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纪实文学《抹亮心中那片绿色》第十章:绿色的闪光

 钟奋生 2019-06-06
第十章:绿色的闪光
     绿皮车时代那种“绿色的闪光”,印记着东客人乐观向上,舍已为民,蓬勃进取的精神。在他们身上碰撞出不少闪光的火花。他们经受住了各种考验,非常细心、认真负责的稳妥处理一切,从点点滴滴做起,闪烁着人性化的光芒。象漫天的星星,变幻成一个美丽的充满正能量的精彩世界。

热心的张戈
    1997年进入铁路工作的张戈,毕业于广州铁路机械学校。这个中专生,开始在龙川机务段工作,1999年调入东莞东客运段后,一直跑绿皮车,直至2013年9月调深成三组任副车长,才结束他的绿皮车生涯。他在绿皮车上干过补票员、列车值班员、副列车长等职。众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心人,尤其对旅客充满着热心。他认为,尽心尽责为旅客服务,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列车长,对旅客更应该要多一份热心与细心。
   2009年元月6日,东莞东至阜阳1436次从潢川站开车不久,只见13号车厢65号座位的一位老太太,因嫌车厢超员太多,车内空气不好,于是就把窗户打开。没想到就在这时,随着列车行进带来的一股狂风,将她挂在衣帽钩上的外衣从窗户吹下去了。外衣里面放着一张车票和所有积蓄,她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就遇到了这个意外情况,只有哭哭啼啼走到餐车,向值班车长张戈反映这个情况。
   张车长听完,也急了。列车在运行中,衣服吹到了窗外,不可能停车去捡回来。将心比心,谁遇到这个情况都非常尴尬。他便耐心安抚她说:
   “老人家,别哭,不要着急,等车到达阜阳站后,我会和阜阳站值班员反映,送您出站,你安心坐到阜阳站”。
   车到阜阳站后,张车长联系好阜阳站值班员说明情况,亲自帮老人家提包送到出站口,并掏钱给老人家作路费,老人家对此很感动并向张车长连声道谢。
   2012年5月6日,K1029次九江开车后,值班车长张戈跟往常一样巡视全列车厢,当巡视到六号车时,有个约七岁的小女孩在哭,没有大人在旁。张戈多一个心眼上前询问,得知小女孩上厕所,出来就找不到自己的铺位了。她不知道家人在哪个车厢,记不得他们的联系电话。于是,他先带她到餐车安抚好后,马上吩咐广播员广播找人,可以想象失散小女孩家人一定很着急。不久,有位约三十岁的妇人就急匆匆奔到餐车认领,小女孩是她的大女,她在三号车厢17组中铺,随行还有另一个不足一岁的小儿子,她盯着小儿,却忽略了她的大女,才让她一个人上厕所……
  看到她们母女团聚,列车员脸上流露欣慰的笑容。那位母亲连声道谢,张车长说不用谢,并叮嘱小女孩母亲,下次不能再让她单独行走,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小孩。那位母亲感激的点了点头。
   张戈在绿皮车上工作13年来,这样默默无闻做好事,不知多少回了。他说这个社会需要关爱,列车员要有一颗热心肠。
温馨的“铁路阿姨”
     2010年2月2日,随着春节的临近,客流量随之增大。由东莞东开往合肥的1020次列车,正严重超员行驶至信丰与赣州区间。担负着这趟列车运行的是东合二组值乘人员。
  这时,九号车厢一个十岁大小女孩在车厢里削苹果,因列车紧急刹车,不慎将手指割伤。工作人员见此情景,立即把她送到广播室来。广播员林玲看到小女孩哭的很伤心,变戏法似的把一颗剥了皮的棒棒糖放到了小女孩的手里,然后边拿药箱边说:“阿姨给你包扎伤口,虽然会有一点点痛,但你吃棒棒糖就不会痛了。”
   在查看伤口之后,广播员小心翼翼地用消毒水清洗,用碘酒擦拭伤口,看得出小女孩很痛,但林玲的微笑却让小女孩变得很坚强。她微笑着说:“阿姨现在给你上药,你放轻松些,不会很痛。”
   小女孩望着“铁路阿姨”甜甜的微笑,轻轻地点点头。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
   包扎完伤口之后,小女孩还很调皮的用她那受伤的小手指向大家打招呼,笑嘻嘻地冲着林玲说:
  “铁路阿姨,谢谢你的棒棒糖,棒棒糖好甜,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痛。”
   大家都被小女孩的话给逗笑了,林玲更是亲昵地捏着她的小脸蛋儿说:
   “以后坐火车要小心一些,要吃苹果让爸爸妈妈给你削,遇到事情要坚强勇敢,不要哭哭啼啼,好丑的。”
