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刻意练习”

 残月照亮夜 2019-06-09

今天正逢高考日,学子们正在紧张地将自己平时学习到的知识用来解答考卷题目。三天之后,学子们或许能知道自已掌握的知识是否全面,清楚自已是否是一个解题高手,或者说自已是否发挥应有的水平。

参加高考的学子们都想成为那个金榜题名的人,就如普通人都想成为那个厉害的人一样。

那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高手呢?

下面是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教授在混沌大课中教的一个模型:刻意练习,教你如何成为一个高手。

1

  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我们知道业余的高尔夫爱好者平时无论怎么练习,都没有办法赢过专业球员。业余围棋八段选手怎么都下不过专业棋手三段。打太极人士怎么都打不过格头人士,即使偶尔赢了,也打不过更高级别的格斗高手。

这是为什么呢?

创业者和创业家的区别是什么?投资人和投资家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业余与专业的差距。但,我们又如何成为一个专业人士,如何成为一个高手呢?

我们以够想到的是:通过学习!

没错,学习也许可以帮助你成为专业人士,也许可以帮助你掌握更多知识。然而,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多数人学了很多东西依然没有什么卵用。

为什么?

因为在于你学习的知识是什么。

业余人士学习的知识是信息,高手学习的知识是套路、方法论、模型。

芒格说过:“人类是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有发明家,人类是学习了学习方法之后才有了高手。”

刻意练习就是教你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高手,它是通过刻意设计的练习让你成为高手。

刻意练习学习时我们要努力避免的一些坑。《异类》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理论:“一万小时理论”,即学习任何技能通过一万小时练习都可以成为那个领域的高手。这个理论忽视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不断重复,他只是会了这个动作,但依然是一个普通人,成不了高手。我们应该找到掌握这个动作要领后面的方法论或者套路,再加上一万小时练习才能让你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

如果只是对一个动作进行重复,最后重复地都麻木了,那二十年的老司机开车技术也依旧可能不如四、五年的年轻司机,二十年医生的医术也可能不如四、五年的年轻医生。

中国足球运动员的“下底传中”就是把一个动作练废了的先明例子。这些运动员只练习“下底传中”,一个动作重复练习,一直停留在这个动作的舒适区,而不是跳出舒适区,进入升展区,所以技术水平没法得到提高。

我们平时会看到一些孩子对一些知识能够倒背如流,甚至都到了表演的地步。这样的学习也一样会把孩子背废掉。如果发现孩子的学习一旦到了舒适区,家长要及时地推动孩子进入学习的升展区,这样孩子的学习才能取得进步。

说了这么多例子,那我们一定想知道怎么进行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方法论是什么?

2

 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是提出方法论或者说创建模型。这是关键的一步。专业人士平时练的是什么?不是知识信息本身,不是简单动作的重复,不是花哨式的表演,而是这些信息、动作、表演后面的套路

普通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高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更高级别的高手能通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重新抵达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高手能识别出现象后面的那个模式,即模式识别

婚姻专家能通过观察两口子的对话,确定是否会离婚。后面的模式识别是两口子对话时是否藐视对方,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分开的可能性将很大。

MIT的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团队合作水平如何?它的模式识别是团队开会时大家发言的时间是否平均。如果开会长期是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个团队的合作水平一定要差于大家平均发言的团队。

测谎专家的模式识别不是关注说谎者说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观察说话人的眼珠在说谎的那一刹那是否在不停地转动。

高手的学习是模式识别。我们要学习高手的学习方法。学习理论时,我们要努力提练出理论后面的那个方法论,然后进行练习

高手脑子里的套路多,业余者脑子里的信息多

一些专业高手练习的套路:

棋手平时练的是围棋的定式和棋谱;

编程高手练的是编程的算法;

律师学习的是案例;

数学家记数学公式;

科学家记的是科学定律。

第二步是刻意练习。有一种练习叫to do list或者说是chicken head,这是一种简单重复的练习。一个动作,练了一万遍,又怎么样呢?就像小鸡一样,依然只会chicken head,不停的点头,点头,再点头,没有掌握动作后面的方法。

重复动作绝无可能帮你找到后面的套路,而是要在理性的思考下,才能帮你找到动作后面的那个方法论,这才是学习的正确姿势

回到中国足球队员。为什么中国足球队员技术不行,他们进行的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学习“以赛代练”。中国足球想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提高技术水平。比赛是不能让运动员的基本功提高的,而是需要通过专项练习让你水平提高。

美国的橄榄球运动员刚开始练习时,教练甚至是不充许球员碰球的,而是通过一个个专项练习,先将球员的基本功练扎实。

学音乐也是如此。好的音乐老师刚开始是不会让学生弹奏完整的曲子的,而是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学习把基本功训练好,再练习曲子。

中国的有名作家很少是来自于我们大学的中文系里。著名作家哥仑比亚大学舒尔茨教授来到复旦大学讲课,给学生教写作的第一课就是如何练习描述听、写、色等基本功,这让在坐的学生大失所惊。

成功等于核心算法X大量的重复动作。这个核心算法就是后面的套路、方法。大量的重复动作就是刻意练习

第三步是在刻意练习时,要有及时反馈

我们知道高尔夫球员,网球球员身边都会有一个教练,但实际上这些顶尖球员的水平都远远高于他们教练的水平,那为什么他们还会花大价钱请一个水平不如自已的教练呢?因为他们进行的是刻意练成,需要反馈。教练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提出正确的反馈给到球员,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纠正,水平才得以提高。

