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你怎么看?

 摄影姥 2019-06-05

吴冠中生前是中国美术界的一门重炮,他善于言辞,写文章用句不多,常能出人意外,而一语击中时弊。在混沌的美术界里威信很大。他曾经提出解散中国美协和画院。使当时的美术界为此震惊。

吴冠中的油画画得好,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使他名声大振,从70年代起,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力图运用中国传统工具表现现代精神,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之路。

他的中国画大部分以江南水乡景色为主,有些画用笔简单,在构图上有新意,属于取巧画法,但画得复杂一些的山水画,则是乱笔涂鸦,凡是学习过中国山水画的学子,都看得出吴冠中没有好好学习过中国山水画的皴法,缺乏传统笔墨功力。事实上吴冠中自己也是非常明白的,他说:“回到传统是不可能的,抱着传统死路一条。”如果吴冠中是从传统的旧堡垒里杀出来,给旧学反戈一击,那无可非议,他就是美术界的鲁迅,可惜他没有鲁迅那样的旧学的传统基础,他的创新实属空中楼阁。

有些文章把吴冠中山水画上用点、用线、用面吹得很大,那是对中国画的实足无知,绘画就是画图形,无论古今中外,画家都必须使用点、线、面,图画不用点、线、面来画能画出图形来吗?

然而再看吴冠中的点、线、面,很多人说,那是儿童画,是不是吴冠中返老还童了,其实吴冠中就是没有学习过传统中国山水画,所以笔墨幼稚简单。

对于笔墨技法问题,吴冠中有句震动天下的大话,叫做“笔墨等于零。”第一个出来批评这句话的是老画家张汀,然而也有许多文章出来帮吴冠中讲话,说张汀是断章取义,他们互打口水仗是一回事,但事实总是事实,吴冠中的山水画,缺乏最基本的传统基础。画山石不懂皴法,至于树法、水法,那些比较难过关的技法,那更是空如白纸,就是一个等于零。

中国文化和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几千年文化的累积,里面包涵着中国历史上多多少少先知者的努力奋斗,这就是中国画的灿烂文化,能凭吴冠中的一句话就抹煞掉的吗?

吴冠中割断历史、割断传统,提出“笔墨等于零,”只是为自己的绘画作了解释词。如果这种画,出自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之手,观望者或批评者都会嗤之以鼻。公平的说,那就是一张半废纸!然而现在是大名家、大名人吴冠中的作品,有些吹牛拍马的人会说:“大胆,大胆,太有新意,太与众不同了。”因为与传统画法太不一样了嘛!人嘴二层皮,上下由你翻。

在吴冠中最红极一时的时候,上海一些正统的山水画家说,吴冠中的山水画是个大妖怪,一张乱涂瞎画的东西可以拍卖到上千万,画面上连自己的毛笔签名都写不好,价格却开得这么高,一张废纸竟然可以使人一辈子吃饱了、撑死了。其实吴冠中也写过文章,说这是别人的炒作,与他无关。

问题是画得这么差的画,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被拍卖行炒作到这么高的价,它对后学者产生了太坏的影响。大家有没有必要再去好好学画?传统太难,老老实实地从传统开始,画了一辈子画,也没有几个人真能出人头地的,再精彩的传统画法也卖不过瞎画一气的东西,二者差价是几十倍、上百倍,甚至是上万倍,于是社会画风大变,不少人走绘画上投机取巧的路,社会上滋生出一批小妖怪,当然大多数的小妖怪们混得很差,极个别的也混出一个人模狗样的。作为吴冠中个人的绘画风格那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作为一个大名人,他是激励了下一代,还是贻害了他们,那就是一件文化上的历史事件了。

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买画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钱人不再看画得好与坏,只看有没有拍卖行的市场记录,买画投的钱,每年能增值百分之三十,我就买入。整个中国画市场已经与艺术性完全脱离了关系了。

一个画商说了一句很刺人的话,“文化投资就是为了追求高回报,画得作品的好坏与我无关,凡高一生,谁去关心过他,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不是去自杀了吗?他的那个时代就是我们现在的时代,画得好,全去死,与画商无关。”画商只计算着投资上的输赢。

短短几句话,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中国画已经走向死亡的边缘,早就有人在报纸上呼叫:救救中国画吧!这种叫声是多么的微弱,谁能救得了被大名家们炒坏的中国画市场呢?!中国画已经开始走上了妖怪之路,因为妖怪多了,也会使那些缺乏文化教养的人,见怪不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