   小女孩笑得更开心了。
   “谢谢你们,给你们添麻烦了,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列车上的服务越来越好了。”小女孩的家长夸赞道。
  心牵旅客,情感皖北
    2010年12月3日,当东阜1436次列车达阜阳站时,有几位旅客专程赶来车站,为该值乘的东阜三组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道:心牵旅客,情感皖北。
  原来,11月24日,1436次列车徐徐驶入惠州站,400多名旅客争先恐后挤上自己的车厢。其中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与一个坐在自制滑板车上的残疾旅客,被挤到一边不知所措,为尽快上车而非常着急。这一幕,恰好被正在巡视的列车长赖彧看到。上前简单了解情况后,得知两位是叔侄关系,侄儿韩某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正常行走,目前只能依靠自制滑板行动,两人来到惠州捡垃圾废品为生,这次要回安徽老家看病。
   于是,列车长赖彧和列车值班员罗超新,以及8号车厢列车员黄惠祥等3人,他们合力将该名旅客抬上车。开车后,赖彧车长将其作为特殊重点旅客进行登记,不仅为他安排了座位,并叮嘱当班列车员轮流照料他。送水给他喝,扶他上厕所等。列车到达阜阳站,列车长见他们没有家人来接,就和列车员罗铖一起,抬起这位旅客下车,小心翼翼将他放在代步滑板上,又将他通过地下地道,从四站台抬到一站台出站口。一路上,这位残疾旅客深受感动,不停的双手抱拳致意:
  “1436次的乘务员真的不错!”
  12月3日,专程赶来送锦旗的是残疾旅客的哥哥韩晓虎等人,他们赞扬这趟列车好心的工作人员:
“真是心牵旅客,情感皖北呵!”
人性化残疾人专用席
    大学生列车员张盾,刚从学校毕业分配来车班不久,他正在社会这所大学接受新的教育。他暗暗决心,要用优质的服务,谱写出自己新的人生。
  2012年1月6日,天气异常的寒冷,东阜四组值乘的K562次,正顶着寒风在东莞东站台上迎接旅客上车。突然,他发现一位年约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坐在轮椅上,一手拿着行李,一手推着轮椅正艰难的往车厢驶来。一股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个残疾旅客行走多不方便呵。于是,他立即迎上前去,将残疾旅客的行李接过来,帮他推着轮椅往车厢走去。走到车厢边门口时,轮椅被车门卡住,身个瘦小的张盾使出浑身力气,才把这位残疾老大哥安全平稳推入车厢,帮他行李放好人安顿好。
   这位旅客坐下后,猛然看见座位旁边还有一行醒目的字:“残疾人专用席位”。他望着它好一阵,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由感叹道:他以前上列车,都是呆在车厢两头的连接处,从没进过车厢,也从没想过自己乘上火车能坐上座位。没想到,眼下铁路上为他们这些弱势群体,还设有残疾人专用席,真是服务越来越好,越来越人性化了。
     比闺女还亲的列车员
    2010年11月22日,东阜三组值乘1436次从东莞东站始发时,只见有两个旅客抬着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要上6号硬卧车厢,三人只买了一张上铺票,两张硬座票。列车员晏伟马上敏感到,这几个旅客非常特殊,首先是这位老人快九十岁了,肯定是生病了,被家人抬上车。三个人只有一张上铺票怎么行呢?这个老人能睡上铺吗?显然是无法买到卧铺票,只有一张上铺票,然而他们又必须要乘这趟车送老人走……这么想着,她优先安排他们上车,并将这个特殊情况,赶快反馈给列车长赖彧。由于车厢卧铺满员,列车开车后,列车员晏伟协助车长动员其他下铺旅客调换铺位,帮助老人家解决了下铺问题。
  列车夜间运行时,随行人员提出留在卧铺边座好照顾老人家。小晏讲不用,她是这节车厢的列车员,她会照顾好。见他们仍心存疑虑,不肯离去,便加重语气说:
  “请你们放心休息吧,我会像照顾亲奶奶一样照顾好她的。”
   列车进入江西境内,气温下降,小晏为老人家增加了一床备用被子,一床盖、一床垫,让老人睡得舒服一点。见老人牙齿不好,餐车专为她熬了瘦肉粥,小晏还亲自喂给老人吃,并且夜间两次扶老人上厕所。
  添乘干部彭泽江和列车长赖彧,多次巡视车厢探望老人。阜南站到后,他们热情将老人抬下车。一路上老人很是感动,拉着小晏的手说:
  “这列车员比咱闺女还亲!”
