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美食的故事

 李向阳020 2019-06-04

本文参加了【美食物语】有奖征文活动

美食的故事

驰名美食 广州白切鸡

本版全部图片 摄影/撰文 李向阳

注明除外

《美食的故事》

目录

一.      

二.      今日饭堂美食

三.      小时候的美食

四.      马屎豆

五.      妈妈带回的美食 

六.      百鸟归巢

一.      

美食的故事

《增广贤文》

人情莫道春光好

只怕秋来有冷时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

一.   今日饭堂美食

美食的故事当如今

     街坊们到酒楼已是十分平常之事

     无须自己做饭

     宛如自家饭厅

     故称饭堂

美食的故事
饭堂美食

美食的故事
厨师推介

美食的故事

美食的故事

美食的故事

美食的故事

美食的故事

一.      小时候的美食

美食的故事
这是广州老城区古老的麻石街

美食的故事
广州老城区古老的街巷

我在小时候

上世纪50年代

家里很穷

街坊也很穷

整条街

基本都是由烂木板

搭成低矮的破烂棚屋

美食的故事
昔日破旧的木瓦房

美食的故事
残破的木瓦屋面

美食的故事
破旧的厨房

美食的故事
看如今

现代居住的大厦

美食的故事
现代化家具

应有尽有

没有缺少

只有更多

美食的故事
窗外美丽的景色

美食的故事
鸟语花香

那时街坊屋里

还未有自来水

街坊们食水 

洗衣服和冲凉

广州话 洗澡

只能到“井头”的一个水井 

用木桶打水

美食的故事
昔日的“井头”

如今成了大花基 (大花盆)

美食的故事

街内有条街

叫做淘沙氹

美食的故事

这是昔日一间  “梁万记”饭店的旧址

以前和邻屋是相通的 

    这间 “梁万记”饭店 

    专做饭市

    颇具规模

  在白天饭市

饭店工友在收拾客人餐后碗筷时

将饭桌上客人吃剩的剩饭剩菜

全部均予收集

在剩菜中

有吃剩的鸡头 鸡尾 鸭脚 有肉有菜 有汤有汁

挑走了里面偶有夹杂的牙签与烟头

五花八门 

品种繁多 

混集一起

颇为丰富

美味不减

收集后搬到厨房

用一大木盆盛装

到了傍晚

搬到门外

然后用汤壳捞起

以每壳五百蚊(旧币/下同/相当于五分钱)的价钱

售卖给街坊

同时

也将白天肉菜加工出来的

猪皮猪肺 鸡鸭内脏 虾壳鱼肠 

及菜头菜叶等下脚料

用瓦钵或竹篱

分装成份

每钵一百元

也售卖给街坊

所以

每到旁晚还未到的时候

街坊们就提着瓦碗或陶钵

在饭店门前排起了队伍

等候购买

街坊们买到剩饭剩菜

回家以后

稍作挑拣

自己再添加一些菜头菜叶或番薯藤

重新烧煮

经济实惠

别有风味

吃得津津有味


由于妈妈白天返工

晚上很晚才能回家

于是

妈妈在白天

就将五百元连同瓦钵放在厨房的台上

叫我到了傍晚

就提早到梁万记排队购买剩饭剩菜

不要去晚

去晚了就会买不到了

并且吩咐我

人家师傅给了你后

你要同师傅讲声“唔该”

我这样做了

师傅见我咁有礼貌

每次见到了我

似乎给得大壳一些

妈妈很高兴

美食的故事

当年

每到傍晚

贫困饥饿的街坊们

就在“梁万记”饭店门前

排队购买剩菜剩饭

(近似图 网络图片)

四.    马屎豆

美食的故事
这是广州市光复南路扬仁里小学的旧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我读小学

先生(老师)布置了寒假作业

要写一篇作文《听爸爸讲故事》

一天旁晚吃完饭

我便要父亲讲故事

父亲要我

先将饭碗里的饭全吃干净

台面要没丢下饭粒

然后就同我讲故事

那是日本仔来广州时

饥民缺粮的故事


在民国27年(1938年)

