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战国四大武安君

 庶民临风 2019-06-08

武安君是先秦时期的一种独特的封号,在战乱时期,国君以武功安天下,手下大将如果功勋卓著即可获封武安君封号,尽管如此,在人才辈出的战国时期,获封武安君的人数寥寥无几,其中最具知名度的莫过于苏秦、白起、赵牧以及项燕,尽管他们位高权重,但个个下场却无比凄惨。

武安君——苏秦

苏秦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一怒而天下危,一息而天下安”,靠着一张伶牙俐齿,忽悠的山东六国合纵成功,他成为合纵长,一时间风光无限。

在《大秦帝国》中,苏秦是为了向齐国报仇,以报齐国当年入侵燕国害死太子妃姬狐,为报红颜知己的私仇,而不惜死间,以灭齐国。不过最后苏秦也死的很惨,被齐湣王处以车裂极刑。

苏秦的同窗张仪,在秦国也是大展拳脚,被封为武信君。

在史书上的记载是苏秦权极一时,被齐国大夫所嫉妒,故而派刺客刺杀而死。

武安君——白起

白起

战神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为了秦国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之后又攻陷楚国的都城郢,焚毁夷陵,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史书中对于白起的记载就是某某年,破某城,杀敌多少。

回顾白起的战争生涯,最大的一场仗,莫过于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将自己所有的国力都压在战场,哪一国都是国力之战,本是廉颇对战白起,但是秦国使用反间计后,赵王以赵括代替廉颇出战,赵国最终败了。四十万赵军也被坑杀于长平。

之后,秦国再次进攻赵国,白起抗旨不战,被睚眦必报的应侯范睢抓住机会进献谗言,最后在杜邮以镇秦剑令白起自杀,由此一代将星之王就此陨落。

武安君——李牧

李牧

在廉颇还是赵国上将军的时候,李牧还是赵国云中郡的守将,他领导的赵国的骑兵,在对抗匈奴的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延续了赵武灵王在边境战役的强势。在廉颇被赵王怀疑,被迫远走楚国,赵括战死,乐乘难当大用之际,李牧成为了赵国,乃至山东六国最后的希望,面对秦军,他用兵如神,充分发挥了他的骑兵优势,使得赵国胜多输少,逼得秦国无力东进。

秦国又一次的使出了反间计,利用赵国权臣郭开的野心和赵王的昏庸,以叛国罪诛杀了李牧,摧毁了赵国最后的希望,最终使得王翦父子可以顺利完成灭赵之战,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武安君——项燕

项燕

项燕是秦国灭国之战中对秦国打击最大的。韩国是秦国公室子弟嬴腾所灭,而赵、魏、燕基本都是王翦父子的战绩,为了平衡军功,秦王政选择更为年轻却没有经验的李信为帅,结果几十万人,被项燕一战,杀的溃不成军,溃败数十里,丢失三大城池,带回来的不足十万人。

这是秦国继当年的阙与之战被马服君赵奢打的惨败后,再次遭遇的大败仗。为此,嬴政不得不请回了王翦,重新集结了几十万人,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才在与项燕的对决中取胜,而项燕也被迫自杀。

四大武安君,名字都很霸气,不过都没有得到善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