  12月3日,老人家的女儿卢小梅按照老人家的交代,为感谢1436次乘务员的真情服务,特送来一面写着“悉心照顾,热情服务”的锦旗,并与小晏合影留念。引来车厢旅客大树拇指,纷纷称赞。
 欣慰的微笑
   2012年1月6日,K1030次列车龙川站开车后,列车员王晨霞巡视车厢时,发现一名妇女抱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孩,小孩在不停的哭闹,妇女显得慌张着急。说小孩在发烧,上车前走得急,又没带药,不知该怎么办?王晨霞一边安慰旅客,一边给列车长汇报。列车长给小孩测量了体温39度,立即通过广播找医找药,并将母子安排在餐车爱心座。不多久,就有几位好心旅客送来了退烧药,经医生检查及时给小孩服药,半个小时后,小孩哭泣停止了,烧也退了,安静的躺在妈妈的怀抱进入了梦乡……
   列车员王晨霞见妇女抱着小孩,一刻都没有休息显得非常疲惫,就接过小孩帮忙抱。旅客感激的说:
   “小姑娘,今天多亏了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着在自己怀里熟睡的小家伙,王晨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被骗女孩安全回家
    2011年12月12日零点刚过,K562次列车运行赣州至吉安区间,11号车厢的旅客大部分都在睡觉,列车员程进良在进行夜间巡视时,只见一名20岁左右的女孩正低头在伤心的啜泣。显然,她遇到了什么难事急事,于是程进良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及时通知当班车长刘谋才。
  刘车长和乘警赶到现场。经了解,原来这名女孩被一男子从老家骗到东莞打工赚钱,近一个月钱花完了,工作没找到,带她出来的男子也不管她了。女孩出来的时候,没有告诉亲朋好友,现在这样回去,她不知道如何面对家人,想着想着就痛哭起来了。
   列车长本想帮她联系亲人,女孩却不肯透露联系方式,说是没脸见家人。经过刘车长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开导,细心安慰,女孩终于告诉了他哥哥的电话号码。刘车长一边与其家人联系,一边还安排餐车为其准备了一份热菜热饭和开水……
   当刘车长将女孩交给赶到吉安站接她的哥哥时,女孩眼中流下了感激的泪花,刘车长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急救病危小孩
    2011年2月12日20:00左右,1435次列车运行九江至吉安区间时,12号车厢乘务员石攀向当班列车长王亚报告,说12车厢一名两岁左右的小孩突发疾病,身体发抖,口吐白沫。
  王车长一听事态严重,立即赶到查看,并通知广播寻找医务人员,寻医广播六七遍,仍无医务人员前来协助治疗。此时,在列车员石攀等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小孩和他的爷爷从超员103%的车厢挤身到了餐车。王车长一看小孩快挺不住了,立即打电话向南昌局客调汇报,请求前方向塘车站临时停车,并通知120救护车前来抢救。
  21:40调度批准在向塘车站临时停车,由于股道紧张,列车未靠站台,而且当时天下着大雨,王车长在确定股道的安全后,冒雨率先把小孩抱下车,将爷孙俩安全送到站台值班员手中。等他返回列车上时,全身已被雨水淋湿一大半,车厢旅客目睹整个救助过程,纷纷称赞列车长王亚,真是个好心人。
“利是红包”
     2012年1月24日,是龙年正月初一。漫天飞雪,银装素裹。真是瑞雪兆丰年呵。
   当K561次列车开到麻城站时,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进入了正在立岗的列车员张天云的视线。她见老太太步履蹒跚,心里不由一紧,她似乎脚有点不方便呵。便赶紧跑上前去搀扶,一步一步,搀扶着她走进6号卧铺车厢。见老人家买的是张上铺票,这么大年纪,脚又不方便,怎么行呵?于是,张天云主动与下铺的旅客商量,想帮她找个下铺。中铺还好一点,上铺换下铺,是比较困难的。不是票源紧张,迫不得已,谁愿意买上铺的卧铺票呢?果然,换票不成功,下铺的那位旅客摇了摇头,不愿意睡到上铺去。
   “师傅,新年好呀。一看您的身体就非常健康,帮个忙怎么样?您看这位老人家,腿脚不方便,爬到上铺都比较危险,您看是否能……”
   她又去做另一位中年人的工作,这位中年人看看列车员,再望望这位老太婆,还没等张天云话讲完,就欣然同意,几下就爬到上铺去了。
   “张奶奶,新年好。您喝点开水暖暖身子。”
   张天云将她安顿好后,一路上又对她特别关照,嘘寒问暖,使张奶奶感动不已。
   “你可真是个好闺女。大过年的你们真辛苦,给你个‘利是封',祝你新年快乐!”
   说罢,老人从包里掏出一个“红包”,非要送给张天云。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谢谢您!”
