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军制浅论(十一):度辽将军和护羌校尉

 邓超越梦想 2019-06-05

(3)度辽将军

度辽将军也是东汉常置军职(但不能称其为杂号将军,也不是重号将军。杂号将军是《三国志》中对于不知道名号的将军的称谓,而重号将军这一概念的出现则要追溯到南朝梁。后文会详解)。将军在位次上来说,高于中郎将、校尉,而其官秩也确实为两千石(真两千石),高于使匈奴中郎将和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的比两千石。

西汉即有度辽将军范明友,此为度辽将军的发端。度辽即渡过辽河之意。西汉昭帝时,拜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命其率两万骑兵出辽东攻击匈奴,匈奴退兵后范明友又转而攻击乌桓,大胜。范明友之后,西汉再无度辽将军。

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南北匈奴有勾结之兆,于是朝廷设置度辽营,效仿前朝范明友故事,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领三校尉,率黎阳营、虎牙营(长安营)屯驻于五原郡曼柏县(大致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此后,或以太守行度辽将军事,或以朝官行度辽将军事,兼管度辽营。汉安帝元初元年,以乌桓校尉邓遵为度辽将军,银印青绶,秩二千石。自此,度辽将军再也不作为兼职,而作为主管度辽营的常设正式军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永平〕八年,遣越骑司马郑众北使报命,而南部须卜骨都侯等知汉与北虏交使,怀嫌怨欲畔,密因北使,令遣兵迎之。郑众出塞,疑有异,伺候果得须卜使人,乃上言宜更置大将,以防二虏交通。由是始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副校尉来苗、左校尉阎章、右校尉张国将黎阳、虎牙营士屯五原曼柏。……元初元年,夔免,以乌桓校尉邓遵为度辽将军。遵,皇太后之从弟,故始为真将军焉。”本注云:“自置度辽将军以来,皆权行其事,今始以邓遵为正度辽将军,此后更无行者也。”)

五原郡在西河郡北部,与西河郡相连,从位置上来说,是实打实的边郡,直接跟北匈奴的活动范围接壤。观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分卷,度辽将军的曼柏县直接标注在南单于庭、使匈奴中郎将驻地西河郡美稷县之上,直接横亘在南匈奴和北匈奴之间。而护乌桓校尉的驻地幽州上谷郡宁县则在五原郡、西河郡的东面,和五原郡、西河郡之间隔了至少有两三个郡。

可以说,设置度辽营的初衷是为了给护匈奴中郎将部监护南匈奴的任务再加一道保险。从上条引文中可知,一开始的度辽营是由黎阳营和虎牙营的官兵组成的,两营人数前文有提及,加起来可能在两千多人。此后度辽营的规模可能也大致相仿(《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顺帝阳嘉四年冬,乌桓寇云中,遮截道上商贾车牛千余两,度辽将军耿晔率二千余人追击,不利,又战于沙南,斩首五百级。”)

护匈奴中郎将部、护乌桓校尉部、护羌校尉部大多以守土为责,而度辽营则是北境诸营中一支最大的机动力量。度辽将军作为东汉北境诸边将中位次最高者,在没有出动禁军的情况下,常常率领包括度辽营在内的各路边军应对战事,这一点在《后汉书》的《南匈奴列传》《乌桓鲜卑列传》《西羌传》中多有记载。

(4)护羌校尉

护羌校尉处理西羌事务(主要针对先零羌和烧当羌),官秩比二千石,与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同,低于度辽将军的二千石(真二千石)。

护羌校尉始设于汉武帝元鼎年间,王莽新朝时废置。(据应劭《汉官仪》)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光武帝采纳班彪建议,于凉州陇西郡令居县(今甘肃兰州市永登县一带)设护羌校尉府,以牛邯为护羌校尉。(见《后汉书·西羌传》和应劭《汉官仪》,及前文注。)牛邯死后则省去护羌校尉。

光武帝建武中元年间,烧当羌滇吾作乱,侵扰陇西郡。汉明帝永平元年,窦固、马武等大破滇吾。滇吾逃走,其众大多投降。汉明帝徙之于三辅地区,并以谒者窦林领护羌校尉,领营兵屯驻于陇西郡治所狄道县(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一带)。永平二年,窦林因罪论死,复省护羌校尉。

汉章帝建初元年,卑湳诸羌再次侵扰陇西,遂以度辽将军吴棠为护羌校尉,屯凉州金城郡安夷县(今青海海东市平安区一带)。次年,吴棠因罪免官,武威太守傅育代为校尉,移屯金城郡临羌县(今青海西宁市湟源县一带)。此后,护羌校尉遂成为常置军职,驻所也固定在临羌。直到汉安帝永初三年,才移屯张掖郡。

章和元年,傅育被烧当羌迷吾伏击,兵败战死。陇西郡太守张纡继任护羌校尉,率一万士卒屯驻临羌。(但并不能据此就认为护羌校尉部的常规建制为一万人,因为彼时有战事,所以临时增兵也不足为奇。)

汉安帝永初元年,征发西羌骑兵征战西域,致诸羌复叛。(其实无论是西羌,还是南匈奴、乌桓,究其屡屡降而复叛的原因,无非是压迫过甚,并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倘若能衣食无忧,又何必屡屡作乱。反之,如温饱都无处着落,那不要说是异族,连汉族自己不也屡屡爆发农民起义么?只有因基本生活条件都无法满足而引发的激化后的矛盾,才会被一些野心家所利用。)先零羌滇零部和钟羌等部乘机坐大,屡次击败汉军,甚至南入益州,东侵三辅。因此,朝廷才在长安和雍县设置虎牙营和雍营,主官为京兆虎牙都尉和右扶风都尉。(见前文)元初年间,度辽将军邓遵和使匈奴中郎将任尚率军屡破羌兵,至元初五年,这场羌患才被彻底平定。

总的来说,西北边境是整个东汉时期战事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所以护羌校尉肩上的担子尤其重。历来担任护羌校尉者,就没有几个是善始善终的,不是战死(傅育、赵冲),就是因罪论死(窦林)或免官(吴棠、张纡、聂尚等)。特别是汉安帝永初、元初年间的先零羌的叛乱,前后长达十余年,波及并州、凉州以及三辅一带,给东汉造成了巨大的消耗。东汉中衰自汉安帝始,先零羌在其中贡献了很大一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