广州沦陷

兵荒马乱

难民如潮

民不聊生

日本兵在小北路口设置了关卡

街坊们出入关卡

都要被搜身检查

甚至一些女人

还要当场脱下裤头被“查看”

被羞辱

当时

广州全城粮食缺乏

街坊食不果腹

苦不堪言

就是拿着一大沓的“银元券”

也如废纸

买不了几两大米

很多街坊

营养不良

骨瘦如柴

贫病交加

饥饿难忍

有些只好跑到沙河日本兵营的后门

捡拾日本兵倒出的垃圾

这些垃圾

实质是用箩筐装载倒出的马粪

回家用水

将马粪中未能完全消化的豆粒

冲洗干净

叫做“马屎豆”

 然后烧煮充饥


有时

也会见到骨瘦如柴的饥民饿死

倒卧街头

有些工友甚至在海珠南路

买到“叉烧包”(人肉包)

父亲说那时有人吃过“人肉包”

后来长大我参加了工作

在办公室里有一位姓区师傅

也得以证实

他当年也吃过“人肉包”

美食的故事
      今天广州市的海珠南路 

  
美食的故事
珍贵的骑楼旧建筑 

正所谓

肚饱不知肚饿人

未曾经历过饥饿年代的人

没有挨饿的痛苦与感受

      自然也不知粮食的珍贵与爱惜  

美食的故事
   餐桌剩菜

美食的故事

餐余食物

丢弃一地

五.   妈妈带回的美食 

美食的故事
      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南路

    一条历史的旧马路

我的母亲

是一名织袜厂女工

在经济困难的那一年

工厂裁员

男工们被分流到运输公司推“大板车”

母亲和其他女工

则被分流到文昌路一家大酒家做服务员

她天未亮就要去返工

晚上很晚才回家

但是

她总能带回满满的一饭罐餸菜

有鸡有鸭

品种多样

混装一起

非常丰富 

甚是美味

我们孩儿

非常高兴 

抢着就吃

可妈妈呢

她必须重新烧热煮透 

才让我们吃

原来

她带回的美食

都是酒家的客人们

在饭宴后餐桌食剩的餸菜

她们在收拾饭桌时

便将客人餐桌上食剩的餸菜与小食等

有时整碟没吃过的都有

专门收集

收集了几大盆

多数是由师傅重新加热成“碟头饭”(快餐)

送出酒家门外档口外卖

美味可口

经济实惠

只卖一角三分一份

甚受街坊欢迎

其余

作为福利

则分出一些

给各位女工

自己带回家中

美食的故事
这是碟头饭

又叫“杂烩饭”

(近似图 网络图片)


长大后

我在文昌路工作

师傅“宝叔”就常带着我

食用这种“碟头饭”

以后

我在城隍庙办公室工作

也同其他师傅一道

常到附近的中山四路

“妙奇香饭店”和“利南饭店”门前档口

食用这种“碟头饭”

每碟一角三分

美味可口

经济实惠

简单便捷

美食的故事
这是当年某大酒家

设立在巷口的档口

专卖“碟头饭”

正所谓

福为祸兮

祸则福兮

说起食用剩饭剩菜

是坏事

还是好事?

小时候

可能是长期食用剩饭剩菜

是人体适应了

极大增加了人体免疫功能

至今使我很少生病

我每天都在喝生水

可从来也不会拉肚子

也未见有肠胃病

从《营养学》来看

饭店的剩饭剩菜

比起自家做的饭菜

相对品种多样

营养全面丰富

满足了人体每天多种营养与维生素的吸收与代谢

使得人体功能健全

身体健康

免疫力增强

正如有句儿歌

邋邋遢遢做警察 (身体健康)

干干净净肺痨病

母亲说

食用剩饭剩菜

还是乾隆皇帝的“百鸟归巢”呢


六.      百鸟归巢

美食的故事
乾隆皇帝

(网络图片)