   张天云婉言谢绝,朝她露出灿灿的微笑,又去忙她的活去了。一位诗人将这一幕罩入眼中,他在采访本上写道:
   新年全家团聚之际,他们依然奋战一线……
   深夜灯火阑珊之处,他们依然挥汗如雨……                                    好人会有好报
     2011年1月22日,东阜一组值乘1436次列车,从东莞东站始发时,15号车厢列车员李登发现一名中年男性旅客脸色难看,神态有点异常,出于职业敏感,他在开车后做旅客去向登记时,特意对他做了重点了解。
   “先生,您的脸色不对!您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
   “我有心脏病……车上人多,气味不好,觉得特别难受……”
   “您别急,我跟您想点办法!”
   这位旅客名叫张修宏,他脸上不由浮现出诧异与惊喜的笑容,他知道绿皮车只有这个环境,票价便宜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他还能跟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提出什么要求呢?没想到这位好心的列车员,察觉到他脸色不对,竟然主动向他了解情况,这是他根本想不到的事。
   列车员李登用手机将这个心脏病患者的情况,向列车长赖日升作了汇报,赖车长得知消息后立即制定相应的措施,给他端来热茶喝,沿途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旁边旅客后来纷纷冲着赖车长夸赞道:
   “这个列车员不错,是个热心人!”
   龙川开车后,6号车厢12号下铺的旅客,抱着一个大约一岁的小男孩,来到广播室说小孩子发烧。广播员马璐璐连忙给小男孩量了体温,一看39度。知道孩子在发高烧,立即向列车长赖日升汇报,然后广播寻医。这时一位旅客说自己是医生,拿了药过来,介绍药怎么用,怎样让小朋友快速退烧等。旅客抱着小孩回到了自己的铺上,列车员送来了热水,每隔两个小时给他量了一次体温,赖车长也一次次的过来询问, 孩子的烧慢慢退了,他母亲非常激动。感叹道:幸好遇上列车上的好心人,好人会有好报。
孕妇得到了关照
     2011年8月22日,有一对旅客夫妇给东莞东客运段K562次东阜二组,赠送一面印有“热情待客、细心周到”字样锦旗,以表深深的感意。
   事情经过是这样:8月8日,东阜二组所值乘的K562次列车,在江西境内的行进途中,有一位名叫吕娜娜河南籍旅客,当时怀孕三个月,在车上突然肚子痛疼,有流产的迹象。列车员张鹏辉发现这个突发情况后,立即向列车长谢志明汇报。
   于是,谢车长赶过来,与他一道将这位旅客扶至餐车爱心座位坐下。由于绿皮车严重超员,为了应付此类突发情况,车班在餐车专设了“爱心座位”。孕妇进餐车坐下后,赶快与她送开水,同时广播寻医。并经她陪同的丈夫同意,编记录交于前面的吉安站救治。由于抢救及时,孕妇平安,胎儿保住。
   2013年1月26日,这一天正是蛇年的春运首日。在东莞工作的刘女士,准备返回阜阳老家待产。丈夫临时有事,她只好孤身一人,乘坐K562次火车前往。旅途劳累,这位孕妇突感身体不适,列车长赖彧得知情况后,及时为刘女士优先补卧,并叮嘱列车员要细心照顾。赖车长感到,孕妇行动不便,加上身体不适,弄不好就有流产的可能。因此,一路上,叮嘱餐车为她做上可好的饭菜,天气寒冷,还特意煮了一个鸡蛋汤。列车到达终点站阜阳后,赖车长还安排一名列车员将刘女士的行李提下车,并且亲自送到前来接车的家属跟前,面对家属的连声道谢,赖车长只是笑着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救命糖水
     2011年10月17日18时10分,K1030次列车到龙川站时,列车长唐果尔接到列车员报告说,一位老人晕倒在7号车厢。他闻讯立即快步挤过人群,赶到7号车厢,只见地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面色苍白,不省人事。于是,唐车长动员周围的旅客为她腾出空位,让老人平躺休息,随即通知广播找医。
   “能让我试试吗?”
