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无涯,天光熹微。在云雨之间,聆听禅意轻弹;百里溪上,长河落尽九重天,无穷碧透风如影。 ——游太湖花亭湖偶感题记 花亭湖很美,美得令人眩晕,目光如烟,思梦如醉。 人在花亭湖大堤上,极目眺望,崇山峻岭四面环绕,一潭无涯碧水,让人想起了秋水共长天一色。恍然之间,那是一片水天相接的山峦梦幻,仿佛另一个世界的海市蜃楼。 目光所及,水是碧的,碧绿得让人无法相信,犹如翡翠温润,酷似翡翠灵韵,贴近我目光的一碧万倾,是水的汪洋,也是梦的浩淼。同去游人的九岁女儿疑惑地问,为什么水是绿的?我听了信手指向四面群山说,那山是绿的,水也自然地被染绿了! 女孩望着的我的稚嫩目光,惊讶而释然。她娇嗔地说,花亭湖的绿水,是青山照映下的绿色,真是太有趣了。游人乐了,他怜爱地抚摸着女儿的脸,那张清纯喜悦的小脸上荡漾起来的幸福涟漪,让我看见了花亭湖水的纤尘不染,感觉到流自我心尖的一丝柔情蜜意。 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花亭湖,它在千重山色中荡漾万顷波光,一揽湖光山色,有一种言犹未尽、奇想无尽的感觉。 那湖是纯的,山是秀的,天是透明的。而行走在其间的人,整个身心也是腾空而起的,思想浮在了山水之间,目光挂在了苍山与蓝天之间,意念更加玄妙,犹如一个巨大恢宏的云雨气象,来无影,去也无踪,让你捉摸不定,渴望的意绪也变得摇摆不定。我在花亭湖,感觉灵魂是空洞的,更确切说是空灵的,没有了世俗中的忧思,没有了尘封中的浮躁,就那么纤尘不染,如山泉清澈、轻风和畅、白云悠悠、山色青青……那种感觉也是纯粹的,不掺杂质的纯,与那些单调的纯不同,比清纯的少女多了层思想;甚至那令人崇尚的炉火纯青之纯,也比不上。因为人在花亭湖,那种生命拥有的纯,不温不热,不骄不躁,不急不缓,温文尔雅,泰然从容。那是一种禅意的纯,透明的光泽,拥有着深沉浩瀚的梦。 散落在湖水里的无数小岛,犹如一颗颗绿色珍珠,幻似一点点流苏星云。湖面上,飞驰而过的快艇,轻燕一般划破水色,白浪的泡沫泛起银色的水花,快艇急驶而过,水面瞬间恢复了宁静,那是一片恢宏的绿色沉静,也是自然世界玉璞般凝固的安详神韵。 花亭湖的名字太美了,美得让你听到了就垂涎欲滴。 记得太湖文联的女作家欧阳冰云来铜陵开会时,与省作协秘书长李云(当时在铜陵市任广播电视台台长)说,她要写一篇文章欢迎大家去花亭湖游玩,题目就叫《我在花亭湖等你》。说得诙谐,逗趣中充满了文情诗意,其中的乐趣,自然妙不可言。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了花亭湖的名字,仿佛听到了来自天堂风光的音乐,那湖的名字,美得像音乐一样渗透心灵,隐约从仙境里飘逸出来的第六感觉,充满了玄妙无比的遐想与感动。 崇山峻岭之间的花亭湖,是一个人工大水库。上世纪五十年代修水库前,一条名叫长河的大河从崇山峻岭中飘逸而出,它是一条古老水系,流过安庆太湖县的沧海桑田,一直流向了万里长江。 遥想长河两岸的古老时光,河汊错综复杂,溪泉潺潺不绝,村庄星星点点,良田稻香万家……每一个山地就有一片农桑情怀的烟雨朦胧,每一条流水就有一种生命呼吸的风情往事,每一个回忆就有一些失落已久的春花秋月。如今,花亭湖覆盖了当年沟壑深秀的家园,覆盖了湖汊与长河里的乡关炊烟,更覆盖了藏在历史风尘中的文化沧桑。 是呀,生命是一部线装书,自然的变化也是一部风情史,它让我看见了一方地域人情的潮涨潮落,也看见了一种似水流年的风光绮丽,还有人杰地灵的时光烟雨。据当人告诉我,历史上那些从长河两岸走出来的太湖精英,至今仍然让人叹为观止,仅从《太湖县志》中可以看到,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花亭湖一带出的状元、进士、举人多达427人,曾任国家佛教会长的赵朴初先生,就出生在花亭湖里的一个小镇上。他祖上号称四代翰林之家,而他自己与先辈们相比,更是青出于蓝,成为当代中国的佛教领袖,还成了声名显赫的一代书法大师。 问当地文友花亭湖究竟是座什么样的湖?他的回答是文化湖,它的核心文化内含就是禅宗人文。 巍峨的狮子山,誉为禅宗的精神高地。