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槐堂 古祠堂

 王传皓皓哥哥好 2019-06-08

人之发肤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木有本水有源,与生俱来祠、祖墓、族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寻根溯源、尊宗敬祖思想的特殊载体,是中国特有的先贤、念祖德的优良传统文化。祠堂,不只是供奉祖宗牌位的殿堂更是孝子贤孙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1、汉代至宋代的祠堂变迁

司马光在《文潞公家庙碑》(文潞公文彦博,封潞国公,谥忠烈,《宋史》有传)中曾有言: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就是说汉人是在祖先坟墓旁边建立“祠堂”进行祭祀,这种汉代墓祠是从周代王室宗庙发展演化而来的祭祀建筑。

唐代发展成为家庙萧嵩等奉敕撰《大唐开元礼》,其卷三记载凡文武官二品已(以)上祠四庙五品已(以)上祠三庙当时的庙祠大多集中于长安、洛阳两

至宋代,祭祀形式、礼制又有发展、民间开始有祭祀五世祖甚至始祖的风尚,且祭祖场所一般建置在居室之内有别于汉代墓祠唐代家庙与明清时代建于居室以外的宗族祠堂也不同

2、第一间三槐堂的兴废

在北宋朝,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与王家是世交。在王旦王素任成都知府之时,苏轼曾作《上知府王龙图书》赞王素执事自轩车之来,曾未期月,蜀之士大夫,举欣欣然相庆,以为近之所无有。”后,苏轼又与王素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先生)有深交。苏轼遭难“乌台诗案”,王巩被累及,贬至宾州(今广西宾阳),在二十多位“案犯”中,王巩是被贬得最远的。王巩于元丰六年(1083年)还京,苏轼来访,并为王巩做《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王巩曾孙,他在翻修故居,置家庙“三槐堂”以祭祀先祖。他特意请苏轼三槐堂铭,歌颂先祖贤能功德。苏轼在《三槐堂》中写道:“王城之东,晋公所庐庐,居室。王祜因子王旦贵,封晋国公”,这就是三槐王氏第一间祠堂之所在。自此,三槐王氏后人依托先人德及苏轼铭文加持,名满天天。三槐王族为望族,三槐祠堂成名堂。

第一间三槐堂的位置及设立时间。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东坡元丰二年己未……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任,……(为)王定国《三槐堂》”。可见《三槐堂》是作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或是五间。三槐堂也应当是建置于此时,位置在宋开封城的仁和门(即曹门)外。

三槐堂名称的来。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中国祠堂通论》一书,对中国古今祠堂论甚详尽,对王氏两个著名堂号“太原堂”、“三槐堂”也有论及。关于为何以“三槐”为祠堂号,《中国祠堂通论》说:

宋兵部侍郎王祜,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次子王旦位居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王氏后人遂以“三槐”为堂号

第一间三槐堂废时间。李濂《汴京遗迹志·堂》八:三槐堂在仁和门外。宋兵部侍郎手植三槐于庭吾后世子孙必有为三公者,遂号三槐王氏,因扁(匾)其堂,曰三槐堂,苏轼为铭,金季兵毁

金国亡于南宋端平元年即公元1234年,“金季”就是金代末期,当在1234年之前。河南《大河报》201111128版刊载了记者于茂世的《寻觅三槐堂》一文:相传,到了清初,三槐堂旧址上的三棵古槐,已然成为参天大树。

今日开封市的三教路上的三教堂即为三槐王氏第一间三槐堂旧址。三教堂建于清朝(据绥耀考证,可能是在清同治五年即1866年),奉祀:佛教释迦牟尼、道教老子、儒教孔子。酝酿多年的三槐堂复建工作已启动……(据刘洋《三教堂:三槐堂王氏发源地》《开封日报》2014710日第3

3、开枝散叶

据不完全统计,自北宋至今,全国各地建立的三槐堂不下五百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仅限绥耀所知)

(1)安徽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溪头村三槐堂,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2006年第六批入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安徽省文物局文件及金志诚文章《大山深处有座民间“金銮殿”》,刊《合肥晚报》2013年12月28日12版)。

(2)浙江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儒大门村三槐堂,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2013年第七批入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浙江省文物局文件及徐敏《儒大门村三槐堂》,刊《衢州晚报》2014年11月18日第1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