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15%的股份对外转让,谁将接盘成了市场热议的焦点。 尽管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股权转让的决策权不在她手里,珠海国资委会处理这件事。但据第一财经最新报道,一位接近格力的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厚朴资本有可能将联手高瓴资本、格力电器管理层一起参与格力电器15%股权的收购。 如果董明珠等高管参与接盘格力,将意味着什么? ![]() 根据格力电器最新财报披露的信息,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最大股东是珠海格力集团,目前持股比例为18.22%,董明珠持股0.74%,格力经销商联合体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91%。 倘若董明珠和其他高管一起出手,只需拿下不低于3.3%的股份,再联手格力经销商控股的京海担保,那么就可以成为格力的实际控制人。算下来,董明珠等高管大概只要付出一百多亿,就可上演“蛇吞象”,以把市值高达3000多亿的格力收入囊中。 这对董明珠等高管而言,实在是一笔诱人的买卖。不过,对于格力的其他股东而言,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董明珠和其他高管成为实际控制人,可以避免外来资本的入侵和干涉,保证企业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转型。从而避免当年平安控股上海家化,挤走董事长葛文耀,最后弄的两败俱伤一幕的重演。 管理层MBO的模式,使得格力可以通过混改,摆脱国资一家独大,由此带来脱胎换骨的转变,将激发企业的活力和效率,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而且,董明珠和其他高管拿下更多股份后,就不再是以前的“打工者”角色,而与其他格力股东的利益更加一致。如此一来,管理层的战略思想和对企业的改革能得到更全面的贯彻,企业未来发展就更确定。 忧的是,董明珠的性格本来就过于强势,是公认的霸道总裁,常常一意孤行。倘若她和管理层全面接管格力,缺乏有效制衡的情况下,董明珠这种性格会不会更加放大,格力会不会沦为一言堂,导致重大决策失误的发生。 这并非杞人忧天,实际上,近几年董明珠已经有多次误判,例如格力造手机,就是董明珠的决定的,但现在看来,董纯属玩了一把票,沦为了行业的笑柄。这显然是个失败的决策,虽然投入不太大,但亏的也是格力股东的真金白银,令他们不免心疼。 至于入股珠海银隆,则更明显了。董明珠此前把银隆捧上了天,想尽了各种办法推动格力入股。幸好格力的股东们比较清醒和明智,与董明珠公开叫板,把这件事硬是给挡了下来。现在看看已经变成“窟窿”的银隆,真的很险。倘若当时董明珠得逞,格力投巨资入股银隆,钱恐怕早打了水漂,股东们只有欲哭无泪的份。 还有格力豪掷500亿做芯片,董明珠也异常高调,信誓旦旦,但从学界到业界质疑声始终不断。例如格力前董事长朱江洪就表示:“芯片是否好做?根据目前的情况,做芯片,至少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信心。”500亿的芯片项目,对格力到底是福是祸,恐怕只有天知道。 那么,如果董明珠等高管接盘格力,你支持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