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只是灭了商王室,为何可在东夷各部落国土上大肆分封周朝功臣?

 修悟搏 2019-06-05

导读:大家都知道武王伐纣的事情,是周朝的武王姬发联合了众多其他部落一起灭了商朝,但是众所周知的商朝时期的东方的各个东夷部落并没有完全的臣服于商朝。并且可以说是和商朝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最后武王伐纣成功后却在东夷各部落的土地上大肆的对周朝的功臣进行分封,那么这么个分封法,难道东夷各部落不反对吗?东夷各部落不造反吗?下面作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武王伐纣的过程

其实周朝消灭商朝是要分成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周朝周武王姬发联合各个邦国打败商朝,并攻取商朝都城,逼纣王自焚殉国。第二个阶段是在消灭纣王,攻取商朝都城之后,又花了大的精力消灭各个还对商朝进行支持的各个诸侯国,第三个阶段是武王进行分封后,武王弟管叔(东卫管叔鲜)、蔡叔(南鄘蔡叔度)、霍叔(北邶霍叔处)三监会同东夷各个部族进行一次叛乱,最后被周朝平息。

​东夷在夏商周时期,主要是指黄河下游流域的居民

二、周朝克商朝三个阶段解读

第一阶段:周进攻商朝都城,纣王兵败自焚

事实上,周想要灭商在周文王的爷爷时期就开始谋划了。《西周史》书中认为:“周文王爷爷传位给小儿子季历,同时安排太伯和仲雍外出创建虞国,北可拓展新领地,东可进入商王畿,南可越黄河到洛水流域,成为周向东开拓的重要据点。在季历期间,他与虞国是发展战略同盟,与中原其他部族进行联姻,并一直与戎狄进行战争,进行资源的掠夺和地盘的扩张。周族的强力发展还是被商朝发现,并被限制,所以季历被商王文丁所杀。随后周文王姬昌即位。姬昌即位后忍辱负重,一边对纣王俯首帖耳,一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暗中发展力量对抗商朝。

经过暗中力量的发展,姬昌开始行动了,姬昌首先调和了西面虞、芮两国的纷争,然后又大肆讨伐犬戎部族,接着灭了周朝死敌密须国,这样一来就解决周后院的隐忧。接着周开始向东进攻。进攻黎国、崇侯虎,都得胜而归。在革命就要胜利的时候,文王去世,呜呼哀哉。随即武王即位,进行了孟津会师,次年再次会师,然后就开始进攻商王畿。最后纣王兵败自焚,第一个阶段至此结束。其实这里的周向东进攻,仅仅只是向商朝都逼近,基本还在现在的山西进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东夷进行过什么接触。

2、第二阶段:消灭各个还对商朝进行支持的各个诸侯国

牧野之战可能是很快就打完了,但是打完之后,周朝并没有马上就回撤到周的领地了,在武王攻破殷都后,其实还进行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扫清了商国河南地区的顽固势力。这在《周本纪》没有记载,但在《逸周书·世俘解》保留了下来,其中有太公望追击方来、吕他攻打越戏方(今河南巩义)、侯来攻打驻陈的殷将靡集、百弇攻打卫国(今河南滑县)、陈本攻打磨(今河南禹州)、百韦攻打宣方(今河南长葛东北)、新荒攻打蜀(今河南新郑西南)等等。经过一系列战争,才基本平定了商朝核心区域,而并非《周本纪》一战轻松完事。

3、第三阶段:平息三监会同东夷的叛乱

据前所述,周灭商以及消灭商属诸侯国的时候及本都与东夷各个部落没有发生什么关系。事实上,商朝和东夷各个部族冲突不断。周灭商以后,这种矛盾转移到了东夷部落与周朝的矛盾。武王把山东分封给周公和姜太公,进行文武合璧对东夷进行“武装殖民”统治。但是谁也没想到周武王一死,三监就联合东夷进行 叛乱,周公花了三年时间才将叛乱平息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大的叛乱发生。随后才进行大肆的分封功臣。

总之,商朝能在东夷部落部落的土地上进行大肆的分封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进行了一番艰苦的斗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