向客户提供一流的有形产品作为优先级,这就决定了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必然会围绕有形产品生产与提供过程的数字化展开和布局。

更进一步,在制造业企业的全部流程中,工厂生产的复杂程度最高,产生的数据量规模最大,智能化应用的场景也最为丰富。同时,工厂生产连接着前端的研发、采购和后端的销售、售后服务等,制造业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对各种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实现,对自身市场竞争战略意图的落实,都离不开工厂生产环节。工厂的智慧化,既能充分响应数字化转型对产品生产环节本身的各类要求,又能带动与之相连接的上下游环节的数字化。

因此,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就是借助数字化实现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先进的技术、更加精准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有形产品及相关服务。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特别需要大力推进承担着产品生产与提供过程数字化功能的智慧工厂的建设。

那么,制造业企业该如何推进智慧工厂的建立与运行呢?

首先,制造业企业要大力推进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生产过程是制造业企业关注的核心,主要的痛点包括生产效率、物料消耗、设备损耗和产品品质。将生产全部要素投入与过程可视化,以多种数字化设备采集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设备、产品、物料、场景、人员等的丰富数据,使用先进的算法、软件等对数据进行分析,不断积累形成经验化的业务知识,藉此不断提高产出效率和生产柔性、减少物料消耗和设备意外损耗、降低残次品率和稳步提升产品品质,甚至实现精准而及时地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做出预警干预。

其次,制造业企业要建立起与客户的数字化连接。无论是在2B还是2C的制造领域,精准响应客户需求并能大规模定制、高效柔性生产、快速交付、及时对售后服务做出反应,将是制造业企业未来必然会面对的现实。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制造业企业的智慧工厂不仅需要自身的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以及基于此的智能化,而且需要智慧工厂在与客户的接口上获得突破,在工厂与客户之间建立起高效的数字化连接。企业的生产决策系统既有过往积累形成的客户海量数据,又有客户以数字化方式即时更新的需求与行为数据,进而有足够的能力在第一时间精准地捕捉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意图并给出响应。

再次,制造业企业要建立起与研发、设计及供应系统的数字化连接。生产环节的数字化,离不开技术和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等环节快速而精准的支撑。因此,把生产加工环节与上游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连接,把客户需求数据、生产环节的数据与研发、供应环节数据等相互打通,从而实现在更高的战略层面进行海量数据归集、传输与分析,进而精准把握和安排各环节的行动,实现精准、快速、高效的联动作业。当然,这一数字化连接过程,同时要求这些上游环节也要走向数字化。

最后,制造业企业要培养一批工程技术领域的数字化专业人才。智慧工厂的建设,无形中改变了原有的企业人才需求。生产及关联环节、乃至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都需要有既精通岗位技术与业务,又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软硬件设备、具有数字化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其中,企业拥有一批为工厂生产及密切联系的上下游环节所需、拥有很高数字化素养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更是智慧工厂建设首先必须具备的人才条件。

智慧工厂的建设需要完成人机互联,实现相关各环节数字化,这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对任何一家制造业企业来说,还需要从商业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建设与运行智慧工厂的投入产出比,考虑远期的战略价值和近期的投入压力,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循序渐进。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应该从业务痛点开始,以点及面,在打造与运行智慧工厂的进程中不断获得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