   几分钟后,一位满头大汗自称是上海同济医学院读书的大学生赶了过来。
   “老奶奶是低血糖,喂点糖开水,休息一会应该就没事了。”
   经大学生这一讲,茶水员胡伟伟赶忙跑去餐车端来了糖开水,一口一口喂给老奶奶喝。十几分钟后,老人家缓缓的睁开眼睛……
   “醒啦,好啦,没事啦……”
   顿时车厢里一片欢呼雀跃。
   经了解,老人家是广东河源人,今年68岁,有血糖低的毛病,当天由儿子陪同去合肥探亲,因赶车匆忙,没来得及吃饭,故而昏倒。
   一路上,唐车长为老人送饭送水,照顾有加,并为其办理了卧铺。老人的儿子赖生非常感激,于10月26日送给车班“热情服务,服务周到”锦旗一面。
  要点停车两分钟
     2012年1月15日,东莞东至潢川L292次列车从东莞东站开车后,硬座3号车厢上来了60人的团体旅客,因工厂订票有误,他们全部订的L292次东莞东至麻城的车票,但他们实际到站为吉安。原本想乘列车到达吉安站下车,没想到上车后才发现这趟车吉安站不停。如果坐到麻城,则要多坐10个小时的车。哪怕坐到离吉安前一个武穴站,也要多坐7个多小时。眼下春运期间,他们到麻城后,临时买回吉安的火车票,还不一定能够买到。这下可把60名旅客急坏了。
   团体旅客负责人叫张革新,系深圳市锋盛五金机械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在大家的建议下,他作为代表,找到L292次列车长赖日升,如实反映这个特殊情况,请求列车长帮忙,看能否想办法让大家在吉安站下车。
   列车长赖日升了解情况后,也替这60名旅客着急。于是,立即向东莞东客运段春运办和领导汇报,段春运办和领导接到汇报后高度重视,及时将相关情况专题向广铁集团春运办汇报,经广铁集团春运办与南昌局春运办沟通联系,同意L292次临客列车在吉安站临时停车2分钟,专门让这60名团体旅客就近下车。
   L292次列车于23:12到达吉安站,列车长赖日升与列车员迅速开双边门,集中组织该60人团体旅客,在吉安站安全下车,并与车站值班员办理了交接。这六十名乘错车的幸运旅客,对铁路上人性化的服务质量,十分满意。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
   “不错,你们真正是人民铁路为人民!”
   菩萨心肠
    1974年出生的曾建兵,2001年进入路,在合阜车队一组跑车。2003 年,开始在餐车从事炊事员工作,在绿皮车上已有12个春秋。提起当年的往事,他说自己作为是一位餐车师傅,见得事情多。绿皮车作为是农民工车,里面云集着社会最低层的人,甚至包括乞丐。他这个人心软,见到可怜人就产生怜悯心,默默帮助过不少人……
  一天,他卖饭到14号车厢连接处时,看到一位头发苍白年约六十的老人,身体蜷宿一团。一脸病态,说话困难。一股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感到他确实可怜呵。并联想到如自己的亲人遇到此事,多么寒心呵。于是,他自己掏钱与他买了一盒饭,老人接过饭,眼神充满着感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盒饭,一边望着他直点头,眼角还流出了微泪……
   类似发善心的事,他做过好多回了。有段时期,好多拾破烂的人买了票上车,到了吃饭时间,他们一个个都说没钱吃饭。那些年纪大的,身体弱的,他看不下去,就自己掏钱主动去买盒饭送给他们吃。同时,还叮嘱他们,给你吃饭,你们不要闹事。他们就点头默认。因为,经常会遇到这群人,有气无力的躺在车厢的连接处,影响旅客通行。你如果讲他们,这些人会撒赖,说我要睡觉肚子饿,没有力气挪动身体,除非你给我们买饭吃……他们还去捡别人没喝完的水喝,在垃圾袋中翻东西吃……给他们送几个盒饭,就会老老实实坐在旁边,不再影响车容车貌……
追回丢包
     2011年12月9日,有一位姓王的旅客乘他们的车去东莞办事,列车快到惠州时,他只上厕所的功夫,所携带的公文包(里面有笔记本电脑和一份重要文件)就不见了。情急之下,王先生立即找到他,请求帮助。并提供线索,怀疑是其上铺一个年轻小伙子拿走的。副车长邹志清询问清楚那位小伙子的长相和穿着后,立即拨打电话给乘警,要求协助调查。列车值班员小唐,则通知各车厢列车员,密切注意有无此人下车。
   短短几分钟时间里,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列车进站了,小唐立即赶往出站口进行拦截。与此同时,邹车长打电话给惠州站,请出站口检票人员配合找人。 
   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提包的小伙子,并将公文包追回交到旅客王先生手里。王先生非常激动,当场拿出几百元要请邹车长和小唐喝茶,被婉言拒绝。四天后,12月15日旅客王先生订制一面"帮旅客之所需,急旅客之所急"的锦旗,专程送到东莞东客运段当面再次感谢。
男婴儿车厢降生
    列车是一个流动的社会,也是一个十分精彩的世界。什么样的情况都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2000年7月,天气异常炎热。有一位年约二十五六岁的孕妇从东莞东上车,车子开到河源站时就发作了。列车员赶快通知列车长曾祥永,六号车厢有一个孕妇马上就要生啦。怎么办?
  当务之急是广播寻找会结生的医生。列车还在行进途中,不可能马上停车,将她送到附近医院。广播许多遍了,仍无任何动静。显然列车上没有会结生的医生。那怎么办呵?
