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货币——春秋战国“布币”

 半梦书斋 2019-06-07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进化的一个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被较多地使用,这为开垦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大增加,剩余农产品较以前有所增多。井田制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被日趋解体,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自耕农和新地主阶级开始形成,土地剥削成为当时主要的剥削方式。此时,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社会阶级关系也由此发生了转変。

另外'王室衰微、诸候坐大'的政治形势,使得列国必须大力发展经济,オ能生存下去。所以,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是社会经済仍然有了很大发展。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除了农业因劳动工具的改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外手工业也获得了发展,煮盐、漆器、冶铁、陶瓷烧制等各具特色,尤其是青铜铸造,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加,在铸造技术上也有了显著改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也日趋活跃。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形势,诸侯国制定了许多如'通商惠工'、'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鼓励政策。

春秋中期,在官营手工业之外,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和个体手工业主,此时,私商的势力日益强大,官商已不能再垄断商业贸易。富有的私商'能行诸侯之贿',有些大商人如范蠡和子贡等,往来于列国之间,不仅是理财经商的能手,而且在政治舞台上也非常活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域市的繁荣,反过来城市的繁荣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流通理论。

从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货币——春秋战国“布币”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要废除小钱而铸造大钱,他的卿士单旗(单穆公)发表了不同意见,提出了他的'子母相权论'。'子母相权论'谈到了货币的职能。指出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赈救民'。这里所谓'量资币,权轻重',讲的就是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即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接着单旗进一步闻明他的论点:铸币的分量应视市场的流通情况而定。

他说:'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

可见,单旗主张国家铸造和使用货币时一定要有大小钱并行,方便百姓交易。这是我国文献中关于货币流通理论及铸钱的最早记载。已经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多种货币,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商品货币关系。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借贷和高利贷也相应地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金属铸币的成长时期,这一时期铸币主要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各地区铸币大都有简单文字,主要是纪地、纪重量、纪值。此时的货币文字并未脱离中国文字发展演变的轨迹,其与同时期的玺印、陶文、石刻盟书、竹简文字一样,具有较浓厚的时代及地域特色。

二是有的货币单位已经分成等级。如,布币有半新、一釿、二釿之分。

三是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当时的刀币、布币、園钱、蚁鼻钱大都加铸地名,说明货币是各地分散铸造的,其中元以布币区的分散性最为明显。

四是因货币由各城邑分散铸造,说明当时货币存在的状态、形制较为混乱。

五是一个诸侯国内或一个地区可能同时通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如赵国是布币和刀币并行,齐国是刀币和園钱并行。

六是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和实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共同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这种多元化的货币体系,不同货币同时并存的混乱局面,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得到彻底改变

从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货币——春秋战国“布币”

布币的起源

布币的形制是从商周时期的铲形耕田器钱演变而来。

《诗经・周须・臣工》云:'命我众人,康乃钱博,奄观铚艾。'其文意是:命令我的衣人们,准备好农具,我要去看开镰收割。

孔颖达引《说文》曰:'钱、铫,古田器。'而《说文解字》对'镈'其中的一个解释也是'田器'。钱和镈都是用来耨草的农具。镈像锄头,上部有孔,用于横向安装木柄。钱同铲,上端有銎,用以垂直安装木柄。

文献记载:'铲之体用即与钱同,钱特铲之别名耳。'这类耕田器在河南郑州紫荆山商代中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5号墓、安阳般墟苗圃北地、大司空村、洛阳下瑶村等地都有出土。西周和东周时期的此类器物,则在更多地区有所发现。

最早的原始布币应是农具钱发展而来的,体大量沉,上部厚,顶端有銎,中空,延伸到钱身中、上部,下部为薄刀,背部有加强承受力的隆起的脊。早期的金属农具由于从金属冶炼到农具制作,凝结了较多的劳动,且为数有限,较之牲畜、谷物等物品,便于携带和保存,因而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人们认同它的交換价值。于是,它被从普通交换物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

