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弗农山庄 (Mount Vernon)

 jimyjackson 2019-06-08

记得五年前在华盛顿DC参观美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chieves)时,得到了这一份介绍"弗农山庄(Mount Vernon)"的小册子。册子抬头上就印着一句"来弗农山庄吧,探索一个真实的乔治华盛顿"的宣传语。

这的确很吸引我这样一个历史爱好者。当时由于时间关系,未能成行,成了未了的心愿。2015年的9月,因为在佛罗里达访学,借着再访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时机,终于得以拜访了弗农山庄。

乘坐飞机大约2个小时,从佛州的迈阿密出发,抵达位于华盛顿DC的罗纳德里根机场。机场位于弗吉尼亚州一侧。从机场出发开车沿George Washington memorial Hwy向南大约16英里,就来到了位于波托马克河边的弗农山庄。

庄园坐落于George Washington Memorial Hwy尽头和Mount Vernon Memorial Hwy交汇处一个大转盘旁边。说是"山庄",其实没有任何"山",连丘陵都没有。只是庄园坐落在波托马克河谷的较高的地势上而已。

沿小路走一小段坡道,就到了山庄的入口。其实就是一个可供古代马车和人进出的门而已。

正门的颜色和后面看到庄园主楼色调相似,都是红瓦、白墙和绿窗。

木牌上是对山庄的简介:乔治华盛顿1754年从兄长劳伦斯那里继承了大约2000英亩的弗农山庄。华盛顿虽然戎马一生,但他多次谢绝掌握权力,回家务农,和妻子玛莎通过经营把庄园的面积扩大了4倍。1799年12月,也就是他卸任总统后二年,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的产权属于一个女子协会,由她们负责经营这处美国最著名的景点,也是一个私营非盈利性质的机构。这意味着虽然收取门票费,但所有的门票和纪念品销售的获利都将被用于对庄园的维护和管理,并且依靠社会捐赠。

这里一年365天对都外开放。成人门票价格是$17。

售票处门口的华盛顿半身铜像。著名的福特家族给山庄一笔捐赠,用于游览中心的建造。

进入福特引导大厅,就看到华盛顿的巨幅画像,显眼处还印着他的一些名言,平直,但反映他的价值观。例如他说过:"我真地宁愿和几个朋友待在弗农山庄里,也不情愿被那些政府的高官和欧洲的使节们围坐在总统办公室里";"和平,是我对这个世界最真诚的期望";"对人民的热爱才是我的执政原则"。这些语句无不体现出他是一个享有崇高声望的谦逊的爱国者。

乔治·华盛顿的标准画像。一美元纸币上头像的原型。

在农场里沿马车道行走去主屋的路上的风景幽静宜人。从大门口出发到目的地大约行走15-20分钟。

农场秋色,在树木间穿梭。

在农场的幽静"马"路上转了几个弯,突然之间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树林突然消失,代之为一片开阔的草场,在绿色草场的远处,极目望去,在参天大树之间有一幢三层高的红瓦-白墙的别墅。这里就是华盛顿的家,弗农山庄的主屋。想着乔治华盛顿就在这里度过大半生,我仿佛走进了十八世纪的那段历史中,耳边仿佛已经听到了载着总统的马车通过我所站立的位置时的马蹄声。于是我情不自禁按下快门,留下了眼前这第一幕震撼的景色。

草场边的沙石路引导我们来到主屋门口。那十八世纪的沙石路在门前形成了一个圆盘,可以想象那马车恰好停在屋子门口,待总统先生弯腰下车进入房屋后,马车不用掉头,就可以"咔嗒咔嗒"的从圆盘的另一侧离开。远远的,似乎已经看到马蹄带起沙石路扬起尘埃...

仔细观察这桩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房子,左右对称结构。算入屋顶的阁楼,共三层楼高。屋子前后都有门,也算是通透,高高的屋顶也有不错的隔热作用。大大的窗户保证了采光。乍一看好像是砖石结构的,其实走近才知道是全部木结构的建筑,包括墙体。这是典型美国式建筑,既典雅美观,又隔温节能。

我们排队从侧翼的厢房开始进入主屋参观。进入房屋后不能拍照,所以下面借了Google map的实景来显示。

不是从正门进入,而是从左侧客厅的门进入建筑。

这是之前福特引导大厅的内部模型展示。整栋房子大概有20个房间。

一楼的门庭。十分简朴的内部装饰。

二楼内部,呈现的还是200多年前的原貌。其实,除了没有电气设备,和现代普通美国家庭的内部也差的不多。

另一部小楼梯通向一楼,楼道十分狭窄,和二楼地板交汇处高度仅1米70左右,我身高178cm还需要低头通过,华盛顿身高190cm,估计在这边不小心是要碰头的。

二楼华盛顿的卧室,保持着当年原貌。1799年12月14日的一个寒冬,乔治华盛顿在这间卧室里去世。

关于华盛顿之死众说纷纭。但是比较肯定的说法是当日他上呼吸道感染后还迎寒巡视山庄,结果得了严重的喉炎。因为当时主要的治疗是放血疗法,结果到了当天晚上华盛顿体内约1/3的血被放掉,最后反倒害了他的性命。(华盛顿之死的油画)

