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风·积微录】(8)达拉翅

 沪学 2019-06-07

说起“达拉翅”好像有点拗口,其实就是满洲女子头上那个扇形用来固定头发的装饰。说起这个“达拉翅”,还真是满清文化学习江南文化的产物呢。满族入主中原前,女孩的发型大抵是梳单辫垂于脑后,编梢上缠着一根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常用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的珠坠角,系于辫梢上,好看当然也蛮好看的,只有在女子成年后,才会把挽成小抓髻,或是梳成一条辫子。清兵入关后所推行的改换服饰政策“十从十不从”中有“男从女不从”,即汉族男子必须遵从满洲的习俗,剃发留辫,着箭袖长袍,而汉族女子仍可以穿着明代女子的服饰。这种变通之法,使得明代妇女服饰风格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清初期统治者严禁满族妇女仿效汉族妇女服饰,所以,在清代初期妇女的服饰风俗呈现出满汉分流异帜的特有格局。但是,满汉人民通过长期生活、生产的频繁接触与交往,在服饰习俗方面相互影响、效仿,彼此影响日益加强。清初,“两把头”的架子还比较小,后来逐渐加大,但那时还不能算是“达拉翅”。清代时,汉人女子的发髻,尤其是江南一带的汉族女子,完整保持了明代髻式,以各色高髻为主,诸如“牡丹髻”、“荷花髻”等。这种发式对满族宫廷妇女影响很大。到了晚清,“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满族女子积极学习汉人女子的发式,清代文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录了江南女子的穿衣打扮对满族的影响。特别是经过慈禧太后的推波助澜,满族女子的头饰变得越来越夸张,光绪时期甚至演变为一种高如“牌楼”式的固定装饰,取代两把头,名叫“达拉翅”,也叫“大京样”、“大翻车”、“大拉翅”,渐渐成了晚清的固定发型。

“大拉翅”是一种“扇形”的冠,用绸缎做成的,戴的时候把它套在两把头发髻之上

清朝末期,宫廷才出现了以发髻为座,上置“达拉翅”的发式

拉里贝的清末贵妇人达拉翅背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