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有负面情绪怎么办,孙俪的一番话提醒了所有人......

 没事整点啥 2019-06-08

演员孙俪不仅戏好,演戏事业风生水起,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她和邓超早已晋升为育儿达人,两人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记带娃的甜蜜点滴。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她和邓超会送孩子上下学。

趁着假期,带着孩子去户外呼吸清新的空气。

跟孩子一起作画。

在这样爱的浇灌下,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感受彼此之间的爱,在不断地沟通中得到成长。

虽然是二胎家庭,兄妹俩感情自然好得不得了,哥哥等等小小年纪就懂得体贴家人,暖男特质展露无疑。

孙俪的育儿理念也很受大家赞同,她曾经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读完这条微博,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心声?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肢体语言比语言更有力量,而拥抱是最柔软、最有力量的方式。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高达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进行的。

成人都需要拥抱来表达情感,何况是年幼的孩子。父母简单的一个动作,能给孩子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而固定的作息、熟悉的环境、专属的照顾者,这些都为孩子的内心编织出一张安全感的大网,使他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安心、快乐。

然而随着孩子从家庭走入社会,陌生的环境和照顾者常常会使孩子一下子难以接受。那么问题来了,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01

什么是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种心理状态,个人的安全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包培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指的是存在的物品、设施、天气,比如桌椅、灯光、窗帘,鞋子,衣服,天气等等。

人文环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环境,比如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其他人员之间构成的关系。

心理环境指的是人的心理特征、状态,以及一个群体的心理特征、状态。

充分的安全感会让孩子有独立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环境,遇到失败会把原因归结于事情,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02

安全感对孩子有多重要?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依赖别人,在团队中总是妥协自己的想法,不敢参与竞争,害怕接触新事物。

因为安全感属于心理环境,个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其在获取知识和能力上的意愿,以及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受。婴幼儿时期个体安全感的建立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最为紧密。

童年时体验到的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前后一致的爱,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这些都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父母需要摆脱自己的行为惯性,有时候脱口而出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是错误的。

安全感的建立特别考验的是父母对于自己行为的体察,考察父母是否有前后一致的爱,并延续到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

03

孩子不同阶段的安全感

第一阶段——“我能活下来吗?”

这个问题代表处于第一个阶段的孩子,刚出生的孩子,他们大脑里的问题就是:

“我有足够的食物吗?我能睡觉吗?”

家庭成员需要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婴幼儿时期的孩子通常只能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

第二阶段——“我能做我自己吗?”

这个问题代表处于第二阶段的孩子,当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孩子们也就进入到安全感需求的第二个阶段。

我能做自己吗?孩子在18个月以后,他的自主意识开始增强了。

于是,他们想要进行更大的探索,由于他们对“危险”还没有概念,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认知还不准确,所以孩子和成年人在判断上相差很远。

第三阶段——“我足够好吗?”

这个问题是3岁以上的孩子内心的提问。

孩子们开始留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个鼓励、微笑、拥抱都是孩子们得到的首定的回答。

这个发展规律要求父母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这也是一个证明自己“足够好”的机会。

家庭成员和教育者都应该在生活或教学中,根据孩子的能力提出目标,当孩子们不断探索完成之后,我们给予积极的反馈,会让孩子们内心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04

安全感——孩子挑战世界的勇气

面对这么多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面前,怎么选择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聪明的父母会用5天的时间,来学习如何为孩子建立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