  面临十万火急,曾车长只有亲自上阵了。他们任车长上岗前,曾经过红十字会的培训。不讲那么专业,多少了解应急的医术,包括结生。这时,只见他到广播室拿出药箱,并将两个行李员叫过来帮忙,她们都是生过小孩的人,见过这样的场面。那些还没结婚的小年青列车员,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回避一下。
  他快速奔到现场,将上铺的旅客统统叫下来,腾出一个空间。就在这时,孕妇的洋水已经出来了。于是,他们将毛巾被扯一幅帘子,形成一个“产房”。那两个行李员虽然生过小孩,但自己不懂结生,只有提心吊胆望着曾车长操作。婴儿的头出来了。他根据曾培训时老师教给他们结生的方法进行。拿着医院配的手套,轻轻按住婴儿的头,小心翼翼的往外拖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在列车上结生,还是一个男孩。那个孕妇喜饱了!以后进行过多次。婴儿顺利降生了。
后来,他们将孕妇交给了下一个站,120救护车也来了,将她送进了当地医院……
列车上的寻亲记
     在列车运行的旅途中,在相对封闭的车厢里,由于种种原因,仍然会遇到不少小孩被丢失的情况。列车穿过隧道,跨越桥梁,在千里铁道线上奔驰。孩子的家长找不到孩子,不可能去向派出所报案,而是去找列车员……细心的列车员,偶尔也会意外发现旅客被丢失的孩子……
  不管是在火车上,还是在火车站或是别的什么地方,家长突然失去了孩子,焦急的心情是一样的。孩子回归后,喜悦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几个这方面的小故事:
 四岁男孩找妈妈
    在奔驰的列车上,夜已深沉,L7607次列车正在轰轰前行。所有的旅客都已进入梦乡,在一个车厢的洗脸池边,蹲坐着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只见他在轻声哭泣着,满脸泪痕。这是2010年2月4日。
  在十分拥挤的车厢里,有一位姑娘还在忙碌着,她名叫熊丽,是一名春运的临时乘务员。看上去,她的服务水准却显得很专业,她在巡视着车厢。当她发现这个四岁的小男孩后,便亲切的问:
  “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告诉阿姨吗?”。
   听到母爱般的亲切问语,小男孩终于顿然止住了哭声,说他找不到妈妈了。原来小把戏悄悄离开母亲,独自在车厢内走动,就找不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找不到妈妈了。来来回回走了很久,他累了,只有一个人蹲在这里哭。
  “您别急,阿姨帮您找妈妈。”
  得知事情原因后,熊丽即刻打通了车长的电话,汇报了情况。在得到车长允许后,她把小男孩交给了隔壁车厢的师傅守护着,自己便从拥挤的车厢一步步的挤到休息车,轻手的摇醒正在熟睡中广播员陶丹,急忙拉出休息车,告诉事情的来胧去脉。广播员陶丹从她眼神中,看出那种急切的心态,被这位临时乘务员感动了。于是,她迅速奔进广播室,通过广播寻找孩子的妈妈,相信她也是一样的急切。
  这时,熊丽陪护着小男孩,等待着孩子的亲人来找他。孩子的妈妈因不见小宝贝,此时正绝望地在一节节的车厢寻找,无力呼喊着孩子的姓名……听到广播,她欣喜若狂。找到孩子后,母子俩紧紧拥抱着,她边哭边笑着,一切仿佛是在梦中。紧接着,小男孩的妈妈紧紧握住熊丽的手,泪珠在她的眼眶打转。她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深深的鞠躬。熊丽连忙扶起这位母亲。这时,车厢里所有的旅客鼓起掌来,久久没有停息,车厢显得格外温馨……
五岁瓜瓜找爷爷
   2012年7月29日上午9时30分,东莞东开往阜阳的K562次列车行驶在京九线上,暑期天气闷热,“绿皮车”车内温度高达近40度,旅客疲惫烦躁,列车员挥汗如雨在打扫卫生……
  突然,18号车厢一阵小孩的哭声打破烦闷的气氛,原来一名5岁小孩与同行的爷爷走散,找不到人便哭了起来。列车员谢华听到哭声,一边哄着小孩挨个旅客询问,一边电话向列车长赖彧汇报,列车开始广播寻人启事,正巧此时列车到达潢川车站,小孩家长担心小孩走失,下车在站台上寻找,错过了收听寻亲的广播。
   潢川站开车后,列车长赖彧和列车员谢华,仍在带着小孩逐个车厢询问,当来到9号车厢时,一位旅客反映,刚才有位旅客在潢川站台上东张西望,像是在找人。开车时,又跑回后面车厢了。列车长赖彧马上牵着小孩往18号车厢方向返回,当走到12车厢时,一位60岁左右的旅客满头大汗,快步向着列车长冲来,小孩也松开原先紧紧抓着列车长的小手,对着这位旅客怀里扑去:
  “爷爷……”
  “瓜瓜……”
   这位大爷名叫王友发,走丢失是他的孙子。爷孙俩的团聚,旅客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既是祝贺爷孙团聚,也是对K562次“绿皮车”列车员的称赞。
   心急火燎找儿子
