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召稼楼古镇为何会饱受争议?槽点无数?

 黄之中 2019-06-08


上海地区最具争议的古镇,这座古镇被黑无数,吐槽点无数,小编很好奇,究竟这是怎样的一座古镇,又为何网上对它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所以小编决定去一探究竟,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选择了与它的相遇。

小编去了以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镇,古镇依水而居,可见漕运在古时候的重要性,白墙熏瓦,雅韵盎然,但也不缺乏人流,还有许多身着唐装和旗袍的女孩儿,更为古镇增添了一丝风韵。

漫步在古镇幽长的小巷里,仿佛是穿越了时光,周围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商铺林立。

几座石拱桥悠然卧于波光粼粼的河面之上,碧波荡漾。中外游人看上海,一定会去上海之根城隍庙。

只是据说城隍老爷秦裕伯的故里就是召稼楼,看见眼前的情形,难以遥想,这就是上海之根。

这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镇,横跨三个朝代,也许在漕运盛行的年代,这条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应该是游船画舫无比繁忙的景象,夜幕降临的时候,河两岸还会是灯火阑珊的繁华。

这里美食琳琅满目,有酸甜可口的乌梅果,有酱猪蹄,有各种酱菜,还有许多的手工制品,也有许多中华的传统工艺品,竹制品等等。

如今历经800个春秋,她依然静静地伫立在这里,等每一个到来的人,又目送每个离开的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她也是一座有故事的古镇。

它的低调与内敛,让一切红尘往事,都如秋水一样付之东流,然而在最近这几年中,她却要饱受各种争议,说是被黑无数,槽点无数,成为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无稽之谈。

面对这一切争议与质疑,她依旧是静若止水,波澜不惊。也许是铅华净洗,荣辱不惊,也许是她在等风,也许是她在等雨。

等风来,吹散落在她身上的尘埃。

等雨来,洗刷她的清白。

和其他人一样,我只是一个过客,来了也会离开。可我却把她记在心里,也为世人对她的评价,愤愤不平。

有人信口一句,就说她不好,只是说她不好的人又可曾去真正的了解她?

可是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她就习惯了这样的风言风语,也早已是看透红尘世事后的雍容大度,在这不断流走的时光里,快乐的记忆,不快乐的记忆,都终将要远去,又何必太计较前嫌,为自己徒增感伤呢?

只要自己过得悠然自得就好,在时光的流转中,她依旧是最初的姿态。

就算是这幅最初的姿态,也早已看破了无数世事的苍凉和世态的变迁,它还能留存到现在已经是实属万幸。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可我想说无论是风景还是人,都需要被珍惜。

游人一波又一波,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可她永远都是她,在岁月的变迁中无声无息,静静的看着到来的每一个人,又静静地目送着他们离开。

然而她依旧在等,等有一个人来解读她近千年的沧桑。

很有幸,也感谢这些流言蜚语,让我遇见她,有惊喜有感动,我想说,她没有流言蜚语中的那么不堪,如果你愿意给她布尘,她也愿意背负,可你舍得吗?忍心吗?

透过初夏明媚的阳光,无数次我凝视她,她的目光中有些苍凉,那是看破红尘后的冷静,那是历经风雨后的大度,那是不计前嫌的从容。

她早就释怀了,无论是面对何等的待遇与不公。

我再次凝视着她,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天堂吗?没有比肩继踵的人流,没有车马喧嚣,一切都刚刚好,可以悠然地漫步于石板路上,彷徨于幽长的小巷之中,有更多的遐想空间。

没有人对你说:“麻烦让一下!”

有没有人让你感觉到很拥簇。

我只是一个过客,来了又走了,无声无息的,却不知道怎样和她告别,可我想对她说,我会记住她的。

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再来看她!而我也愿意相信她的目光中,也依旧会是望穿秋水般的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