对于从饭店买回的剩饭剩菜

有鱼有肉

有荤有素

香味扑鼻

美味可口

街坊们有个美称

叫“百鸟归巢”


说起“百鸟归巢”

坊间还流传着一段古

那是“乾隆三下江南”


话说

乾隆皇帝微服出巡

有一天

天下着雨

又冷又湿

乾隆皇帝与他的侍卫

微服私访出巡

晚间来到了江南乡镇的一间饭店

当时饭店已经打烊

在饭店的大堂中

伙计七八个

正围着大饭台准备食晚饭

由于已经错过了饭市的时间

厨房炉灶早也关灯熄火

店家原本打算闭门谢客

明天请早

但是

当看到来客浑身湿透

有冻又饿

过门皆是客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于心不忍

店家便给他们送上干毛巾

擦干手脸

然后招呼他们

也围坐到桌边

同伙计们一起食晚饭

大饭台上

有一大盘煮热的肉菜

热气腾腾

香味扑鼻

又冻又饿的乾隆皇帝

口水直流

饥不可待

便与各伙计一道

连连起筷

风卷残云

兴高采烈

饭毕

乾隆皇帝心满意足

便问店家

此款佳肴 

甚是美味

请问老闆 

是何菜式

老闆被客人突然一问

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原来

饭桌中这大盆的肉菜

香气扑鼻 

美味可口

有猪皮 有虾壳

有姜葱 有糖醋

都是收取集中 混和

饭店每天客人的剩饭剩菜

然后重新烧煮加热而成

用于全体伙计的晚饭食用

“自己友”为悭钱

为节俭而食用客人的剩饭剩菜

又怎好意思对着客人说呢

老闆正在犹豫

无言可答

猛然见

抬头看见饭厅墙上

一幅苏东坡的名画《百鸟归巢》

慌忙答道

此菜式乃“百鸟归巢”

  乾隆皇帝听到后

  连声称道

“百鸟归巢” 

   好 好 好

美食的故事
  《百鸟归巢图》  (网络图片)

乾隆皇帝答谢过老闆

次日离开了饭店

回到北京以后

浓香味美的“百鸟归巢”

始终令乾隆皇帝

回味无穷

难以释怀

他便令宫中大厨

再做菜式“百鸟归巢”

但可惜

始终觉得

怎么也比不上

民间做“百鸟归巢”的香气与美味

其实

皇宫中百味珍馐 满肚肥肠

比如

慈禧太后每餐饭的菜式是108种(碟)

乾隆皇帝又怎可能会有上次又湿又冷

饥饿难忍的食欲与感受呢

后来

乾隆皇帝亲笔御写了“百鸟归巢”的金色牌匾

差人送到了那间饭店

此时

老闆才知道

先前来一起食用剩饭剩菜的客人

原来竟是乾隆皇帝

让乾隆皇帝那天晚上吃的

并非何种名菜

而是厨工们每天食用客人的剩饭剩菜

重新烧煮加热的一锅“大杂烩”

此乃“欺君之罪”

老板吓得

浑身发抖

长跪不起

百般叩头

千呼万岁

接着

老板将乾隆皇帝御笔题字《百鸟归巢》金色牌匾

高高悬挂于饭店大堂正中央

每天焚香膜拜

自始

乾隆皇帝也食过剩饭剩菜

御笔题字“百鸟归巢”的故事

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事实上

乾隆皇帝“百鸟归巢”的故事与流传

更是展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爱惜粮食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以及求真务实  与人为善 诚信经营的商业精神

今天

尽管物质非常丰富

美食无忧

但是

饮水思源

节约粮食

“光盘行动”

“欢迎打包”

仍然是街坊们乐于保持优良传统美德的事情

美食的故事
公益广告

美食的故事

《文明餐桌 从我做起 不剩饭 不剩菜》

美食的故事
       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多谢观看

(2019年6月4日23:02:38)

(本版为公益宣传 弘扬优秀文化 如有涉及侵权 敬请告知 多谢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