刻意练习的最终目的是将动作、套路、方法论内化到大脑中去。一个技能是否掌握,要看这个技能是否长到你的大脑中去

我们知道大脑中的神经元是互相连结的,练习一个动作,相关的神经元就会连结一次,反复练习就会反复连结,最终会自动连结。

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高手的脑神经网络通过刻意练习被改变了,普通人只是掌握了一个重复的动作,停留在舒适区

我们进行刻意练习时需要注意的三点:1.永远不要停留在舒适区;2.学习致用才是有效学习;3.请教练或导师进行反馈

3

 刻意练习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李叫兽,原名李靖,一名90后。他是广告文案高手,创办的公司被百度一亿元收购,目前是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

李叫兽的学习方法论是:

1.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2.学到这个理论后,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它什么现象?;3.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进,学习致用。

李叫兽的打架理论。通过看书终于悟出打架的道理是用坚硬的地方击打对方柔软的地方。真的好有用的道理。如果你用这个理论去跟别人打架,保证你只赢不输,成为打架高手。

李叫兽的第二个理论是爬行动作是视觉化动作,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人类是一种能不用脑就不用脑的动物。他用这个理论来指导他写文案,他会刻意用一些视觉化的文字,直达用户的大脑。

这个理论在指导他与别人谈判时尽量用别人能看到的利益和好处,站在对方的视角来谈判,成功率显著提高。

第二个案例是芒格,他对李善友教授的偶像。

芒格的学习方法论是多元思维模型

芒格今年95岁,他是89岁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两人是投资界神级存在的人物,至今仍活跃在投资界。

芒格说:“我坚定的认为,事物运行的背后存在一套运行的系统,它们是按照这个系统在运行。”这个系统就是“思维模型”。

同时作为商业人士,他指出商界运行着一条古老的原则: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道理;按照这个道理指导你的行为

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是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芒格自创的心理学模型:

铁锤人综合症;双轨分析原则;逆向思维模型;Lollapalooza效应;人类误判心理学

对于多元思维模型,芒格说:“你必须把它们种到你的大脑里,然后用毕生的时间去培训它们,让它们变成你随时能够使用的本领。

从某种意义上,芒格不是一个投资家,是一个教育家。

芒格的偶像是富兰克林,著名物理学家张首晟的偶像也是富兰克林。张首晟在混沌大学的讲课中曾提到的一个思想实验。如果地球即将毁灭,你将带着哪些必要知识坐上诺亚方舟离开地球?他的选择是:原子论,欧式几何,自然选择,看不见的手,人生而平等

这些知识都是自然界的普世智慧。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我们称之为元知识

有一种著名的效应叫掘地蜂效应。讲的是一种蜜蜂,每次将找到的食物带到自已巢里面之前,都会把食物放在离巢洞口不远的一个地方,然后进到洞里面扫视一遍确认安全后,再将食物放进去。

一位生物学家观察到这个有趣现象后,故意将食物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观察到掘地蜂从洞口出来后依然会把食物移至洞口边,再到洞里去确认一遍,再出来,生物学家重复上一次动作,掘地蜂依然重复着它前面的动作,这个动作来来回回达到四十次。

这说明什么?说明了掘地蜂的那个动作并不是它拥有什么智能,那个动作只是它基因中内置了这样一个套路,所以动作会反复地进行。

我们人类的认知也是一样。

人类大脑中95%是感性认知,5%是理性认知。而这5%的理性只是为那95%的感性认知自圆其说。也就是说,我们人人都是掘地蜂。

我们以为“我”在做决策,实际是我的“心智模式”在做决策。有效的学习要学习思维模式,将模式内置到我们的大脑中去

第三个案例是李善友教授本人。

李善友教授的个人学习方法是对有思想的人产生热爱的情感。他非常热爱读书,他的书单有:

科学方面:《领导力与新科学》《失控》《复杂》《科学革命》《生物学思想》《超越时空》《生理学之道》《自私的基因》《爱因斯坦传》

哲学方面:《人类简史》《物演通论》《世界观》《知鱼之乐》《西方哲学史》《东岳学习坊》

心理学方面:《超越智商》《思考快与慢》

李善友自已的读书体会是,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已无知,读书时间越长,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读书必须要读经典,读书就像与伟人对话

读了那么书后,李教授发现自已的读书方法论是:我不是在读书,是在看模型。李善友教授的学习方法论:学习一个学科时,将这个学科的模型提练出来,然后通过讲课,得到观众的反馈,对先前的方法论进行迭代

李善友教授的跨学科思维模型:

从创新理论中的提练出颠覆式创新;从量子物理中看到了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认知心理学中提练到了心智模式;从复杂科学中提练到了整体论。从生物进化论中提练到自然选择;从网络科学中提练到正反馈;从物演通论中提练出递弱代偿。

一本好书的概念通常不会超过五个概念,读透一本书就是要将书中的概念抽象化,这才是有意义的读书

他认为思维模型就是人类思想中的宝石。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要有五要素:

1.讲授一个理论、一个模型、一个知识点;2.提出方法论,将方法清单化或工具化;3.举出该理论的例子,他人的例子,最好能有自已的例子;4.分组进行练习;5.最后给出参考书。

学习刻意练习模型,我们应记住三句话:

1.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2.商界有一条古老的原则:找到一个简单基本道理,按照这个道理指导你的行为。3.一个公式:成功=核心算法X大量重复动作

成年人的学习,应该追求更发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模型里,即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