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可以说是当代比较有争议的一位作家,他最大的争议有两个,一个是说他的人品不行,另一个便是有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不行。其实关于这两极大的争议,他本人却是从来没有站出来澄清过,可能他本人也是认为清者自清 浊者自浊没有什么好解释。 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余秋雨,看别人对他的评论是否公允? 先把余秋雨的人品放到一边,在这里不做讨论,毕竟那是他个人的私事,外界无论如何去评论,那也是无法说得清楚。今天就来聊一聊他的作品,大家对他最熟悉的作品,那么便是《文化苦旅》,这应当说是一部同样存在着争议的作品。有一些人认为好的,把它捧到了天上去;有一些人认为不好的,恨不得踩在脚底下。 《文化苦旅》这部作品到底怎么样呢? 应当说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无论一些人如何去评论这部作品,但是关于这部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文学价值,那并不是随便某个人就可以否定的。 余秋雨写这部作品,应当说是吃尽了苦头,他原本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但是他却是选择了辞职,开始专心写作这部作品。这一写就是两年的时间,按他自己在自序里所说的那样,两年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文化苦旅》的创作上;时常为了要考证某一处文化遗址,他都要去到当地,经过实地的考察之后,然后才会坐下来动笔。仅仅是这样的写作精神,那么便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可尽管是这样,但是一些人读过这部作品之后,依旧认为这是一部庸俗之作,认为余秋雨在写作这部作品时,并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会去到实地考察,他只是拿着一张地图在写作。其实说这样的话,不知道那位评论这部作品的人,他有没有经过头脑?难道他就坐在余秋雨旁边看着他写这部作品不成?恐怕他是没有吧?所以对于这样的评论,根本不值得一看。 《文化苦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以及对于历史的考证,可以说是深刻而广泛,里面并不是泛泛之谈,有着很多的历史资料作为支撑。读这样的作品,对于任何一位虔诚的读者来说,那都是能够从中学会更多的东西,也能够明白更多的道理。所以对于那些人的评论,应当说是完全不可信,不值得一看。余秋雨的这部作品,无论是放在任何一个时代,它都是一部杰出的作品。 现在很多人可能一听到余秋雨都会表现得很不屑,其实这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偏见,认为他抛弃了前妻,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妻子。这本身就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并不值得一听。 《文化苦旅》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散文作品,在当你众多的作家中,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够写出如此优美,富含哲理,对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理解的作品来。 因此,可以说《文化苦旅》就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它的价值,胜过于当代很多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