他死后,按照其遗嘱被安葬在山庄内。

从房屋的另一侧出来,是一个长长的Porch——美国房子特有的门廊。因为房子坐落在波托马克河的一个弯道河谷的高处,视野极其壮丽和开阔。

这张画就是描画当年华盛顿在这个门廊下和朋友交谈的场面。

留念

从门廊望出去风景。

波托马克河流经这里,乘船可以直达美国首都华盛顿DC。

主屋的侧面

全景照片---其实是一桩很有美国南方特色的建筑。

白色栅栏

马房

华盛顿当年乘坐过的马车。

从主屋的南侧山坡离开,这里靠近山庄的葡萄园——在华盛顿的遗嘱中,他要求去世后家人将他安葬在那里。

接下来,沿着小路,我们将去瞻仰一下乔治华盛顿的墓地。

其实,1799年他刚去世时,他遗嘱中墓穴尚未建造,所以被先安葬园内位于波托马克河边的这处山坡上。棺木在此放置了数十年。所以被称为Old Tomb。这里并没有发现墓碑。

数十年后,棺木被迁至现在位置,建了一座正式的陵墓,供人们瞻仰。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敬重的心情,随着人流,步入墓园。有这种心情是因为会和这么一个历史上伟大的人物近在咫尺。

墓区有几棵参天的柏树。显得庄重肃穆。

墓门上方白色石碑上用十分平直的语句篆刻着碑文:"在这个墓室里安放着乔治华盛顿将军的遗体"。华盛顿虽然担任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但是他更愿被以军职来称呼---乔治华盛顿将军,到目前为止,还是美国唯一最高军衔的军官——追授"六星上将",相当于元帅。

华盛顿的遗体并不是下葬在土里,而是直接存放在墓室里的石棺木中,供人瞻仰。

右侧的是华盛顿的白石棺木,上面雕刻着美国国鸟白头海雕为造型的国徽浮雕。左侧的是他妻子玛莎华盛顿的棺木。

上面文字的意思是:"乔治华盛顿之墓,依据华盛顿的遗嘱于1830-31年建立"。

在这所18世纪的庄园里随意走走,人好像回到了历史场景中。

大片大片的草场和树林。

华盛顿的山庄有8000英亩,约等于32平方公里。这个家产,放到哪个时代都是富豪。

这是放牧的围栏。为了保持当年的风貌,还饲养着牛和羊

羊圈

山庄游览的尾声,我进入了一个多媒体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华盛顿家中的旧物。这里还可以看到全息投影的华盛顿复原头像,主题是:"看看华盛顿的容貌是怎样的?",通过对棺木中头骨的扫描和容貌重建技术,可以让大家一睹伟人的真容。

在山庄的博物馆内还意外发现来自中国江西景德镇的一套青花瓷器。

标牌上写着"中国景德镇制造",都是18世纪中后期产品,那时美国刚刚独立。而中国是清王朝的乾隆年间。

这又是一组精美的青花瓷盘子。

博物馆里华盛顿将军的铜像。

以下以图文简单介绍一下华盛顿一生中的一些重要的时刻:

华盛顿是英国人后裔。1732年出生英属弗吉尼亚殖民地。年轻时的志向是成为一名正式英国军官。1750s,华盛顿意外卷入英法七年战争在北美洲的战事,获得军队里和民间的知名度。1775年在殖民地大陆会议派遣下,自费招募军队,率领民兵北上抗击英国殖民者,正式加入美国独立战争。下图是参加独立战争期间的场景。图中的黄衣高个军官是乔治华盛顿,着白衣的军官是法国援军。

1776年圣诞节夜晚,华盛顿带领军队,夜渡特拉华河,袭击了位于纽约的黑森雇佣军团并大获全胜。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向当时的美国邦联议会第一次交出军权。卸甲归田,回到弗农山庄。

在山庄指挥黑奴劳作。

1787年5月~10月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参加制宪会议,并担任主席。五个月的会议上,华盛顿每天除了默默坐在主席座椅上宣布会议开始和结束外,作为弗吉尼亚代表一共发了两次言。但他以自己崇高的威望,保障了制宪会议的权威性。最后诞生美国宪法和美国联邦。他也因此被一致推选为第一任美国总统。

1789年,乔治华盛顿在当时美国首都纽约宣誓就任总统。那个地方就在现在的华尔街头。据说宣誓过程中华盛顿低沉声音,让大家必须竖起耳朵才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今天在纽约华尔街头宣誓就职地点竖起了高高的华盛顿铜像。(感谢张维晨同学提供的图片)

1797年,华盛顿拒绝第二次连任总统职务,一生中第二次向美国人民交还了全部权力,回到弗农山庄。给后面的总统树立了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榜样。在离职演说中,他强调美国要避免党派分裂(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党派的总统);美国要孤立于欧洲事务以外的警告。直到现在,美国政治家还会引用华盛顿的演说词来表明"孤立主义"的立场(Isolationism)。

卸任后华盛顿在山庄里骑马巡视。

不幸的是,他卸任不到两年就在弗农山庄因为喉炎去世。享年67岁。

美国首都又名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就是在华盛顿任期内由他亲自划定的位于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州边界的波托马克河畔的10英里x10英里见方的一片土地上建立的。在城市中心有一处山丘上,于南北战争前后,树立起一座完全由巨石磊成的古埃及式的白色丰碑,周围由50面星条旗围成圆圈,不远处是美国国会、林肯纪念堂、白宫等建筑所包围。这就是为纪念乔治华盛顿而树立的"华盛顿纪念碑"。

美国人民用这句话评价乔治华盛顿:

"First in War, First in Peace, First in the hearts of his country men"——这句话译作"他是参战的第一人,归隐和平的第一人,也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人"!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