     2012年8月23日18:30分,从阜阳开往东莞东的K561次列车从九江车站刚开出时,4号车厢12组下铺旅客陈松,急急忙忙找到列车长刘谋才和当班乘警,报称他四岁的儿子陈旺权不见了。
   经询问得知:列车到达九江车站时,陈松下车买了两包方便面,由于K561次是非空调列车,车厢气温高,陈松在站台上待了5分钟,直到列车发车时才上车。当他回到铺位时,发现原来在铺位睡觉的儿子不见了。陈松赶紧跑到厕所和车厢连接处,以及相邻的3号和5号车厢寻找儿子,儿子就象从车上蒸发了一样,没个影儿。这一下可把他急坏了。于是,气喘吁吁找到列车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看到旅客陈松着急的样子,列车长和乘警也心急如焚。刘车长一边安排广播播放寻人启事,一边电话联系九江车站客运值班员帮忙寻找。同时带领陈松在卧铺车厢挨个铺位寻找。10分钟过去了,仍没有小孩的任何消息。大家一边寻找,一边焦虑地等待九江站的消息。又过了10分钟,九江车站客运值班员回电,站台人员清理完了,未发现无人认领的小孩。听到这个消息后,旅客陈松当场痛哭流涕,所有人的心都悬起来了。
   “咋办?咋办?都怪我,都怪我。”陈松无可奈何的自责起来。
   刘车长担心他发生意外,一边不停的安慰着,一边布置硬座车厢所有列车员挨个座位继续寻找。此时正是暑运客流高峰,列车超员70%,车厢非常闷热。列车员在车厢来回寻找,将所有小孩进行登记,询问并找到其亲人,排查无人认领的小孩。
   20分钟左右,18号车厢终于传来好消息,列车员在车厢连接处发现一名无人认领的小孩。旅客陈松得到消息,兴奋的跳起来,一路狂奔挤向18号车厢。
   “旺旺!”
   “爸爸!”
   陈松搂过儿子嚎啕大哭,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原来,小旺权在九江站停车时醒了,发现爸爸不见了,于是就自己下铺去找,从卧铺4号车厢一直找到硬座18号车厢也没发现。
   陈松非常感谢列车工作人员对他的帮助,不是他们这样帮他细心的寻找,自己四岁的宝贝儿子,何时能回到他身边?真还是个未知数呢。万一遇到人贩子,就更麻烦了。
   据刘车长介绍,2012年暑运以来,光K562/1次列车上就发生了3起小孩走失的案例。列车长便在车厢,再次提醒广大旅客:暑运迎来了最后的高峰,人多拥挤,儿童容易走散,家长和监护人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孩,注意人身安全。
   父亲与姐妹花重逢
    2013年7月11日,K561次列车刚从惠州站开出,旅客赵先生满头大汗地跑到列车长赖日升面前,请求他与惠州站联系,帮忙寻找他的两个女儿。原来,赵先生带着7岁和9岁的女儿从阜阳坐车到惠州。在惠州站下车时,他发现手机落在车上,急忙吩咐姐妹俩先到出站口等候,自己上车找手机,手机刚找到,他还来不及下车,列车就开动了。此刻,他非常担心姐妹俩的安全,她们都长得很漂亮,被人们称为一对姐妹花。
    赖车长也觉得情况比较严重,惠州车站出口处,也是比较乱的地方。万一她们遇到了坏人怎么办?她们见火车开了,父亲没有出来,心里多着急呵。想到这些,他立即与惠州站值班员取得联系,告知事情经过,并委托值班员先照顾小孩,待列车到达东莞东站后,再安排赵先生乘车返回惠州。K561次列车终到东莞东站后,赖车长与他安排好了返回惠州的火车,不多大功夫,他的手机响了。是这位旅客打来的电话:    
  “赖车长,我已经接到两个女儿了,真心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
  不愿下火车的孩子
     2013年8月24日中午,一对小兄妹在父母的陪护下,从东莞东站搭上了K562次列车,他们准备到老家阜阳去,在那里读书。与爷爷住在一起。放暑假了,他们特地到父母这里来玩。现在快开学,要回去读书了。于是,父母帮他们买好票,并将他们送上车。
  那知车到阜阳后,两兄妹临时决定不下车了。他们在东莞父母那边还没玩够呢。一千多名旅客早已下车完毕,硬座10号车厢内只剩下两个孩子,他们想乘车返回东莞,对父母恋恋不舍。列车长陈尧邦闻讯,不由立即赶过去。孩子的执拗,既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难堪,又使他们感动不已。
   经了解,两名张姓兄妹系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在东莞厚街镇工作,两人却在老家阜南读书,与爷爷同住。今年一放暑假,他们赶到东莞,迫不及待地与父母团聚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眼下,刚离开父母,又思念他们。于是俩人商量着,到站不下车,坐车再返回东莞……
   显然不能让他们这样冒冒失失返回,途中发生意外怎么办?返回到了东莞,他们回不了父母身边怎么办?再说,他们的爷爷是不是来接车了?没有看到他们心里多焦急呵。于是,陈车长经多方查询,联系上了孩子的亲人,要他们赶快前往车站,将他们接回去。不多久,兄妹俩的爷爷赶到车站,将他们接走了。
    “拾金不昧”正气之歌
