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一件寿山石雕作品拥有艺术的“灵魂”?

 海涛668 2019-06-07

精诚所至,金石可镂。

如何把寿石变为神奇呢?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相石——石尽其用,雕尽其艺

技趣——技法合理,作品富有趣味

刀法——刀法自然,体现雕琢之美

养护——玉石养护,方为灵气

总体而言,材质之“贵”、造型之“美”、意境之“幽”、神韵之“妙”达到和谐统一的寿山石雕作品是最佳的选择。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寿山石雕在各种玉石雕刻艺术中堪称石艺奇葩,这种凝聚着大自然精华的灵性彩石,其雕工精细、色彩丽质、造型逼真、气韵生动,充溢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为越来越多的艺术欣赏者所青睐。欣赏寿山石雕,如同欣赏一幅国画,入景于目,入情于心,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其深邃的内涵和灵动的神韵。

一块普通的寿山原石,一旦被技艺深厚的雕刻师看破其中的一缕乾坤,下手施刀,它的一段崭新的旅程也就开始了,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

雕刻师拿到一块寿山石,首先要做的就是“相石”“相”就是观察,对石材的质地、形状纹理和色泽有一个初步的把握,然后进行雕刻题材的选择与表现形态的设计,最后用手中的雕刀在寿山石上进行创作。

总的来说,寿山石雕刻就是“因石配工”,石材适合做什么,就把它雕刻成什么,只是在题材的选取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寿山石温润脂腻,晶莹璀璨,柔而易攻,若有裂缝或者瑕疵,可以通过巧妙处理得到弥补,其余部分应尽量留白。就好比画山水写意,不过寥寥几笔,却已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和神韵。

在石雕创作中何以做到该雕的雕,该留的留?即如何真正做到取与舍的辩证关系?我认为,应该从传统文化的历史高度去认知。在几千年绵远悠长的中国文化艺术长河中,历来注重文与道的有机结合,形与神的和谐统一。不管是千古流传的文学作品,还是千姿百态的造型艺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孵化出一条人人恪守、时时遵循的规则,那就是文以载道,形以传神。人物雕刻是寿山石雕中的一大主要品类。而雕刻界常以“做人难”这句人生处世俗语来形容人物雕刻之难。雕好人物不但要真功夫的形似,还要表现内在思想的神似,从而形神兼备,达到造“形”传“神”。

石雕不易克隆,其中诸多“因材施艺”之妙法,多系历经了几代民间雕刻艺人实践的积累与经验得来的,尤其是关于“俏色”的运用。寿山石雕工艺以“巧”为一大特色,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巧妙构思,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耗时与耗神的过程。灵感一旦触发,源源不断的创意就像行云流水,赋顽石以生命及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