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中的西域,匈奴与中原的百年战争,意外诞生了一个伟大城市

 炫叶楓雪 2019-06-08

边塞诗《战城南》中的乌贪,指代匈奴所在的异域,并非特指我们将要讲述的乌贪离国。乌贪离,是一个出现在汉代西域的相当古怪的名字,没人知道它代表的确切意义。而乌鲁木齐的出现,是乾隆二十年(1755)的事。清平定准尔叛乱后,将筑垒屯兵的今乌鲁木齐九家湾一带定名为

就在清代,有人推断乌鲁木齐的名称来源于乌贪离,一是因为两者发音相近,二是因为乌鲁木齐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优美的牧场,而乌贪离则盛产宝马,宝马当然离不开优美的牧场。如果此说属实,那么乌贪訾离就是今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前世,这无疑是这个可怜的游牧小部落的无上荣光。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名称古怪的小国,源于中国最早的游牧巨人匈奴。

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嬴政再次派方士卢生入海寻求仙人指点未来并寻找长生不老药,总是无功而返的方士这次带回了一本《录图书》,这是一本谶书预测未来的书,书上记录着一个惊天的秘密:“亡秦者胡也!方士所说的,是一种侮辱性的称呼,这里专指诞生于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的匈奴。匈奴,是一个典型的游牧部落,一直踏着季节的鼓点追逐着肥嫩的水草而迁徙。这种来回游荡的日子,造就了他们全民皆兵和擅长游击的典型特征。令人恐怖的是,匈奴军团从不将战利品收归国库。一场战争下来,不仅战俘成为参战者的奴隶,劫掠的财物也归参战者所有,这就为匈奴骑士投入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持续的动力。

于是,匈奴人以嗜杀和痛饮为人生之乐,马背上的生活就剩下简简单单的三件事:扬鞭放牧,弯弓狩猎,挥刀杀戮。由于匈奴长期生活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也就是非季风区中,那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燥多风,只能放牧。一旦遇到气候干旱、牧草枯萎的年份,他们便会越过这条等降水量线,进入农民所在的季风区抢劫粮食与财物。零星的袭击渐渐扩大为战争,防守者则企图报复,有时也全面出击以图先发制人。这一根本原因导致塞外的牧人与中原的农民沿边塞开始了连续2000年的血腥战争。

 

渐渐地,中原已经对匈奴的骚扰忍无可忍,因而在秦时期给匈奴起了一个含有深刻贬义的名字胡而且,其他边疆民族也跟着遭殃,居住在匈奴东部的乌桓、鲜卑先祖被称为东胡,居住在匈奴以西的西域民族被称为西胡胡人成了汉人对西部和北部游牧民族的泛称。在秦实施统一六国决战的公元前221年匈奴马队又像被风吹皱的一条线一样惊现在边塞。他们在第一个有记载的匈奴单于头曼率领下,乘机攻占了原属赵国的河套以南地区中原未平,哪顾得上外寇?在无奈和叹息中,赢政的噩梦一直持续了六年。六年,对于这位血性十足的年轻皇帝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因而,当他看到《录图书》上的那句亡秦者胡也的谶语时(后来此谶歪打正着地应验于秦二世胡亥),立时把此与边关最大的威胁匈奴联系在了一起。于是,这句搪塞责任的话引发了秦朝针对匈奴的一系列疯狂行动。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蒙恬率30万铁甲将士,如飓风一样扑向匈奴的帐篷和马群,将黄河以北的高阙阳山踏在脚下。天高野旷的边塞,黑压压的苍鹰在低空盘旋,因为那里散落着一片片在血迹中喘息的胡马和身首异处的胡人。之后,为了堵死胡人卷土重来的途径一北方诸侯国之间的长城缺口,刚经历过七国纷争的秦王朝,竟然不惜血本征用79万军民,从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开始,在崇山峻岭之上将秦、赵、燕的古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朝鲜平壤西北海滨)的万里长城。

 

此后的长城,便成为中原王朝与匈奴汗国争夺的焦点。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五凤元年(前57),匈奴因为单于继承人问题引发了内讧,一度出现了五个单于争立的乱象。经过一轮又一轮火并,最终剩下南北对峙的两个单于。南单于呼韩邪于甘露三年(前51)率领全部属下与牲畜向汉朝投降称臣。听到消息,担心受到汉与南匈奴联合进攻的北单于郅支向西部逃窜。之后,汉匈之间发生了两件足以改写历史的大事。

一是西逃的北单于郅支杀掉了汉使,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于建昭三年(前36)以皇帝的名义秘密调发西域各国军队,连同屯垦军共4万余人,兵分两路远征,最终将郅支单于的头颅快马传送到3300千米外的长安。二是北归单于庭的南单于呼韩邪,于竟宁元年(前33)提出了愿为汉家之婿的请求,昭君出塞的故事拉开序幕,汉匈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炊烟被点燃。汉元帝当政时期(前48—33),匈奴东蒲类王兹力支顺应大势,率领部下1700余人向西域都护投降。西域都护将车师后王西部的一块土地划出来,将这伙匈奴人安置在玛纳斯河以东、塔西河以西的玛纳斯平原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