因这类铲状工具曾经是民间交易的主要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造成铲状。以往人们认为布币由镈演变而来,布、镈古音同,可以通假,但从文献记载和考古研究来看,钱、镈是两种造型和用法截然不同的农具原始的布更接近于钱(铲)而不同于镈。

也有研究者认为布币由另一种衣具'未耜'发展而成,因为未有两齿,形状与布币的两足接近,但未是木制而加装金属的耒头,金属未头与布币的形状相去甚远。原始布币的中空銎,以及刃部平面略内凹,也与未的形状不ー致,未不符合原始布币的最初形制。

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人类早期交易的媒介之一。从西周到春秋,布直是人们广泛通用的主要实物货币。

从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货币——春秋战国“布币”

史书不乏记载,如《周礼》'凡宅不毛者有里布。'郑玄注:'里布者,布参印书,广ニ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

礼记・王制》亦说:'布帛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诗经・卫风・氓》'抱布贸丝';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百两一布';《管子・乘马・士农工商》'无金则用其绢,季绢三十三制当一镒,无绢则用其布,经暴布百两当一镒'。

这些记载都说明布在当时承担交换手段和作为支付工具。当根据农具'钱'演变而来的金属货币出现后,人们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然称其为布。又因其形如铲,所以布币又称为铲布。

铸造年代和行用地区

布币铸造年代,一般都认为起始于春秋而盛行于战国。但有学者引述散见于多种古文献中的历史记载。

诸如《周书》'武王克商,发鹿台之钱,散钜桥之粟',《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史记・殷本纪》'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联系商代商业发展的事实,认为商末可能已有布钱。

也有学者认为布币最早出现于西周'。从出土情况看,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青铜铲,体大量重,尚未脱离衣具的原形。因此这时的青铜铲应基本上还是以实物形态为主,与珠玉、货贝、青铜块等一起,一道作为交换媒介使用。以后,为了更加适应流通、便于携带的需要,原始布经过演化,体形不断轻薄,分量不断减轻。

从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货币——春秋战国“布币”

大概在春秋早期,原始布发展为空首布,虽然还留有中空的銎,但已不适宜装柄,而且肩和足突出较为明显,布体周边出现廓,隆起的脊蜕化为三道带有装饰性的直纹。早期布多为无文,其后开始铸有数字、地名等文字。空首布也有很多种类,最早的空首布,形体特别粗大,只是重量较原始布轻些,这大概是由正式农具演变成货币的过渡形态。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空首布演变为平首布,銎消失,布首扁平与钱身连成一平面,布面文字通常为铸地地名和钱币本身面值。至此,布币完成了从金属农具到金属铸币的进化。这个过程总的发展趋势是,币身不断缩小,重量减轻以求轻巧、便于携带流通,造型和纹饰也趋向于简单、精整美观。

布币铸行的地区,主要是周朝的京畿之地,春秋的三晋地区,战国的魏、赵韩、燕等国,大体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辽宇的一些地区,上述地区出土的布币明显地反映了其流通的地域性。

古人对布币屡有记载,南宋洪遵《泉志》卷九《刀布品》著录有多品平首布清乾隆年间朱枫所著《古金待间录》卷三录有一品空首布,看币文及形态应是'卢氏'斜肩空首布。

由于当时资料缺乏和认知程度有限,有不少著作都把它们列为不可识或定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所铸,如乾隆时期的《钱录》、嘉庆初年吴文炳的《泉币图说》。

其后,随着金石学的不断发展,有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代表周的列国,从而否定了布币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的错误说法。其中以清人初尚令为代表,他在刊行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的《吉金所见录》一书中,不但把平首布归为'周列国布品',而且确定空首布为钱币,把其归入卷二《铲币品》称为'铲币',并明确说道:'今细玩其铜质、算文,似在前诸布(平首布)之先,为春秋以前物',其前瞻性的论断与以后的考古发掘论证不谋而合。其后,冯云鹏和冯云鹓的《金石素》、戴熙的《古泉从话》、马昂的《货布文字考》等均有对布

从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货币——春秋战国“布币”

币的著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