     绿皮车上的乘务员当时收入并不高,工资奖金加起来每月也没有突破两千元,这在广州那边显然属于工薪阶层中的低档次水准。但是,他们所处的特殊岗位,常常会有意外的“发现”,天上掉“陷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过,他们常走在河边不湿鞋,不贪任何不义之财,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拾到旅客遗失在车厢的钱物,想尽设法归还失主,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正气之歌。
   中专生刘艾美,1982年出生,2003年4月入路,上班的时候,她还是个20岁的姑娘,一转眼间就在非空车跑了十年。十年间,绿皮车给她带来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2007年7月5号……
   那天看上去比较平静,客流量不是特别多。列车到达终点站合肥后,她象往常一样,在车厢里面整理着卧具。当她整理到14号上铺的时候,翻开枕头眼睛不由一亮,枕头下面竟压着一个鼓鼓胀胀的钱包。打开钱包一看,里面竟有厚厚一叠现金。于是,她赶快叫来了车长与乘警,经过清点钱包里面的现金共有五千两百元,里面还有身份证、银行卡……
   她赶紧将钱包交给了车长。十多分钟后,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匆匆奔上车来,他说钱包遗在铺床上。他是安庆人,在当地一家泥水厂上班。他们核准相关情况后,就将钱包还给了这位旅客。为此,这位旅客非常感动,他说这几千块钱,是给得重病的母亲做手术用的救命款,丢了真不知怎么办啊。
   于是,中年男子毫不犹豫拿出叠钱要塞给刘艾美,被她婉言而又坚决的谢绝了。她认为,作为一个列车员,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几天后,当这趟列车再次到达合肥站时,那位旅客还特意赶到站台来,给她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拾金不昧”。她接过锦旗,很是感动与很开心……
   这件事,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至今回想起来,仍有一股暖流在她心底涌动……
  2010年1月30日早晨8:20分左右,1436次列车运行阜南至阜阳区间,列车员谭婷在6号车厢整理卧具时,猛然发现20组下铺下面有一个黑色的皮包,皮包里有4000元钱。这时列车已经到阜阳站,她大声疾呼,寻找到了那位失主……
    2010年12月27日,旅客王建华从合肥乘坐东合四组值乘的1019次列车,到终点站东莞东后,不慎将挎包遗失在5号车厢4号中铺枕头下,匆匆下车走了。5号车厢“1198”号列车员王晨霞,在巡视车厢整理卧具时发现了这个挎包,只见里面有现金5000元,还有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及数张贵宾卡和发票等物。她及时向车长叶建坚汇报,经过几番周转努力,最终联系到失主,并将挎包及包内物品完好无损归还……
   2011年3月15日,1435次终到东莞东站,列车长刘谋才在车厢终到巡视检查,在6号车厢13组上铺,发现旅客邵轶群遗忘在列上2.6万现金,后来这位旅客上车寻找,核实其身份证与车票后,将钱归还给了她……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么热心,我还以为这几万块钱丢了,找不回了呢。”
……                      
   绿皮车上乘务员的“绿色闪光”,事事处处闪烁着人性化服务的光芒。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大众化的“平民车”,才更受到广大旅客的热烈欢迎。“绿色闪光”中的受益者,不仅有农民工,还有白领阶层、港澳同胞与国际友人……谁是最可爱的人?绿皮车上的列车员,用点点滴滴的行为与一颗纯净的心作了回答。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也是新时代最好爱的人。

     在“绿色长廊”那个流动的世界里,列车乘务员本身也有不少生活底蕴中的故事。他们没有生活在真空地带,也有七情六欲。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同时,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不妨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底蕴中去,看这个特殊的岗位群体,他们会遇到哪些难处?遇到难处又找谁?怎样解决自身矛盾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