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三大惨案,黄河决堤水淹日军!

 西江红月 2019-06-06

作者:李金钖

花园口惨案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大惨案”之一,有些人说是老蒋为了阻止日军持续西进而想出的“水淹七军”办法。其实这场惨案早在事发三年前就有过计划,只不过在策划者的脑袋中,没有想到祸害会如此之深。

一、意料之中

1935年,武汉行营参谋部曾对日军进攻郑州做过预案。他们算了半天,发现郑州的沦陷是迟早的事情,那么沦陷之后怎么办?他们想到的两个应对方案分别是:一个是将郑州烧成白地,让日本无利可用;另一个是将黄河堤坝掘开,不仅可以保全郑州,而且还能将敌人隔绝在豫东地区。大家想了想,毕竟郑州是我国大城市,烧了还要重建,相比之下决堤更可行。

抗战三大惨案,黄河决堤水淹日军!实际效果如何

1938年6月,日军真的来了,国军经过一连串的失误之后,郑州果不其然沦陷。10万大军缩在陇海线附近岌岌可危,为了让这些部队撤出去,老蒋听了参谋建议后,决定把黄河堤坝炸开。

二、决提施工

决堤的任务,交给了东北军的53军万福麟部执行。地点起初并没有确定在花园口,而是赵口。万福麟派人在赵口实地勘察之后,试着挖了一下,没想到堤坝非常坚固,挖了半天才掘开了一人勉强通过的口子。

而且赵口属于中牟县,此时日军的行动非常快,兵锋直指中牟,时间已经不宽裕了。最后指挥部本着减少“危害百姓”的原则,选定了在关帝庙以西决堤。那个地方处于黄河曲部,水流较大,洪水可经中牟、尉氏、周家口一线注入淮河。附近有贾鲁河的河堤可以为百姓阻挡一部分洪水。

抗战三大惨案,黄河决堤水淹日军!实际效果如何

这时由于任务调动,53军被调走,施工任务交给了附近的蒋在珍新八师执行。这个遗臭万年的任务,交到了这支名不见经传的部队,“千古留名”。

1938年6月7日,新八师第二团选定了花园口。计划掘开的口子宽50米,部队从河堤南北两面同时动工,各自向东西方向开掘以加快施工效率。河堤的中间暂留三米宽度,留到最后再挖。

当天下午,新八师开始动工。此时日本沿着陇海路向平汉线急速突进,形势危急。官兵就在连绵不断的枪炮声中一直抢工到了第3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9日堤坝掘开的这天上午,工地开始刮大风,有的甚至是诡异的旋风,扬起的漫天砂土一会儿就把坑填平了,导致一再返工,就好像要阻止什么一样。

抗战三大惨案,黄河决堤水淹日军!实际效果如何

在军队没有办法的时候,一同施工的老农说,只要一边掘一边浇水就没事了。国军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发现果然有效。

刚刚掘堤的时候,黄河水位确实已经接近到枯竭的程度,这也是放弃赵口的原因之一。没有想到在挖掘花园口堤坝时,黄河上游连降5天暴雨,导致黄河顿时水位暴涨。

6月9日下午1点的时候,水势骤猛似万马奔腾。京水镇以西以北顿时变成一片汪洋。国军官兵继续决堤扩宽口子,以使黄河改道。

三、灾难降临

当时日军已攻进中牟县城,看到洪水来临只能狼狈逃窜,被淹死者不在少数。花园口掘堤的措施虽然暂时阻止了敌人的继续西进,但却造成了民众生命财产无法估计的严重损失。

抗战三大惨案,黄河决堤水淹日军!实际效果如何

蒋氏虽然之前有安置灾民的计划,但那不过是一纸空谈而已。下面的乡、保长们催促百姓转移,却不说明为什么,仓促之中哪有什么计划可言。

老百姓当然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因此搬迁者寥寥无几。结果无情的洪水滚滚而来,哪个也不可能逃脱。

武汉行营没有想到的是,黄河水并没有打算按照参谋部的计划行事。洪水淹没了豫、皖、苏三省大片平原,使将近90万人死亡,千万人受灾,并且造成了两万三千平方公里的连年灾荒的黄泛区。

抗战三大惨案,黄河决堤水淹日军!实际效果如何

在那一望无际的浪涛中,到处漂浮着杂物和大小的尸体。孩子的摇篮随着河水漂浮,还可以断续地听到啼哭声。全家葬身于洪水者不计其数,甚至出现全村、全族、全乡男女老幼全部遭灾无一逃脱的惨况。

如此大的灾难,肯定要成为国际新闻。在舆论压力下,蒋氏当局也不敢承认自己“水淹七军”的“妙计”,只说是日本在赵口爆破造成洪水泛滥。之所以没敢说是在花园口,主要由于日本当时还没来得及赶到,实在没法让日军背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