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科学家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是个“谎言”

 李世均 2019-06-07

据外媒CNET报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充满着许多神秘色彩。而现在科学家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可能只是一个“谎言”。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检查了受试者的嘴唇和上部肌肉的对称性,并得出结论称,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于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的这幅著名油画的女子可能并没有以愉快的方式微笑。

长期以来,学者和艺术观察家一直着迷于绘画中模特的身份以及她难以捉摸的微笑所传达的情感。一些人认为她微笑时出现轻度不对称可能是由于贝尔麻痹等医学状况导致的。但是最新的分析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

“根据情感神经心理学的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我们将蒙娜丽莎不对称的笑容解释为非真实的微笑,也被认为是在对象撒谎的时候发生的,”该团队在他们题为《揭开蒙娜丽莎微笑的不对称性》的研究中写道。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ortex》期刊上,该期刊致力于研究认知以及神经系统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包括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家Luca Marsili博士 ; 伦敦圣乔治大学的Lucia Ricciardi博士 ; 和罗马Sapienza大学的Matteo Bologna。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的持久魅力,以及引入越来越多的技术对经典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洞察力。

该研究的作者询问了42个人的一小部分样本,以观察蒙娜丽莎微笑的两侧的嵌合或镜像,并为他们增添情感。其中92.8%的评估者说,微笑的左半部分略微向上弯曲,表现出快乐,但右半部分并非如此。35人认为右侧的笑容是中性的,5人认为这是令人厌恶的,2人表示悲伤。

研究作者还指出,画作中蒙娜丽莎脸部上面的肌肉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一个真正的微笑,导致脸颊抬起,眼睛周围的肌肉收缩。这被称为“杜彻尼微笑”,以19世纪法国神经学家Guillaume Duchenne的名字命名。

不对称的微笑,也被称为非杜彻尼微笑,“反映了一种非真实的情感,并且被认为是在对象撒谎时发生的,”作者指出。“另一种有趣的可能性,”发表在《Cortex》的研究中提出,“在杜彻尼的报道出现三个多世纪之前,莱昂纳多已经知道了不对称微笑的真正含义,并刻意表达了一种表达“非感觉”情绪的笑容。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科学家对著名的蒙娜丽莎效应(Mona Lisa Effect)得出了新的结论。蒙娜丽莎效应指的是画像中的眼睛一直跟随着观看画作的人。他们总结道:“我们从测量数据中得出结论,缺乏证据是因为这一说法在客观上就是错误的:蒙娜丽莎并没有凝视观看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