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拔针30秒,人没了?这个病例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郎也不错 2019-06-08

据《华商报》5月7日报道:在西安打工的魏先生,今年45岁。5月1日凌晨5时,因腹部不适,到当地一家诊所输液。输第一瓶的时候,魏先生还有说有笑,输第二瓶的时候,魏先生觉得身上有点痒,就问诊所的医生有没有加氟哌酸之类的药物。医生听后,赶紧拔掉吊瓶,拔针30秒钟后,魏先生就倒下死亡。

事发后,诊所医生还四处寻找急救药品,但没有找到,随后报警。据了解,魏先生平素身体健康,没什么疾病,唯独对氟哌酸类药物过敏。目前,涉案医生已被刑拘,魏先生具体的死因,还在做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关于魏先生的死因,我们不便评论。但是作为具有重大嫌疑的氟哌酸这种喹诺酮类药物,在这起案例中,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有专家评论说,这个病例需要吸取教训。患者和医者如何获得个体的特殊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过史!往往是发生不良反应了,才告诉医生这样那样的过敏史。这是医疗人员基本工作流程知识及管理不足以及普遍大众科普不足的悲剧。

如果每个医疗机构都养成每次必问过敏史,不管用不用药,就会增加大众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医生问了,出处方,药师发药以前再问一次,可阻拦过无数次医生或是患者自己的失误。多一条防线就是多一份安全。

氟哌酸,通用名称为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喹诺酮药物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喹诺酮应避免3种致命相互作用

1、喹诺酮+氨茶碱

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导致茶碱血药浓度增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左氧氟沙星对茶碱的代谢影响很小,但合用时也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2、喹诺酮+解热镇痛药

喹诺酮类药物与解热镇痛药物同时应用,有引发抽搐的可能。

3、喹诺酮+可致QT间期延长药物

可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Ⅲ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西沙比利、红霉素、抗精神病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氟哌酸过敏反应

关于氟哌酸过敏反应,所有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可出现交叉过敏!一些患者在第一次给药后即发生,有些反应可伴随有心血管系统衰竭、丧失意识、刺痛、咽或面部水肿、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等。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肾上腺素紧急治疗。

应在第一次出现皮疹或其他任何过敏迹象时停止使用。必要时可进行输氧,静脉注射类固醇,气道管理,包括插管等措施。

有专家评论说,这个病例需要吸取教训。患者和医者如何获得个体的特殊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过史!往往是发生不良反应了,才告诉医生这样那样的过敏史。这是医疗人员基本工作流程知识及管理不足以及普遍大众科普不足的悲剧。如果每个医疗机构都养成每次必问过敏史,不管用不用药,就会增加大众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医生问了,出处方,药师发药以前再问一次,可阻拦过无数次医生或是患者自己的失误。多一条防线就是多一份安全。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

近年来,限制输液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许多地方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二级以下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绝对禁止输液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