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柴胡升降散”治疗痤疮一例

 昵称37375912 2019-06-08

“柴胡升降散”实为“小柴胡汤”与“升降散”合方,“小柴胡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此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具有疏利少阳气机,宣通内外,运行气血之功,后人将此方誉为杂病之首方;“升降散”原载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其认为:“温病杂气,热郁三焦表里,阻碍阴阳不通。”笔者发现此二方合用(简称“柴胡升降散”)加减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现通过病案一则简述其临床运用体会;

患者胡某,女性,22岁,在校大学生

初诊:2019.01.29

主诉:面部反复丘疹2

现病史:2年来,患者面部丘疹反复出现,时有瘙痒,患者多方求医未果,丘疹此起彼伏,缠绵难愈。

刻下:患者面部散在丘疹,以前额为甚,时有瘙痒,面部油脂较多,可见部分粉刺;诉心烦,口干苦(夜间起饮),寐不宁,大便干结,小便微黄。

舌象:舌红,以舌尖红甚,苔黄腻;

脉象:双手脉弦而滑数,其双关部弦甚而发紧;

诊断:痤疮--肺胃郁热、少阳枢机不利

处方:柴胡升降散加减;

北柴胡15g   黄芩12g   法半夏10g   党参15g

姜黄12g     僵蚕12g    蝉蜕12g      大黄6g

桑白皮15g   淡豆豉15g  白芷15g   浙贝母10g

蒲公英30g    鱼腥草30g    

5剂,水煎服;另嘱患者清淡饮食。

复诊:2019.02.03

病史:患者前额部丘疹显减,可见面部丘疹渐退,偶瘙痒,诉夜寐稍好转,但仍口干而苦,诉服药后大便顺畅;

舌象:舌红,苔薄黄;

脉象:左脉滑数稍细有虚气,右脉弦滑细数;

诊断:痤疮--肺胃郁热、少阳枢机不利

处方:柴胡升降散加减

柴胡10g   黄芩12g     法半夏10g   党参30g

姜黄12g   僵蚕12g     蝉蜕12g      大黄3g

白芷15g   玄参10g     淡豆豉15g   桑白皮15g

蒲公英30g   鱼腥草30g    

12剂,水煎服;

3月后随访患者面部丘疹基本痊愈,无再复发。

按:痤疮系一种常见的青春期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颜面多发,病情易复,多数患者迁延不愈,甚者影响容貌。祖国医学称之为“粉刺”;《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探其病机,多与“郁”相关,而其“郁”包含了寒郁、热郁、气郁、血郁,故在治疗过程中,紧扣其“郁”之病机施治,郁解痤散;正如丹溪所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人体气机不畅,则升降失司;气血运行不达而诸郁皆起;剧此,笔者发现柴胡升降散具有清解热郁、舒畅气机、调达气血之功,运用其加减治疗因郁而致痤者,收效显著。

结合本例患者分析,初诊见其面部起疹,前额(阳明经所过之处)为甚,伴面部油腻,其舌红而苔黄腻、切其双手脉滑数并见,故初考虑其为阳明湿热炽盛,循经上扰熏灼于面而发;其脉双关弦甚而发紧,提示其为气机郁束内结之证,结合其口干苦,心烦不寐之症,故考虑为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调所致郁热内结之证;郁热内结阳明,可致胆胃不降(口苦心烦而不寐),火郁上攻,刑克肺金,水液通调失司,故见大便干结而不畅;针对其病机,投以柴胡升降散加减清泄郁热、和畅枢机;此方以小柴胡汤疏利少阳枢机,通达气机升降,外散内清,僵蚕、蝉蜕轻宣肺气,清解郁热,大黄、姜黄(佐配公英、鱼腥草)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两两相伍,一升一降,使枢机得利,郁热得解,内外通和;再辅以白芷佐降阳明,祛风止痒,浙贝、桑白皮清肺化痰,通调气机;豆豉宣郁除烦,通利小便,诸药合用使其内外宣通,升降有序,气血冲和;复诊见患者丘疹显减,欣叹此辨证处方之效得以施,但其郁邪未尽,枢机仍未畅达,故守前方,切其脉示虚气存内,是为郁热久耗,亏损正气、阴液,故加大党参量以扶正祛邪,投以玄参滋阴降火以除烦热,续予12剂,收效良好。

本例运用柴胡升降散加减清解热郁,调畅气机,面部痤疮收效显著;由此我们总结柴胡升降散具有三条主要功效:一可疏利少阳枢机,通达气机升降;二可轻清宣透,以解久郁之邪;三可清热解毒、攻下逐秽,临床上我们运用此方加减治各系具有此类病机的杂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