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玛莎拉蒂和它的围城,出来和进去都很难。

 酷酷的天空 2019-06-07

《加入微商N个月,恭喜赵总喜提玛莎拉蒂》。

这种标题铺天盖地的日子,还是在2017年。

兼职

不得不说微商就是一群能说会道的人,简单一个标题都有弦外之音: “提”玛莎拉蒂的人,是“喜”的,但开玛莎拉蒂的人,就不一定了。

套用钱钟书老先生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品牌最合适不过了——“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一、城外的人“喜”。

天天盯着速度周刊守着刷新的你一定不会相信,即便是在上海和北京,也仍然有着数以万计的人分不清“玛莎拉蒂”和“兰博基尼”。但奇怪的是,他们能分得清“保时捷”和“兰博基尼”,而且知道两者差价很大。这在无形中,让一台玛莎的身价翻了好几倍。

而这会让许多朋友争相挤在你的副座,或是借用你的方向盘拍个照。

这也经常会让一个没有车位的饭店,安排出一个专用车位给你停在门口。

甚至会让一个女孩的家长,在楼上远远望见你接他女儿出去玩,就露出欣慰的表情。

要知道吹捧的话,永远是别人主动帮你说出来,才是最让人有面子的。

而不论在哪个地区,哪个国家,撞衫也永远都是一件尴尬的事——路上保时捷真的太多了。于是这也给了玛莎拉蒂上位的机会,尽管我们稍稍了解一下就知道,在赛车血统方面玛莎拉蒂远不如保时捷纯正——唯一拿的出手MC12仍被称为“换壳”的Enzo。

我相信一台玛莎拉蒂,现在仍然是许多年轻人的DreamCar,属于意大利人独特的地中海风命名方式,带着海王的霸气和尊贵的三叉戟LOGO,以及不停不停不停被提起的传说中要调试一个星期才能出厂的发动机声浪。

城外的人只能看到这么多,羡慕这么多,我至今还没听到有人对我说:

“玛莎拉蒂的空间太大了,一定要买一台家庭出游。”

所以他们想进去。

二、城里的人“闷”。

天天盯着速度周刊守着刷新的你一定不会相信,“买声浪送车”这句话真的不是在夸发动机有多好——而是别的东西实在一般。我永远也忘不掉我第一次坐进卡宴副驾驶的画面,米色内饰和对称布局的按钮带来的精致和尊贵感。

还有后来试驾星脉看到分离双屏式中控和全旋钮操控方式的科技美感中控区。我脑袋里只有嗡嗡的声响和一个问题——玛莎拉蒂的中控是个什么东西?

各位车主提及最多最烦恼的就是油耗了,不论是总裁吉卜力还是莱万特,车主都表示平均油耗在百公里17升左右,而我夏天开着空调跑城市道路油耗甚至可以来到百公里24升——这让我在当天就把车开进4S店,让他们帮我看看是不是发动机漏油了。

打个比方,每天上下班折合里程30公里,98号汽油8.39元每升的情况下,每月的油费支出接近1500元。但采访的结果则是各位车主表示每个月的油费基本在2000-3000元左右。

这个问题足以让很多城外的人,一直在城外,也足以让许多城内的人想出城了。

“城里的人想出去”,但也只能想想,那些在抱怨的车主们也没看见真把车卖了的,看见那些“喜提”的标题,只能说在提车的一瞬间确实是喜的,开多了发现其实不过尔尔,有些地方还是差强人意。

可那句话怎么说的,“自己约的X,含着泪也要?”

三、有机会到底进不进城。

我一直跟身边的人说,别进。

说实话玛莎拉蒂旗下的几款车型,在该价位下分开看没有特别劣势的地方,即便是我拿去做比较的内饰,中控之类的也都是其他品牌同级别车型做的优秀的地方。但这个品牌整体来看,近年来的诚意实在是不足——当别的品牌不断的在更新换代的时候,玛莎拉蒂始终没有在车型和科技上有什么更新和进步。

时至今日,玛莎拉蒂旗下跑的最快的市售车型,竟然是一辆SUV。

好比一个再好看的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引力势必逐渐下降。我们可以想很多方法让她保住青春——比如整容,比如调整她的脾气性格,训练她更加优雅端庄……但一个老派的底子在那儿,她永远不可能成为真的新角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