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知”别苦

 川雪898 2019-06-05

川     雪

“知”是一个常用的词,作动词时,表示“晓得、知道”的意思。在古诗词中经常用到,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通过人的主观感觉,来感知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大自然和人是相通的,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就是写的这种物我一体的境界。诗人在诗中,常常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借自然之景,传达出某种情感。在古诗词中,诗人常用“知”这个动词,来达到这种效果。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劳劳亭》诗,赞扬春风知别苦: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古代送客时多折柳赠别,表示挽留之意(“柳”“留”谐音),所以一些诗人写离别时常想到杨柳,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将送别与折柳联系在一起。

李白这首诗的后两句,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枝吐青要靠春风吹拂,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个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了。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杨柳,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诗人将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情感化身。

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颇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一开头,诗人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它“知时节”。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需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再看宋代诗人苏轼的《新城道中》那极通人意的春风: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此诗是诗人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经过新城(今富阳新登镇)时所作。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春风吹断了屋檐下积雨的声音,诗人心里愉悦,因而觉得春风极通人意,仿佛知道他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特意为之吹断了积雨。这样写,就使“东风”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也即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联诗,写“我欲山行”,春风即刻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有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民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