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肚子不饿却总是“咕咕”叫?可能已患上胃肠病!!!

 健康慢走 2019-06-05

夏季是各种胃肠病的高发季,症状重的如腹泻,“拉肚子”像泄洪,一发不可收拾。

但更多时候,胃肠病初期症状很容易被人忽略,比如肚子不停地“咕咕叫”。

01

肚子“叫”不停,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医学上,肚子的“咕咕声”有自己的学名,叫“肠鸣音”

肠鸣音源于肠道在消化过程中的蠕动造成肠内容物(如肠管内的气体和液体等)之间,以及肠内容物与肠壁间摩擦、撞击所产生的机械性声响。

我们的胃肠里不但有食物,还有一部分气体哟~↑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身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大肠和小肠之间的肌肉会通过收缩运动来推动食物和液体前进。当有气体混进了肠道(比如吃饭时因为狼吞虎咽而顺带吞下了一些空气)被推向前方时,我们的肠道里就会发出那种尴尬的“咕咕”声,这就是肠鸣音。

临床上,肠鸣音就像一个“胃肠警示器”,在排除其他疾患的基础上,其声音的改变可帮助诊断胃部、十二指肠和胆系疾病。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是低弱而缓和的,每分钟4~5次。但当肠道功能出现异常或肠管发生阻塞时,肠鸣音就会变得高亢而频急。也有可能因肠道蠕动过慢而导致肠鸣音减缓或消失。

02

不同“肠鸣”预示着不同胃肠病

分辨清楚很重要

健康人的肠鸣音实际上一直都有,只不过在肚子饥饿时,或腹部短时受到冷、热刺激时,“咕咕”声会比较响,容易被我们听到,但这种肠鸣音一般没什么大碍。

不过,若自己肚子没饿也总听到肠鸣音,那可能意味着已患上某些胃肠疾病。

1

单纯性肠鸣

身体没有其他异常,但却在不饿时不断发出肠鸣音,多半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属于单纯性肠鸣,多数人肚子的“咕~咕~咕”叫都是这种。

发生单纯性肠鸣的主要原因是吃多了容易导致胃肠道胀气的食物,比如红薯、土豆、芋头等高淀粉类食物,或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以及西兰花、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对于这类肠鸣音可适当吃点助消化的药帮助缓解,不用太紧张。

而某些人在喝完牛奶后肚子会“咕咕咕”地叫个不停,则是由于自身乳糖不耐受的缘故。此时可暂停喝牛奶,或另选针对“乳糖不耐症”人群的乳制品。

2

肠鸣音增强

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会达到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会特别高亢,医学上叫“肠鸣音活跃”,一般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服用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

3

肠鸣音亢进

如果肠鸣音次数多而且声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这在医学上称为“肠鸣音亢进”,一般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有时诊断困难,但病情发展快,常导致患者死亡,所以症状发生时,务必立即送医治疗。

出现这种“怪声”的原因在于,患者病发时,肠腔扩大,积气增多,肠壁被胀大变薄,且极度紧张,与亢进的肠鸣音可产生共鸣,因而在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

一般而言,肠鸣音出现增强或亢进,听起来就是正常肠鸣音时间减半,而声音更大一些,患者自己可做先期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