北周武帝二年,二祖禅师慧可来到这里,心向佛心圣愿,面壁参禅,开设道场,收徒传道,激荡禅风三十余年,终于在此地创造了中国佛教禅宗文化。因此可以说,中国禅宗文化的发祥地起源于此地,慧可也顺应成为了中国禅宗始祖。从此,狮子山道场,名扬海内外,成为历代禅师圣僧们朝拜的圣地。后来,禅宗始祖将衣钵传于三祖,直至传给五祖禅师弘忍,六祖慧能。高僧法智等圣僧,都曾到此坐禅弘法,增建道场。唐光王也在离此不远的四面尖山中,韬光养晦了数年;他面壁重山苍茫,俯瞰河水滔滔,终于在这块净土悟道成功,心怀无上禅机而从容治理天下国事。如今,禅寺里现存有葫芦石、仰天锅、不涸泉、禅床等遗迹,还保存着“二祖禅堂”,为国家级重点庙宇。 有佛之地,必则寺院众多,整个花亭湖景区里大小寺庙数不胜数,也因此花亭湖就成为“天下第一禅湖”。我还去了佛图寺和海会寺,这里的佛迹禅意,也令人敬仰。那佛图寺景区的天生塔,由于地质作用风化而形成,高耸入云的塔楼,一点也看不到人工建造的踪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心生无数善良美好的祝福夙愿。在海会寺景区,可以看到“狮象交吻”的景观,我想那狮与象如此亲密,在花亭湖的山水之中,生出的不是世俗中的亲亲我我,而是一种源于自然的大爱虔诚——充满了禅宗意会,也充满了人类糅合自然的愿望与渴望。 花亭湖内的佛教名乡——寺前镇。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的故乡,这位已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镇前建有赵朴初文化公园,朴老的灵骨就葬在这里。境内庙宇兴盛,散落着十几座古寺名刹,香火不绝,佛影寻踪,让人流连忘返。拜谒赵朴初葬地,沿着456级台阶拾级而上,凝神静听,能从前面人行走的脚步声里听到响泉之声,仿佛我们攀登的石阶底下有一条暗河,潺潺流淌的水声,发出空谷回音的隐隐绝响。当地人告诉我,陵园未建前,这片山谷在夜晚就常常发出奇怪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奔驰而过,形成的恢宏气势非常特殊——仿佛一个充满禅意的神秘之地,在山水契合中,显现出博大精深的禅意风韵。 花亭湖,我在你禅湖梦影中流连忘返,那种独特的禅韵,浸染了我的灵魂。那从西风洞里挟持出来的阴凉湿润的气息,还有心若游丝的心灵脉动,逼真而沉静。我想,坐落在翠绿山林里的那座座唐代古寺,留给我的不只是人山会海的人头煽动,而是风光无限中的人文气象与禅意秘境。令人感动,这次虽然没有见到西风寺里的主持,可是却收到了他委托当地文友送给我的开光佛珠,因为得知我们是远道而来的、由政协组团的文艺界朋友,他很感动,因为他说他也是政协委员,他要把他的盛情传递给我们,以此表达他的祝福和友好。 花亭湖的文化与禅韵,藏匿了在山水间,也藏匿在我们对湖光山色的眺望里。那清泉般流淌的静谧禅意,那摩崖石刻的千年风尘,还有那古牌坊日暮乡关的往事记忆,以及那个印度高僧于西晋时点燃的第一炉香火的回忆,仍然荡漾在群山之间,让我看见了浓香馥郁的香火亘古如初,还有湖岸的禅灯,踪影迷离,穿越漫长时空的光焰,点燃岁月如歌的轻叹,像那位得道高僧弘扬佛法时的冷静目光,神圣而圣洁,庄严而安详。 站在观湖亭上,花亭湖的秀美尽收眼底,它像一个风韵灵秀的仙女,舒展身姿,卓然情浓,如同天籁一般的秀美,挟持着天然神韵的纤尘不染。在云雾深层像一团神秘的诱惑,在阳光之下像一幅热情的图腾,在心灵之间像一种强烈的渴望……花亭湖的空灵,弥漫出熹微的佛光;花亭湖的静谧,散发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曼妙与生动。 在花亭湖这座圣湖里,我看见了柔沙如绸的湖水,任由秋风拂面。湖之上,云卷云舒,白鹭飞舞。夕阳西下,秋林映红沉醉。我想,花亭湖是一座禅湖,也是一座梦湖,山水无涯,碧穷无边,在天光熹微之间,在云雨萦绕之中,它的禅意风骨,轻弹往事烟云,跌宕起伏,飞抵九重天上的生命暮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